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如何獲得尊重?

假如我們不去打仗

敵人用刺刀

殺死了我們

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

「看,這是奴隸! 」

一天不刷汽車新聞,我就感覺自己與時代脫節了

那天我在看貴托,突然在首頁的新聞里,看到一台驚艷的車。

這啥?

點進去一看。

我去,土到掉渣的比亞迪秦,突然翻身成了型男。

再看看別的車企不爭氣的樣子……

不少中國車企都在做夢,他們把產品賣到東歐和南美,嘴上說著自家產品行銷世界,實際上他們的車什麼鳥樣自己最清楚不過。

可怕。

十幾年前的比亞迪還是這個樣子,今天則已經起飛了

1.為什麼只能在大陸和第三世界自嗨?太弱

許多車企想做東歐和拉美市場的原因,簡單得出奇:

「既能處理滯銷產品,每年的彙報總結還比較好看。」

在中國,本土毫無銷路只能糊弄外國無知青年的企業,數不勝數。

號稱產品行銷世界的西南地區某車企,憑藉他們能和豐田車無縫換零件的山寨貨在東歐和中亞受到大量關注。

這家車企在海外賣火了以後,公子天天超跑換著開、買足球隊、微博上各種調戲屌絲,活躍在汽車媒體老師們的飯後談資里。

他們的車品質好嗎?賊爛。

他們的設計有特色嗎?沒有。

他們的用戶有粘性嗎?不可能。

但他們卻依靠抄出來的產品,加上比國內更出色的海外銷量,獲得了他們自己最在意的東西:鈔票。

無數車企鄙視又羨慕這樣的模式,甚至開始甩掉原本就不多的節操。

圖文無關

2.核心零件全靠採購,真的是一條捷徑嗎?

有一家汽車品牌,在商用領域有著很出色的口碑和銷量表現。

進入新世紀後,商用市場較低的份額讓他們選擇生產乘用車,但無奈產品線太短,只能在原有商用產品基礎上修改,結果被那些合資陣營跑來的車主diss:

「這哪是SUV,分明是農用機械」。

這家車企很受挫,他們在商用車市場耕耘多年,就這樣被輕易被扣上了一頂農用車的帽子。

當時老闆就決定,一定要讓國人認可他們的產品。

後來,他們搞逆向研發,整頓員工紀律,取得了非常可觀的市場反饋。

為了衝擊高端市場,他們做了很多努力,買來大量高品質的組件來造車

他們敢於承認哪些是來自於供應商的產品,必須說他們的車從成品來看真是有模有樣的。

粉絲很買賬,願意花錢買單,一舉將從前的「農機廠商」變成了高級品牌。

看上去很勵志對吧。

可是他們的研發團隊呢?

這家車企造了20多年的自主車型,研發實力堆也能堆起來了,怎麼一到核心組件就開始買買買?

但每次質疑他們沒有研發專利,他們的工程師就會拿出一坨一坨的外觀/內飾專利證書來駁斥你。

我承認他們銷量很好,利潤很不錯,銷售顧問躺著摳腳都能有人爭先恐後獻上自己的鈔票。

但他們對核心技術研發這件事,很不敬畏。

有錯要認,挨打要立正。

賺錢這麼容易,難怪有那麼多人紛紛效仿。

中山裝穿在身,吃的是麵包香腸和炸魚薯條,喝的是干邑和威士忌。

圖文無關

3.巴統和瓦森納協定,戳穿技術無用論的浪漫

很多人認為世界市場都是一體的,今天你批發我家的衣服鞋子,明天我買你的SoC和感測器。

民用領域這麼做也就罷了,竟有文青妄想頂尖科技也能拿錢買來。

外國公司不是你爸爸,你以為他們真的有求必應?

對於日本來說,這樣的產品才稱得上「國之重器」

現在列裝的日本自衛隊戰車大量採用了混動技術,燃油經濟性世界頂尖。

你覺得人家賣給你的普銳斯會用上軍規混動科技?

