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有哪些感染?應該怎麼處理呢?

 一、癤系單個毛囊或皮質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常擴散到皮下組織。

  1、病因:

  致病菌:常見的是葡萄球菌。

  2、誘因:好發在人體常受磨擦的部位,如頸、背、腋、臀等。糖尿病、腎病及健康欠佳的人容易發生。

  3、診斷要點:

  (1)開始時在毛髮根部出現一小膿皰,幾小時後其周圍有深紅色的腫脹、發熱、疼痛。

  (2)2-4天後,腫脹顯著突出,中央有灰白色膿頭形成。6-7天後,中心壞死組織脫落,膿液排出,腫脹及疼痛減輕。

  (3)臉部的癤常引起嚴重的腫脹、發熱、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如高熱、脈快、呼吸急促、精神煩躁、食慾減退及白細胞增高等。

  4、治療:

  (1)切忌擠壓針挑。

  (2)初起局部可用冷敷,至腫脹明顯時改用熱敷。

  (3)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

  (4)有糖尿病的,必須同時治療糖尿病。

  二、癰為一多頭的癤或一群癤融合而成。

  1、病因:同癤。

  2、診斷要點:

  (1)局部:初起時為一紅、腫、硬、痛區域,上有許多小膿頭。向周圍蔓延後,癰的中央開始壞死並向下凹陷,凹陷的周圍仍有膿頭及紅腫。紅腫的外圍為堅硬的水腫,與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

  (2)全身癥狀:常有發熱、寒戰、頭痛、疲乏、厭食等。

  (3)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增高。

  3、治療:

  (1)非手術療法同癤。

  (2)切開引流:炎症已局限並有壞死組織形成時,應早期切開引流,切口可用「+」、「*」等。十字切口較為常用。切口應深至筋膜並將所有膿隔打通使成單腔,以利引流。

  三、急性蜂窩組織炎是化膿性細菌所致的皮下組織的急性炎症。

  1、病因:

  (1)致病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性或腐敗性細菌等。

  (2)感染途徑:細菌可由微小傷口進入皮下組織,或經血循環感染。如引流不暢的感染傷口、癤、癰等均可引起蜂窩織炎。

  2、診斷要點:

  (1)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紅、腫、熱、痛顯著。炎變區域與正常組織分界不清。嚴重的可發生廣泛的皮下組織壞死。局部淋巴結疼痛腫大。

  (2)全身癥狀:明顯與否和細菌毒力及病人健康情況有關。一般都有發熱、惡寒、疲乏等。

  (3)體征:炎變區域有明顯的觸痛及凹陷性水腫。後期有皮膚水泡形成,皮下積稀膿或壞死。若四肢或頸部受累,常有機能障礙。

  3、治療:

  (1)制動:患肢應抬高休息。

  (2)熱敷:濕熱敷較佳。

  (3)切開引流:如膿腫已形成應早期切開引流,傷口引流不暢所致的蜂窩織炎應儘早擴大傷口。

  (4)全身治療:增加營養,靜脈使用抗生素。

  四、急性淋巴管炎(丹毒)

  1、病因:

  (1)致病菌:與蜂窩織炎同。

  (2)創傷或其它急性軟組織感染的併發症,如癤,手、足的感染。

  2、診斷要點:

  (1)部位:多發生在四肢,常有感染病灶,如手或足創傷後。

  (2)淺層的淋巴管炎在皮膚上出現明顯的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腫,其近側的淋巴結常腫大並有觸痛。

  (3)深層的淋巴管發炎,除皮膚和皮下組織出現浮腫外,觸診可有硬索條感。

  (4)全身癥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等。

  3、治療:

  (1)去除原發病灶或積極控制感染病灶。

  (2)局部及全身治療:同蜂窩織炎。

  五、急性膿腫

  局部化膿性炎變的結果可以痊癒或組織壞死、液化成膿腫

  1、病因:

  (1)急性化膿性炎變如癤、蜂窩織炎、骨髓炎,均可成膿腫。

  (2)全身化膿性感染的併發症,如膿毒血症所致的轉移性膿腫。

  2、診斷要點:

  (1)局部:早期有跳痛、發熱、發紅及腫硬。膿腫形成後,淺者可有波動感,深部膿腫,若張力較大或膿腫的壁很厚,則波動不明顯。

  (2)全身癥狀:小膿腫可無明顯全身癥狀。較大的膿腫常有發熱、寒戰、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增高。

  3、治療:

  (1)切開引流:膿腫一但形成,應及時切開引流。淺表的膿腫常在切開皮膚或皮下組織後,膿液即排出。較深的膿腫須切開筋膜,以手或血管鉗伸入膿腔,將所有間隔打通,使膿液暢流。切口應夠大,以利引流。膿腔用凡士林紗布填充,再行包紮。

  (2)全身治療:見皮及皮下感染。


推薦閱讀:

什麼蔬菜可以預防癌症?
3歲女童將筷子扎進眼眶深入頭顱 眼珠外翻嚇壞家屬,怎麼回事?
換個角度看醫學:醫生為什麼總不能給我明確的結論?
什麼是急症高血壓?該怎麼治療?
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TAG:外科學 | 醫學 | 疾病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