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慈悲

當修行者遵循佛陀教法,親證四聖諦後,會如實的知道由於對苦集滅道的無知而形成的貪愛,最終必然會形成苦的事實。因此修行者會知道,試圖通過滿足貪愛來滅苦,是錯誤的道跡;只有觀察五蘊的過患,從而令貪愛消失,才能夠從徹底上根除苦與煩惱,這是正確的道跡。

離苦得樂、趨利避害是一切有情的根本行為動力和終極願望。站在離苦的邏輯上,世俗意義上的好人、惡人、窮人、富人……都沒有意義,只有用對了方法即將脫離苦海的人,和在錯誤的方法中掙扎著卻最終必然收穫苦和煩惱的人。

事實上,當把一切表面現象剝離後來分析有情的行為動力,會發現無明眾生嚴絲合縫的遵循著十二緣起,苦海沉淪,不知苦為何物,不知解脫為何物,不知如何解脫,狹隘的以為通過滿足物慾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進而陷入到求不得——得而復失的困境中,無法自拔。

當修行者親證四聖諦後,從四聖諦的角度觀察芸芸眾生,徹底的了知無明者因無明而沉淪,會自然的心生悲憫。這種悲憫緣於世間苦而產生,因此與緣於各種世俗價值觀而產生狹隘的慈悲不同:苦是世間的特徵,只有世間滅,這種慈悲才會隨之消失。


當修行者遵循佛陀教法,親證四聖諦後,會對世間的集起有如實的認知,了知色、了知受、了知想、了知行、了知識,了知世間按照緣起法而集起、消散,進而沒有對世間一切有實有、虛無的認知。

在如實觀察世間集後,修行者不會執取色、受、想、行、識所形成的一切相和細相,正念,正知。所以修行者如實正觀世間苦,正觀眾生相,並沒有執取的根源,自然也不可能沉迷其中,產生無明之念。

另外,當修行者正念現前,會了知慈悲的本身亦是緣起的、非我的,故而也不會執取慈悲。


基於四聖諦的慈悲,可以立桿見影的抵抗嗔心;而嗔心的削弱,在某個程度上是定力增加的標誌。所以,雖然解脫並不必須修習慈悲心,但多修習慈悲心,不僅有助於拔除嗔心帶來的憤怒、嫉妒等等負面情緒,也有助於入定,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推薦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可以利益所有眾生的部分
怎麼看「未知苦處,不信神佛」這句話?
如何看索達吉堪布在改經事件和網路皈依事件後續講《法華經》?
如果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空,那麼為何佛在成佛了之後依然存在或者獨立存在呢?
佛不貪 為何要受世人供奉 佛不惡 為何容不得對其一點不敬 。如何了辯駁?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