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拍什麼就拍風光,調成黑白就是人文?

沿G318國道一路西行

徽州小鎮的恬靜、祥和

土家十大碗的豪爽、熱情

小酒館、玉林路的文藝

米拉山口的山風勁吹

海拔在逐漸上升

信號在一點點往下掉

心中的雜念也隨著這些信號

一點點被拋出身體之外

直到回歸到簡單的生活中

吃飯、睡覺、駕駛、行走、攝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奔行在路上

一路上的我們

收穫著一張張滿滿的相機存儲卡

也收穫著來自心底的喜悅

我們認為,這就是遠行&攝影最大的意義

路上的很多經歷都會讓人感到終生難忘

但是,也有人說

「不知道拍什麼就拍路上的風光,就是風光攝影;

拍的效果不太好就調成黑白,那樣就叫人文攝影」

對此,我們表示不同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總喜歡給一些事情定義一些意義才會感覺心安理得。事實上,意義二字本身就是一種很個人化的東西。所以,刻意去追求某種所謂的意義,其實本身就是無意義的。

就像遠行&攝影,其實我們不只是在用相機拍照而已,除了我們所見到的場景、畫面,照片中更包含著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和經歷過的故事。

生命是什麼樣子的?大概就是幾百萬個平淡瑣碎的瞬間,外加為數不多的幾次絢爛綻放。你所見到的每一處風景,都是回憶之中的一處腳印。那些足以吸引你的注意、讓你發自心底想要記錄下的瞬間,都是世界贈予的禮物。它代表著一種呼吸、一種心跳、一種頓悟,或是一種超出語言之外的存在。它讓我們終於可以描繪出時間的樣子。

溫潤的空氣,大片的油菜花田,古樸的小鎮居民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勞作,與大城市中的早高峰不同,這裡沒有嘈雜的街頭之聲,有的只是飽含鄉音的交談,以及田間的勞作聲。

似乎,時間在這裡會刻意的放慢速度。這種奇妙的感覺從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之中被釋放。有人說,遠行其實就是從一個你待膩了的地方到一個別人待膩了的地方轉一圈,拍拍照。這話說的其實並不完全對。因為遠行&攝影並不一定真的是在自己的城市待膩了,遠行&攝影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走過山村,來到城市中。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之間,嘈雜的街頭巷尾則完全又是另一種感覺。時間在這裡變得時而憂鬱、時而清新、時而又略帶幾分古樸。

與高樓林立的現代化相比,這些街頭巷尾才反映著最真實、最鮮活的城市印象。為了生計、為了夢想、為了明天……每一個過客都擁有著他們的小世界,他們都在這座城市中為明天而奮鬥。真正走進這些街巷,才算真正來到過一座城,這裡才是城市的地標。

青藏高原,無數人的夢想所在,無數人的回憶所在。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這一路,在經歷無數埡口後,讓人本能地感受到了敬畏的力量。

海拔高低在變換,氣候環境也在隨之變換。上一秒晴空萬里,下一秒大雪紛飛。沒來過,很難體會。而這一張張照片也正是青藏高原留給我們最好的紀念。

每當經幡吹動,就算是對這個世界的一次祈福。

當你坐在大昭寺門前的廣場,看著往來的僧人以及絡繹不絕的朝聖者,內心會十分本能被眼前的場景所觸動。即便是在網上各種俗套的大背景下,眼前的畫面依然會讓你感動不已。

其實,世界還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

就像鋼筆&書寫,每支鋼筆、每種墨水都會帶來很不一樣的表現力和書寫感。筆尖與紙張之間的壓縮、摩擦、回彈特性、阻尼特性以及墨水的暈染讓書寫有了靈性,也讓書寫有了意義。即便同一個文字,在不同的筆尖和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綻放出不同尋常的美感。而這也正是現代化生產的圓珠筆、中性筆等所無法帶來的感受。

就像遠行&攝影,對每個人而言,都有別具一格的意義。

SO

「不知道拍什麼就拍路上的風光,就是風光攝影;

拍的效果不太好就調成黑白,那樣就叫人文攝影」

我們很認真的表示,不同意。


推薦閱讀:

TAG:斯巴魯Subaru | 攝影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