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論文改到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撰文:錢岳

責編:靳永愛

最近,我看到我的學術偶像Paula England在twitter上發的一條狀態,讓我想到我是該還我早就欠下的稿債了。上次,我寫過一篇《「寫寫寫」的心得分享:將每天寫作變成生活習慣》,並在文中跟大家承諾,我要寫一篇改文章的心得。

我越來越發現,我喜歡改論文遠遠多過喜歡寫第一稿。對我來說,改文章常常改到停不下來,改到嗨!有時候,第一次跟我合作的人會覺得有點被冒犯:「為什麼我寫的東西你全改了?!」但是,他們跟我接觸多了就知道,我改起文章來,幾乎都是重新組織論文、段落、句子的結構和用詞。

今天,我想分享自己改論文的心得,還是因為看了村上春樹的書《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他改長篇小說的過程,和我改論文的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我就先引用他的原文,然後談談我改論文的感想。

然而長篇小說的寫作不像棒球,一旦寫完,又有別的賽事開場了。如果讓我來說的話,那麼,從這裡開始才是值得費時耗日、津津有味的部分。

第一稿完成後,稍微放上一段時間,小作休整(視情況而定,不過一般會休息一周左右),便進入第一輪修改。我總是從頭做一次徹底的改寫,進行尺度相當大的整體加工。不管一部小說有多麼長,結構有多麼複雜,我從來都不會先制訂寫作計劃,而是對展開和結局一無所知,信馬由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讓故事即興推演下去。這樣寫起來當然要有趣得多。不過使用這種方法寫作,可能導致許多地方前後矛盾、不合情理。登場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還可能在半道上突生驟變,時間設定也可能出現前後顛倒。得將這些矛盾的地方逐一化解,改成一個合情合理、前後連貫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要完全刪除,另有一些部分要進行擴充,再時不時地添加一些新的小插曲。

我一般寫完論文初稿後,也會稍微休息一段時間,如果有合作者的話,會把初稿發給合作者先看。但是,第一稿之後的修改,真的就如村上春樹所說,是「從頭做一次徹底的改寫,進行尺度相當大的整體加工」。這一輪的修改裡面,我主要是看文獻回顧是否全面、有條理,有時候會把段落之間進行全盤調整。比如,我最近改的一篇論文,合作者負責寫文獻回顧的一個部分,然後我讀的時候,發現從文獻回顧推演到研究假設,和我們的實證分析有點脫節,於是我刪掉了她寫的很多部分,然後把她穿插在幾個部分之間的論證整合到一個段落里。從而,文獻回顧、研究假設的提出,再到實證分析,都是非常整體的一條線。

這個流程結束後,我會再擱置一周,然後進行第二輪修改。這一次也是大刀闊斧地從頭改寫,只不過更加著眼於細節,仔細地修改。比如加入一些細緻的風景描寫,整合會話的語氣。檢查有沒有與情節發展不相吻合的地方,將一讀之下不易理解的部分改寫得易於理解,讓故事的展開更加暢達自然。這不是大手術,而是微小手術的積累。這輪工作結束後,再稍事休整,然後著手下一輪修改。這次與其說是手術,不如說更接近於修正。

如果說,第一輪的修改主要是看整體行文的邏輯,那麼,接下來的修改就更像是,逐字逐句地調整每句話的細節。我會特別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間是不是有連接詞?是不是每一段都有一個「引領全段的句子」?每一個章節 (section) 的最後是不是都有長度合適的總結?章節之間是否有銜接過渡?我甚至會檢查,我的措辭是否有一些變化?比如examine、investigate、assess、evaluate等動詞,however、yet、but等表示轉折的詞,thus、therefore、hence等表示因果的詞,我都是交替在使用,而不會在相隔較近的句子里重複出現同一個詞。

大致在這裡,我會給自己放個長假。可能的話,把作品在抽屜里放上半個月到一個月,甚至忘掉還有這麼個東西存在,或者說努力忘掉它……像這樣將作品好好養護一番之後,再次開始徹底修改細微的部分。好好養護過的作品會給我與先前大不相同的印象。先前未能發現的缺點,這時也清清楚楚地顯現出來。文章有沒有深度也可以辨別了。和作品得到了「養護」一樣,我的大腦也得到了很好的「養護」。

「養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一般也會在大改幾輪後,休息一到兩周,爭取忘掉這篇論文。等我再次打開這篇論文時,我就覺得自己像在改新的論文一樣。很多之前幾輪修改時沒有發現的問題,也會湧現出來。

有時候,長時間改論文是一件很疲憊的事情。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前面改得很認真,後面就鬆懈了。所以,我會爭取,每一輪的修改,都從不同的章節開始。這樣,每一個章節都會被我很認真、用全部的熱情和清晰的思維,去審視和修改。比如,我會在前幾輪修改的時候,側重改front end(引言和文獻回顧),稍微修改方法和結果的部分,較少關注結尾討論的部分。而到了第三輪時,我就會仔細看:方法部分的公式是不是準確?結果部分是不是都寫清楚了?討論的部分是不是和開頭以及研究發現呼應了?