洛克希德·馬丁還是私營企業呢,你以為給他們塞錢就能帶你參觀臭鼬工廠再賣你一個中隊的F22嗎?

西方國家絕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他們對中國的第二次技術封鎖已經快30年了。

你花的錢除了交貨的那一刻能買來西方人對你投來的虛偽笑容之外,到你手裡的就是人家五年前玩剩下的落後技術。

要知道,2017年西方才對華解禁製造CPU晶圓的65nm ASML光刻機。

意味著如果英特爾CPU對華禁售,你我都只能退回去用酷睿2 Q6600那個時代的電腦。

還想吃雞?這玩意兒只能讓你玩掘地求升

所以到了今天,只想靠「師夷長技」就擊敗外國對手這件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你花錢買來他們的落後技術,他們背地裡還會說「看,那就是只會山寨的劣等民族」

如今,迅速發展的經濟,匹配的卻是跟不上步伐的技術儲備。

在西方在鼓吹內燃機行將就木卻又掏出大把黑科技時,中國車企卻被「彎道超車」這四個字蒙蔽了雙眼。

大批中國二三流車企因為能用上寶馬賣給綿陽新晨一套老掉牙的Prince發動機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十五年前奇瑞就拿寶馬MINI同款的Tritec引擎當賣點。

當年旗雲用Tritec的時候還是全球同步產品,今天那些以Prince為基礎的CE16和CE18卻是實實在在被外國車企所丟掉的洋垃圾。

你連核心技術都是買來的,超什麼車?

今天的奇瑞絕不會因為採用外國發動機而自豪,他們的自研產品已經有了非常多的亮點

4.我為什麼認可比亞迪

我知道你看到這兒可能覺得我是收錢了或者怎麼樣,但我會堅持我的看法。

我用職業生涯和知乎關注用戶擔保,我寫這篇文章,沒有收比亞迪一分錢。

我很高興看到國內一些車企開竅了,不再用外國方案來製造屬於中國的車。

東風、北汽、長安等企業紛紛去找比亞迪給出良方。

我發現以前的比亞迪就像那個讓不鏽鋼大板磚飛上天的米高揚。

也許你覺得4.5秒的加速能力沒有施展空間,但強大的動力總成一定是有用的。

就算前蘇聯的汽車性能再弱,他們也知道大推力引擎的好處,照樣讓Mig-25這樣的不鏽鋼大板磚飛上天。

反例也出在蘇聯,N1運載火箭那種史詩級大垃圾根本就飛不起來

更不要提5APU(空客A340)這種弱雞了

今天的比亞迪,則有了洛克希德·馬丁的范兒。

新一代唐和秦Pro的性能和造型,頗有SR-71亮相時帶給世界的驚艷,又像每一架基洛夫空艇造好時傳達給敵人的那句「Kirov Reporting」一樣讓對手膽寒。

不要覺得韓國人不會造車,現代已經用i30N在歐洲斬獲了大批擁躉。

很多中國人對今天的現代起亞還在用索納塔EF時期的老眼光來看待,甚至有些汽車廠商都不把韓國的科研成果放在眼裡。

也難怪,他們還在拿1.5T三菱發動機+CVT變速器這樣的公版方案造車,自我感覺良好得很。

但我想說的是,可以嘲笑韓國人不正視歷史,可以揭露韓國企業的無恥行徑,可以調侃韓國特產的黑哨和根本不存在的體育精神。

但95%的中國車企根本沒有資格嘲笑韓國的汽車產品,你們不配,你們只能給現代起亞提鞋。

我想到了一台非常奇葩的車

十五年前如果哪台車把K歌這個功能當賣點,我可以理解,畢竟中國消費者還不那麼成熟。

可時至今日依然有這樣不去研究核心技術,只知道圈一波錢就跑的車企湧現……我除了幾句髒話之外什麼都講不出來。

連作為一台車最基本的性能都不如別人,憑什麼要求他們拿正眼看你?

