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一位在家母親給出家兒子的信
作者:史遇春
李贄《焚書》,有《讀若無母寄書》,細讀此篇,可以讀到拍案叫絕、手舞足蹈的狀態。
一位在家的婦人
一個守寡的老母
一封簡單的書信一些平常的言語卻能將佛法大意講得動人心弦卻能將佛法大意講得讓人心悅誠服
……
下面,就看看,這位母親給自己做了和尚的兒子寫了一封怎樣的書信?這書信又是如何地講說?
孩子啊!我一年比一年老了。
你八歲的時候,你的父親不幸離世。從那個時候起,我就開始守寡,撫養你成人。
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的選擇。那時候,你要出家,我尊重你,遂了你的心愿。既然已經如此,我也就把一切當作天意了。
雖然你已經出家,但是幸好佛堂離家門不遠,老人想念你的時候,也可偶爾相見。在你心中,大概認為自己是出家修行之人,已斷了俗世的情緣;但是,在老人的心中,或許常常見不著你,但你住得離家近,所以,至少覺著母子的心是近的。
這幾天,聽說你要離開現在的寺院,往遠處去修行,我心中不忍,所以想跟你說幾句。
不說別人,就說你師父吧。
你師父也是有名望的人、也是學道有成的人。想想他當日出家,也是在父母雙雙過世之後,才拋下這塵世的一切,全心全意持齋受戒的。不學別人,你也該學學你師父的樣子,等我死了以後,再往三山五嶽求佛問道不遲。總歸是,我在世的時日畢竟少,你遠路修行的機會終究多。
關於遠出修道的事,你也對我解釋說:
既然出家為僧,就要放下牽掛,遠離紅塵。其實,住遠住近都是一樣。住在近處,母親有難處,兒也幫不得半點;母親有病痛,兒也替不了一毫。
孩子啊!話是這樣說。但是,老人若有個三病兩痛的,住得近了,還是方便。老人已是風燭殘年,病病災災中,說不定哪一次就死了。你若在近處,病痛之中,老人也不會太牽掛你,臨終也可見得你一面。再說了,你雖已出家,但終歸是肉身,這肉身,終歸是父母所賜。你雖託身佛祖,但看你平日行事,依然以我為母。母有疾患,你必牽念,若在近處,牽念自然少些。這樣看來,你在近處,我也安、你也安,兩處相安,我可少思兒之苦,你可安修行之心,豈不是兩好?再者,以老人之見,安處就是靜處,靜處就是修行的好境地,你又何苦要跑去遠方求靜處、求修行呢?
再說說你現在修行的廟院,那是你秦蘇哥哥買來給你的。況且,自從你進入這個廟院修行以來,你哥哥也待你不薄,你又如何可以不顧你哥哥待你的情分?你又如何向你哥哥講說你棄廟遠行的情由?你在佛門修行,心中藏的是佛家的精神;老人在家過活,胸中懷的是人間的道理。依老人之見,人間的道理講得過去,才能上升到佛家的精神。
權且不說我年紀大了,就說你的兩個孩子,他們年齡都還很小,你也應該多少照顧他們。再說說你師父吧。當年你師父出家以後,遇到年饉災荒,也會去照顧他自己的兒子。就算你出家後,是紅塵外人,可以完全不顧念你的孩子。假若因為你的不聞不問,你的孩子淪落下流、成為不務正業的不肖子弟,讓人家終日看熱鬧,讓人家非笑、恥笑,你會怎樣想?假若在此情此景下,你要靜修佛法,試問,你真的會心動呢?還是一點點感覺都沒有呢?假如說你的心不會因此而動,以老人的人生經歷,斷然不會有這等事!假如你因此而動了心,你又怕人家說你放不下兒女、拋不掉紅塵,你又只能隱忍度日。像這樣好像是不在乎而不動心,與現在在近處力所能及地偶爾照顧他們而動心,試想想,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哪一個是好?哪一個是壞呢?照這樣的情景看來,現在你顧念你的孩子,行為上看起來似乎是動了凡心,但是你的心中是安然穩妥的,這其實就是不動心。你如果不照看你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未動心,但是,按照常情,你的心中會隱隱作痛,這其實就是動了心。
你可以時常在靜處的時候暗暗地琢磨一下自己的心性,假若無論何時,你的心都是安安穩穩、妥妥帖帖的,那麼,你現在常住的地方就是修行的好地方,你要去的「金剛」也就在你現在修行的地方。遠行也罷、修行也好,不能只聽別人、只學別人,而不去問自己的心、修自己的心、安自己的心、靜自己的心。如果只聽人家說,而不管自己的心,那就是你的心被外物役使了。你的心被外物所役使,正是你無法安心的緣由所在。你偏偏不住在自己的心地,反倒一意要去住外面的境地。我擔心的是,如果因為你現在常住的「龍潭」不能使你靜心修行,你要遠行去「金剛」修行;那麼,假使「金剛」也不能讓你安心靜修,你又要到哪裡修行呢?
你每天都在講佛法大道,老人今天就跟你說的是人心。如果你覺得老人說的話不可信,你可以將老人信中所言帶到你師父那裡去求證。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境地,而不是心地,你可以遠行去「金剛」;如果你想要安下此心,靜心修行,按老人的意思,你就不必跑那麼遠了。
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不要說去了「金剛」會靜不下來,就是遠赴海外,你的心還是會更加地靜不下來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魯迅?
※李斯是個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戰國七雄」?
※丹麥生蚝泛濫成災,你都知道哪些入侵的外來物種?
※為什麼秦始皇陵到現在還沒有被挖掘?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