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溯源這把鑰匙,開不了食品安全這把鎖!
一、怎麼評定一個18歲孩子的智商?
我們應該怎麼評定一個18歲孩子的智商呢?
當然很多人都知道,只要對這個孩子做個智商測試就行了,簡單、快捷、有效、低成本,但如果有人說應該對孩子的父母基因、祖父母基因、生活環境、學校成績、日常表現等等綜合評定這個孩子的智商的辦法,現在已經沒有人採用了。
為什麼?兩個原因,成本高,結果不直接相關。
成本高是什麼,難道孩子父母、祖父母還要做個基因測評?難道你還要收集孩子過去18年的日常表現?就算是你花了大代價能收集到,這些跟孩子的智商一定是必然的直接相關嗎?
二、農產品安全,溯源是條彎路!
農產品溯源怎麼來的?
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讓我們回到食品安全問題評定的問題起點。
一個蘋果在面前,怎麼確定這個蘋果的等級呢?怎麼判斷這個蘋果農藥殘留有沒有超標呢?
這跟測定18歲孩子的智商是一個問題。直接按照標準對這個蘋果進行測評就行了,簡單有效。
現在呢,保證食品安全卻走了溯源這條彎路。為什麼是彎路呢?
你記錄土壤溫度、養分含量、施肥量、管理過程、採摘過程、運輸過程,等等,先不說需要對現有的農業生產過程的成本增加多少(土壤實時養分採集需要安裝時間採集設備,如果不安裝,就是手工填的數,還是避免不了造假),問題是,這些過程就算是不計成本採集到了,就能說明食品是安全的嗎?
作為消費者,食品就在我面前,直接測這個食品是否安全就行為了。我既不關心種植過程如何,其次有種植過程數據也不能說明這個食品就是安全的。
綜上所述,為什麼保障食品安全農產品溯源是條彎路,因為這條路本身就是捨近求遠、極大增加成本卻難以增加對應收益的大坑。
所以,農地圈認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嚴格制度各種安全食品的標準和食品的現場檢查儀器,並增加對終端不安全食品商家的處罰力度。
還有人說,溯源可以幫大家識別出哪些是不安全的食品,問題是:不安全的食品,不來就不應該出現在銷售終端,在不安全的環節就被處理掉了。
那溯源就沒有用嘛?
農地圈也沒有這麼說,溯源是食品終端銷售渠道需要建立的一套品控體系,這套體系的核心作用就是:快速識別出不合格、不信用的合作商。
所以,溯源別拿來對終端消費者說事,這個邏輯,不自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