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譯叢》——讀(jiang)書(jia)日的尾巴

聽說今天各大電商買書都有折扣?

畢竟是世界讀書日了!

恰好又在票圈看到一則消息——新曲線旗下的社會心理學譯叢系列降價優惠,一改往日「高冷」,可謂十分感人。

因為專業的關係(社會心理學項目博士生)和我自己的閱讀興趣,我對這套譯叢情有獨鍾。趁著讀(jiang)書(jia)日,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選了三本叫好又叫座的書來介紹一下,分別是《親密關係》《決策與判斷》和《社會心理學剛要》。

《親密關係(6th)》

羅蘭·米勒

豆瓣評分:9.5

「如何科學地提升吸引力,如何有效地經營親密關係」——狼之推薦

豆瓣的讀者不好搞定——換句話說,在豆瓣上要拿到8.5以上的評分,都可以說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好書了。然而,這本書居然評到了9.5分。

可能你會覺得「親密關係」是不是就是男女關係,兩性關係?

其實不然。

親密關係是社會心理學,特別是人際互動模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愛情,友情這些典型的親密關係,吸引力,溝通,依賴,這些同樣是親密關係的不同表現形式。畢竟極少有親密關係是天然形成——除了親情——且不需要耕耘培育的(親情也需要不斷鞏固,否則就會出現「親戚處的不如朋友」的局面)。除了形成親密關係,作者還介紹了親密關係可能的消亡過程。比如人際談判的衝突,愛情里小兩口吵架等等。

這本書常年雄踞亞馬遜top自有一定道理。

有位豆瓣朋友寫到:確實把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種書秒成渣渣。

的確,用科學的方式講述親密關係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冷冰冰的數據與熾熱的親密關係好像天生是一對敵人。然而心理學家就做著這樣一個調和的工作,米勒教授恰恰是把調和的結果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告訴我們「如何科學地提升吸引力,如何有效地經營親密關係」。

《決策與判斷》

斯科特·普勞斯

豆瓣評分:8.5

「一本書擊碎你的自以為是。」——狼之推薦

講真,比起《親密關係》,我更喜歡《決策與判斷》。

這本小冊子把決策心理學,社會認知心理學幾乎是講全了。

作者開篇就拿出一套嚴肅而有趣的測試題,看看你是不是會被日常的種種思維誤區所擾,做出有偏的決策與判斷。有意思的是,這些題目還被廣泛應用於其他各個場合——前兩天我在聽知乎讀書的時候有個領讀人還介紹了「四卡測驗」。

作者普勞斯教授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相當有名。試舉幾例:

1. 他導師相當有名——斯坦福大學菲利普·津巴多教授。

2. 他建立了social psychology network。這個網站可以看做是社會心理學人的大黃頁,裡面集合了各種各樣的信息。

3. 他在coursera上開設的社會心理學課被評為全站top 10,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

總之,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認知技能,一眼看破那些粗糙公眾號經常採用的低劣手法(比如,錯把相關當因果),這本書再適合不過了。

《社會心理學剛要(6th)》

戴維·邁爾斯

豆瓣評分:9.1

「老戴出手,必然精品」——狼之推薦

2016年的夏天,張泉靈在《羅輯思維》里推薦了《社會心理學(11th)》,稱這本書是她在家裡放一本,在單位還會放一本的好書。

一時間,洛陽紙貴。

好不誇張地說,這本《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與生活》是多少對心理學專業感興趣的讀者的入門書,是多少大牛,小牛,專家,讀書公眾號推薦過的好書。

而《綱要》一書是《社會心理學》的精編版。

不同於一般的縮寫,作者採用了模塊化的方式,把社會心理學的內容整合為31個模塊,包含了導論,社會認知,社會影響和社會關係等四大成分,在寫作體例上是一種創新。

全書語言生動,事例詳實。作者拋棄了艱深晦澀的術語,而是將心理學原理融入具體研究和生活例證當中。

比如第18模塊,人多能減輕責任。作者介紹了社會影響中的責任分攤效應,也就是所謂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再比如第20模塊,群體如何強化我們的決策。作者介紹了群體極化現象。閱讀這一模塊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群體決策過程,看完之後就會明白為何網上爭吵不會讓我們更加明晰,反而是越吵越凶了。

想要入門社會心理學,但是又覺得原版教材太厚——把這本書放入kindle絕對是最佳選擇!

寫在最後:

好書一定是可以常讀常新,值得反覆咀嚼的書。

這套譯叢(至少這三本)一定稱的上是好書。

推薦閱讀:

周冬雨與緋聞男友田明鑫變「好同學」,談起與竇靖童的親密關係,網友直呼接受不了?
他留著前任的聯繫方式,就是因為還惦記她唄
走出假性親密關係的三個妙招,你學會了幾個?
「以憤怒和疏離來表達愛意」|躲在傲嬌背後的焦慮型依戀者
戀愛不是「佔有」對方:親密關係中,你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