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不把一本書讀完」的權利
這是我四年前的書架,時至今日之前放東西的地方也已經塞滿了書,因為地方不夠又開闢了另外三個書架。當時,這些書里有40%是沒看過的,有的甚至都沒有拆封。有時會被難懂或無趣的書絆住,想著既然開始了怎樣也要讀完最後一頁,可意志總是被昏昏欲睡的文字打敗,而沒看完的書就成了讀書路上的攔路虎,讓人帶著負罪感無法繼續前行。
上學時候閱讀的速度不快,為此還去上了「速讀班」,每天跟著老師掃書,做思維導圖訓練,想達到「一目十行」的境界,但仍然因為眼睛和理解力不匹配覺得效果並不明顯。很多時候書是看完了但書里講的什麼一點沒記住。後來速度慢下來,雖然當時理解了但因為沒有結合自己感想、體會,更沒有寫成文字,很快又忘記了。
心煩意亂的時候會用整理書架排解自己,我嘗試過很多方法,有按類別區分的,比如外國文學、中國文學,或者旅遊書刊、美食書刊……有按開頭字母排列的,為此我還做了一個詳實的電子記錄表,並給每本書編上了序號。但這些方法不是在找書時花費時間,就是在新書到來時造成重新排序的困擾。
如何把讀書變成習慣並穩定進行?如何快速閱讀並理解和產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如何營造一個簡單有序的讀書環境?都是我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四年後的今天,讀到日本作家原尻純一的《高效能閱讀》一書時都得到了解答。
原尻淳一是龍谷大學經濟學部的客座教授,他起初從業於知名廣告公司工作,隨後在大型唱片公司從事藝人、電影、動畫的營銷和企宣工作,繼而加入Bloom Concept,負責面向大型製造商的新產品開發、營銷等諮詢工作,並任企業培訓講師。原尻淳一在多年的營銷企劃工作深深體會到高效閱讀的重要性,於是搜集了市面可見的百餘本閱讀類書籍,結合自己的經驗整理出《高效能閱讀》一書,以讀書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為線索,列舉了89條讀書技巧。
1、初級階段:把讀書變成喜歡
2、中級階段:把讀書變成高效
3、高級階段:把讀書變成輸出
一、初級階段:把讀書變成喜歡
對於起初並不喜歡的讀書但又想改變這一現狀的人,可以「曲線救國」,先去網路上了解一些作者的經歷軼事,觀看一些視頻講座,對「人」產生興趣繼而對他的作品產生興趣。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去參加一個作者的簽售會,或者與作者本人在微博等平台互動,親身參與的「現場感」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比如圖書館、咖啡館、湖邊長椅、自己的書房等,在這樣的環境中不自覺的就想拿起一本書安靜地讀一讀。每個書店都有不一樣的風格,尤其是私營書店更是有店主自己的品味在其中,選一家志趣相投的書店,不僅能找到喜歡的書,還能結識志同道合的讀書人。
在自己家中開闢一個讀書角也是不錯的選擇,在最容易到達、最熟悉的環境中,一排書架、一把舒適的椅子、一張寬大的書桌就是自己的天地。原尻淳一建議用「書脈」的方式排列圖書,將自己內化的圖書關係形成網路,相關的書籍陳列在一起,當需要的時候就會找到整個系列,還能發現可能已經遺忘的靈感。
在選擇書的時候,也盡量找薄一點但很經典的書來讀,大部頭的書籍會讓人產生畏難情緒或審美疲勞,把起點定的低一點才可能走的更遠。經典的好書很容易打開一個人的視野,讓人發現自己沉睡許久的對閱讀的熱愛。我讀的第一本名著是《簡·愛》,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為一本書夜不能寐心潮澎湃的感覺,好像走進了故事當中,為每一次衝突而心驚,為每一次化解而喜悅。
二、中級階段:把讀書變成高效
當你喜歡上讀書,就會迫不及待的想去讀的更多更快,這時候讀書的高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速讀的技巧在於「目標性」,明確的目標首先幫助我們找到一本書中的關鍵詞,通讀目錄和快速瀏覽全書,找到並標記關鍵詞是閱讀的第一步。目錄可以幫我們掌握全書的結構,而關鍵詞的標註可以讓我們在精讀中節約時間。同時不要害怕把書弄髒,時刻把所思所想記錄在書頁空白處,把全書的重要索引整理記錄在書封面內側的空白頁,在之後書評寫作或資料查詢時會大有裨益。
其次在精讀的過程中明確的目標可以讓我們迅速割捨掉與目標無關的篇章,圍繞第一步的「關鍵詞」篇章反覆閱讀,同時捨棄沒有關鍵詞的非重點章節,才能讓全書的精髓凸顯出來。不僅是篇章,對於無趣或太過艱澀的書籍讀到一半也要勇於放棄,每個人都有「不把一本書讀完」的權利,不能因為始終啃不下一本書而錯過了閱讀其他書的機會。隨著知識和經歷的積累,我們會慢慢理解以前無法理解的書籍或事物,到那時再重新拿出來看,會有更大的興趣和意義。