我很慶幸中國有比亞迪。

比亞迪應該感謝那些那些不走正道的同行,正是他們才能襯托出比亞迪的強大。

我們這個民族經歷了西方的制裁和封鎖,在尖端科技領域闖出了屬於自己的天地。

而比亞迪讓中國消費者能以合理價格在民用產品上也能享受到和西方一樣先進,甚至是比西方同領域更出色的技術。

這樣的企業,對技術是有敬畏之心的。

比起那些路試車都沒見過幾台就開售的車,新比亞迪唐測試車的身影遍及全國各地。

和那些跟碰撞測試牙防組有交易的車企相比,比亞迪在自己實驗室里連100km/h 40%偏置碰撞都敢搞,側面60km/h撞個八角形鋼柱更不在話下(這個試驗是我在坪山工廠親眼見到的)。

每年從生產線隨機拉300多台零售車直接撞,這事只有比亞迪才這麼搞。

那些撞一台車就大肆邀請媒體渲染的車企,甚至是找個空的集裝箱壓車頂搞什麼「極限靜壓」的車企,你們看到比亞迪這麼玩,心虛嗎?

不要虛,因為比亞迪不會叫一萬個媒體老師親臨碰撞實驗室對著撞了的車一通狂拍。

我今年1月25日去深圳坪山工廠看了比亞迪的工廠和實驗室,讓我對於中國車企的研發態度有了改觀。

我認為比亞迪的產品和野心,絕非那些專造第三世界爆款車型的廠商能夠相提並論的。

比亞迪是憑藉一己之力,距離國際一流汽車廠商的標準最近的中國車企。

一家真正的國際頂級汽車廠商,旗下必定有設計、動力、操控、品質全一流的產品。(在i30N誕生以後,韓國現代已經將這四個條件全部滿足)

而比亞迪在這方面與國際主流的接軌程度,四項之中的設計和動力已經不存在任何短板,累計三十萬台的新能源車銷量雖然在國際汽車市場來看總量不算多,但從口碑來說完成度也有十之八九;而操控在唐這樣的中型SUV身上硬要追求就顯得比較抬杠。

可以說,除了擁有蓮花和沃爾沃的吉利集團,在中國也就是比亞迪了。

至於比亞迪打破博世的ABS壟斷,最終借第十五事業部開拓屬於自己的車用電子輔助設備體系這些「小事」,也不過是比亞迪竭力打破西方技術壟斷的必經之路而已。

我們這個民族的發展之路從來都不平坦,地球上有無數人等待著中國的崩潰。

十幾億人,在列強入侵和自然災害面前從不低頭。

卻在汽車這個世界上銷量最多且最貴的工業產品上被外國企業颳去了無數財富,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悲哀。

正是因為那些沒有尊嚴的軟骨頭車企,只知道拿外國人丟掉的「洋垃圾」給自己臉上貼金,助長了一部分中國人崇洋媚外的虛偽心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3958940392931328

(本人同意該視頻中部分觀點,並非全盤接受)

衷心希望大家能夠多支持比亞迪和奇瑞這樣憑藉一己之力追趕洋品牌的企業,買來的東西都是別人精巧設計的結晶,只有自主研發的成果才能真正掌握在中國人手裡。

自己都支持國貨了,外國人才能尊重你,才能不再拿老舊平台特供車來糊弄中國人。

我是泡芙,你的車圈好朋友。

文章首發公眾號「車藝志」(ID :rsacheyizhi),我們沒有可以聽的電台公眾號。每晚9點59分你什麼都等不到,也聽不到我說的什麼晚安,自己隨便看看得了。

聽說,比同齡人更酷的PetrolHead,都關注了「車藝志」

推薦閱讀:

你要去遠方?三款旅行車推薦
賓士高管辱華,人性與素質問題,無須上升到其他高度
親兄弟明算帳(五):新愛麗舍&標緻301
欲撼動「神車」地位?全新騏達VS高爾夫
雜談:這車有換擋撥片?買買買!然而它並沒有卵用

TAG:汽車行業 | 汽車 | 汽車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