標籤:

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人極其重視知音,所以有」士為知己者死「一說。中國古代有一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今天我就為大家聊一聊這個典故。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伯牙(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所以後世也有人管他叫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根據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列子·湯問》記載:伯牙在泰山遊玩,恰逢暴雨,於是在一處岩石下避雨。也許伯牙天生情感細膩,見霖雨霏霏,心中有感,於是鼓琴而操。入山砍柴的樵夫鍾子期正巧也到此處來避雨聽到了伯牙的琴聲。

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鍾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

到了明末小說家馮夢龍的筆下這個典故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小說的前半部分大體和《列子·湯問》中的記載一致,但增加了一個結尾:若干時日之後伯牙帶著自己的琴去鍾家拜訪鍾子期,卻意外得知:鍾子期身亡。於是伯牙帶著自己的琴來到鍾子期墳前為生前好友彈奏一曲,一曲終了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從此再不鼓琴。

伯牙的絕琴明志,一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或許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的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推薦閱讀:

張傑在《天籟之戰》為何遭遇滑鐵盧?
開口跪——歐美偏小眾音樂
兩種嘻哈,兩條路
江蘇衛視蒙面歌王2017和以前相比如何?
那英田震交惡內幕曝光, 揭明星翻臉恩怨?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