最後明確的目標可以讓我們在一個「主題」下進行深度閱讀。 一個人對於某方面的鑽研再精,也依舊帶有個人色彩和主觀的片面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決定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個領域的書籍,我們要集百家之言,才能有更全面的認識。比如我之前讀了很多創意類的書籍,不管是《賴聲川的創意學》《點子都是偷來的》還是《十四堂人生創意課》,都提到了創意的根源在於積累,創意的發展在於練習。而同樣的觀點在寫作類圖書《作家的靈感寶庫》中也再次出現。
因此不同領域的知識也會相互連接,再比如我在讀《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時記錄下李欣頻講的:創意要調動五官,用洞察力、表達力、思考力等去開創思維的新方向。而在讀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時,作者也提到——知識付諸實踐也要用到五官,去想像達成目標之後能看見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可見,不分國家、語言、研究領域,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的對比,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
三、高級階段:把讀書變成輸出
為了讀書而讀書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如今自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人們尋求各種方式展示自我,文字、繪畫、聲音、影像都成了大眾發光發熱的工具,以「寫」為目的的「讀」也成為大勢所趨。因此讀書的模式也隨之改變,從「會讀」變為「會寫」,從理解變為主動的去聯繫生活,觸摸世界引發自己的感悟。從填鴨式的教育變為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讀書是積累素材的過程,為了能在寫作時快速準確地選材,我們在積累時就要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幾十年前人們用卡片儲存知識,把讀書的筆記製作成讀書卡,再把相同類型的卡片分組,最後在需要的時候將有用信息排列起來,就完成了寫作的80%,經過連結和潤色一篇內容詳實的文章就應運而生了。如今我們有了電腦、手機,卡片的製作變得更加高效,只要在記錄時添加「標籤」,就可以一鍵提取關鍵詞了。
在素材積累的過程中有一個值得借鑒的「閱讀比例」,是由谷歌的「投資基準」演化而來的。谷歌將資金、時間的投資,按照7:2:1的比例分配到充實現有項目、充實周邊服務、探索未知領域中。閱讀也可以遵循這一原則,70%的精力閱讀專業書籍,20%的精力閱讀與專業有某些聯繫的其他書籍,剩餘10%的精力用於開拓尚未涉足類型的書籍。閱讀的同時結合「主場思考」的理論,不斷的和自己的專業相類比,可能會碰撞出特別的火花。
以輸出寫作為目的的閱讀會讓人本能的去挖掘書的精髓,加深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從「閱讀者」轉變為「傳授者」,想像著總有一個人等待你去解答關於書中的某個問題,如果有一個點沒有理解到位就會啞口無言。角色的轉換能讓人在閱讀中主動去構建知識的框架,理清文章的線索,並抓住關鍵詞和重要細節,這些都為之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寫作的成果我們可以上傳到雲端進行分類保存,可以發到社群里和書友們分享,更可以在積累到一定水平後出版發行。
叔本華說:「讀書是讓別人幫自己思考。讀書的我們,不過是在反覆追拾別人思考後的殘渣。」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我們最應該堅持的不是熱愛、高效,而是通過書籍的指引,換一種看世界的角度,去解答自己關於人生的困惑。只閱讀不思考,聽之任之,會讓我們成為識字的傻瓜。保持對書籍的好奇和興奮,保持對思考的敏感和執著,才能讓閱讀成為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推薦閱讀:
※速讀《島上書店》:雞湯小火慢燉,喝完沒什麼不適
※快速閱讀的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提升閱讀速度最簡單的訓練方法
※用學術研究的方法來過日子,推薦幾個乾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