既已充分養護,又作了某種程度的改寫。到了這一階段,具有重大意義的就是第三者的意見了……然而,若問我是否囫圇吞棗,人家說什麼我都全部接受,其實也未必。畢竟我剛嘔心瀝血地寫完一部長篇小說,雖說經過養護多少冷卻下來,但腦袋裡還充滿熱血呢,一聽到批判的話,不免就怒上心頭,還會感情用事,甚至可能發生激烈的爭吵……她的批評,有些讓我覺得「的確如此」,「說不定還真是這樣」。有時候要花上幾天才能達成這樣的認識。也有些讓我覺得「不對,豈有此理,還是我的想法才對」。不過在這樣「引進第三者」的過程中,我有一條獨門規則,那就是「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無論如何一定要修改」。即便不能接受那種批判,但只要人家提出了意見,我就會把那個地方從頭改寫一遍。不同意那意見時,我甚至還往與對方的忠告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寫。

方向姑且不論,定下心來修改的那幾處,再試著重讀一遍,差不多每次都發現改得好過從前。我覺得,讀過的人對某個部分提出什麼意見時,且不管那意見的方向如何,那個部分往往當真隱含著某些問題。就是說,小說那一處的情節發展多少有些疙疙瘩瘩,而我的工作就是要除去那些疙疙瘩瘩的地方。至於用什麼方法去除,則由作家自行決定。就算心想「這裡寫得很完美呀,沒必要改動」,也要默默在桌前坐下,無論如何做些修改。因為文章「寫得很完美」這種事,實際上絕無可能。

這次的修改不必從頭開始循序推進,而是針對有問題和受到批評的部分集中修改……這樣大致完成後,再從頭修改,加以調整,確認整體的情節展開。如果對種種地方作了細微改動,導致整體的基調出現紊亂的話,便進行修正,此後才正式將稿件交給編輯審讀。

我真的對村上春樹描寫的心理活動深有同感。我記得,以前我將論文投出去後,收到拒信,審稿人匿名寫到:「你怎麼沒提XXXX?」「XXXX是什麼意思?」我會跟導師抱怨:「我明明在論文里寫了,為什麼審稿人不認真看文章,卻說我沒寫?」我的導師跟我說:「永遠不要把責任怪在審稿人身上,他們提出這樣的意見,表示我們沒有寫清楚。我們要把他們有誤解的地方進行修改,寫得更清楚。」導師的話,對我的啟發和影響都很大。雖然後來在拿到審稿意見時,我偶爾還是會覺得很沮喪,但我都將責任怪在我身上,我可以寫得更清楚,或者我可以重新組織行文的結構,來提高論文的清晰度。比如,我之前有篇論文,做了很多的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結果第一次投稿時被拒了,因為審稿人說我的分析沒有考慮很多其他重要的情況,不知道我的結果是否可信。但其實這些額外的分析,我在介紹變數或主要結果時,都零零散散地提到了。我並沒有埋怨審稿人;相反,根據他們的批評,我把文章中幾個最重要的敏感性分析單獨拎出來,然後組成一個專門的章節 (section)。後來再次投稿時,新的審稿人果然沒有提出相同的批評意見,反而說我「分析全面,考慮周到」,非常相信我的結果。

同時,在「引進第三者」的過程中,我會有策略地選擇「第三者」幫我審稿。因為大家平時的生活、工作都很忙,如果想要一個人認真仔細地看完全文、提修改意見,其實很耽誤別人的時間。所以,我一般是選出我最沒有把握的地方,然後發給我覺得在相應方面很在行的朋友或老師。比如,我曾經有一篇獨作的論文,後來修改時,我不確定是不是非常準確地回復了審稿人的意見。於是,我把文章的理論部分(大概3頁左右)發給理論非常強的朋友幫我看,然後把公式和方法的描述部分發給統計很強的朋友看,並且我會告訴他們,我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希望他們著重看哪些地方。這樣他們看的時候,以及最後給我提修改建議時,都非常有針對性。

換句話說,重要的是修改這一行為本身。作家下定決心「要把這裡修改得更好」,靜心凝神在書桌前坐下,著手修改文章,這種姿態便具有無比重大的意義……

修改要來上多少次?就算你這麼問我,我也給不出精確的答案。在初稿階段就修改過無數次,交付出版社排出校樣後,還會一次又一次地索要校樣,惹得人家心煩。將校樣改得黑黢黢一片寄回去,然後把新送來的校樣又改成黑黢黢一片,如此反反覆復。前面說過,這是一項需要耐心的作業,然而對我來說卻算不得什麼苦痛。同一篇文章反反覆復一讀再讀,咀嚼韻味,調換語序,變更細微的表達,我天生就喜歡這種「錘鍊敲打」。眼看著校樣變成黑黢黢一片,書桌上排放著的十來支HB鉛筆不斷變短,我便感到極大的喜悅。不知為何,這種事情對我來說有趣之極,無以言喻,不管做上多久都不會厭倦。

我想,如果你有「要把這裡修改得更好的姿態」,你或許也可以像村上春樹以及Paula England一樣,覺得改文章是一件非常有趣 (fun) 的事情。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來的。願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啟發。願你也可以找到改文章的樂趣!

參考文獻:

村上春樹的節選來自《我的職業是小說家》的第六章《與時間成為朋友—寫長篇小說》。網上閱讀可以通過此鏈接:

shunong.com/gw/9555/346

shunong.com/gw/9555/346


推薦閱讀:

小說《天官賜福》名字原型是什麼意思?
聽課筆記: 師北宸老師分享的寫作經驗
大牛Spenser開課褒貶不一,用戶體驗才是試金石
金庸吸引讀者不靠篇幅

TAG:學術論文 | 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