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我們為什麼對教育如此焦慮?
隨著時代變化,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種焦慮的慌張之中。人口越來越大,信息化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們對教育的期待也越來越高。「大學生」三個字像鍍了金一般,人們趨之若鶩。
現實一直很骨感。家長們對教育投入激增,政府對教育的把控也越來越嚴。課業減負了,准入難了,各式的網課、輔導班、夏令營、興趣班也就層出不窮了。同時,由於文憑的急劇生產,導致獲得和上一代人同樣文憑的人卻未必找到同樣的工作。在文憑的泛濫下,巨大的心理失衡感也隨之湧來。
家長急了,學生也急了。課外班、競賽,提高成績,獲取文憑,教育似乎就一直在這樣的焦慮中循環。文化資本的積累考驗著學生的耐性,更考驗著家長的錢包,焦慮帶著大家越陷越深。STEAM、素質教育理念浮現,然還是直接有力的輔導班更能量化成果,大行其道。快樂不見蹤跡,就像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中凌翔茜說,可是你們好像都忘記了,好孩子的好,其實是那顆心。教育的軌道似乎越走越偏,人們身處困境卻有心無力,在迷茫中日漸焦慮。跳不出,放不下,便只能硬著頭皮一條道走到黑。
社會更為殘酷。借文憑敲開門的社會,或許更青睞綜合能力強的人。同樣是《你好,舊時光》,保送使家境並不怎麼好的辛銳和楚天闊出人頭地,但在結局,他們也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光鮮亮麗。這便是布迪厄教育中提到的,貌似公平並具有形式平等的教育體制不僅沒有填平社會各階層之間的鴻溝,不僅沒有再分配各階層的文化資本的不均勻分布,反而促進、穩固或者確切地說再生產了這種社會不平等。可見,文憑並不是萬能膏藥,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在專業素養、表達交際等各個方面都佔優勢的選手。
不管是遙遙領先還是彎道超車,想要跨越社會階層的鴻溝,終究還是得奔跑在文化資本的前端。從國家教育政策來看,已經在逐步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制度,考試科目增加,選擇更自由,也更全面地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私人資本帶來的文化積累勢必增多,民辦學校政策放寬,各類教育機構讓人眼花繚亂,文化資本的爭奪也勢必更加劇烈。打破教育的焦慮,必須掙脫應試的框架。能否博得頭籌,就在能否看清教育的浪潮並把控平衡了。
推薦閱讀:
※聽說新中產要逃離北京?慢走,不送
※中產階層:迷失的消費主義動物
※【魔女之錘】以知乎用戶Machairodus為例的中產階級焦慮研究
※新中產們正在拋棄宜家?
※3個故事和一則新聞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