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癲癇的前世今生

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常見的疾病,既往老百姓稱「羊癲瘋」,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是談「癲」色變,事實上癲癇並不可怕,而且與「癲狂」等精神類疾病完全不是同一種疾病,在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有癲癇病史,其中最典型的是梵高,在癲癇發作的時候看到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事物,所以促生了偉大的創作,現在允許我來介紹癲癇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古代《黃帝內經》中已經存在了對於癲癇的記載。《素問 奇病論》曰:人生而有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癲疾也。《靈樞 癲狂》中也闡述了癲癇發作的癥狀學表現: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以而煩心。。。。。。。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癲疾始作而先反僵,因而脊痛。這是對於癲癇病因學和癥狀學最早的闡述,其中已經表明了癲癇很可能是由母親懷孕期間所得,發作前可以出現「不樂」「頭重痛」等先兆,發作時可出現「視舉目赤」「呼喘」「僵」等癥狀,但是中國古代醫療水平畢竟有限,除了《黃帝內經》對於癲癇的描述以外,僅能對於癲癇的病因學歸為「風」「痰」「瘀」等抽象事物,如元代著名醫家朱丹溪名言「百病皆生於痰」,並且利用祛痰法很好的治療了癲癇患者。

相較中國而言,西方對於癲癇的認識更晚,其認識手段更加粗暴,在黑暗的中世紀時代,癲癇被認為是「中邪」或者「靈魂附身」,而治療方法僅僅在於「作法驅除」或者「祈禱」等,未能治癒的患者往往被處以「極刑」。而直到文藝復興時代在神經解剖學上的發展才造就了對癲癇的認識才走向科學的軌跡,其中最負盛名的是Boardmann,根據細胞構築把大腦分為52區,至今仍然指導著大腦科學的發展,但是當時癲癇是由於腦部病變所致僅僅只是假設,未能證實。直到1929年腦電圖儀的發明,才使人類認識到癲癇其實是由於大腦局部異常放電所致。20世紀中二戰的爆發,大量的腦外傷傷員出現了癲癇發作,造就了大腦的功能解剖發展,其中代表人物是Broca,通過大腦的功能分區很好的解釋了癲癇患者發作癥狀學過程,同時也開啟了學者對於手術治療癲癇的萌芽。

近代以來隨著目前新型影像學和病理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CT,MR等儀器的發明以及顯微鏡下大腦皮層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更加找到了癲癇腦部病變的依據,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皮質發育不良,當然也有由於腫瘤、炎症等其他因素所致。不單單如此,新型的影像學技術以及對於大腦深度結構的研究,也開始認識到癲癇實際上是大腦神經網路整合的結果,以更好地解釋患者發作癥狀學的進展過程,並且引領了癲癇外科新時代,目前癲癇手術當中顱內電極埋藏由開始了開顱進行,逐漸轉化為鑽孔埋藏,創傷更小,而覆蓋範圍反而更大,為癲癇患者手術治療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定位。再者20世紀以後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展,與癲癇相關的基因逐漸被發現,開啟了癲癇基因時代,能夠從遺傳學上解釋與基因相關的癲癇發病機制,同時為癲癇選葯的精準治療做好了鋪墊。

總體來說,對於癲癇的認識由開始的黑暗時代逐漸走向光明,癲癇已經成為了一種可治癒的疾病,大部分患者能夠在新的醫療技術下得到獲益。癲癇其實並不可怕,新的醫療技術為癲癇患者提供更加精準和微創的手段。所以廣大的癲癇患者應該有信心,在正規的機構找到專業的醫師,那麼治癒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推薦閱讀:

耳迷走神經刺激術
哪些情況會被誤被認為是癲癇發作(《癲癇患者和家屬指導手冊》1-2)
孩子這些癥狀可能是癲癇的預兆!
癲癇分類2:新生兒綜合征(《癲癇患者和家屬指導手冊》1-7)
癲癇發作該如何施救?

TAG:癲癇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