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為了什麼
大家好,我叫李勝博,是今天的分享者。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在這裡首先先感謝一下咱們學校的葉潔雨老師,高三段的段長張全雷老師,以及溫在權副校長,是他們的安排和支持,讓我才有機會在這裡,在高考前的節骨眼上,給大家分享一些傳統教育之外的信息。同時,我也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給在座的各位一些或多或少的收穫。
我是2008年畢業的學生。那一年,我高考考得很差,整個高三以來,比最差的一次模擬考還要低50分左右。最後只上了一個非常普通的學校。不僅如此,上到大三的時候,我還心血來潮休學了一年,在親屬的極力反對下,在老師同學的質疑聲中,搭順風車周遊全國,然後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及現在都在過著一種「不務正業」的生活:拍過片子,寫過劇本,出過書,去過亞洲不同國家開發項目,為國家媒體寫過評論,成為過視頻網站YouTube認證的運營專家……我很難向別人清晰地描述我自己,所以一直到現在都自詡為一個「無法歸類的人」。
當時我今天可以在這裡做一些分享。我想這應該算是官方對我這個「無法歸類的人」的一種認可,而我試圖分享的就是那個原本無法歸類的「差學生」和現在這個面對600人的「分享者」,本質上是一個人;以及,我想通過這套認知的經驗看看是否能夠幫助到每一個不是那麼頂級優秀的人,通過對自我的認知和堅持,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關於「學習是為了什麼」這個話題,之前我問過很多高中生,收集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高考」,因為同學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只有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才能上一個好的大學,然後去一個好的專業,畢業之後做一份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所以,對於學習的目的大概可以分為這樣兩個:短期來講是為了「高考」,長期來講是為了「賺錢」。
但是,我的答案會和這個稍微有一些不同。我們先看一下這裡的一個視頻:
在這個視頻裡面,你們會發現:跑在一個別人規定好的跑道上的人們,擁擠且勞累;而跑在自己喜歡的跑道上的人,卻興奮且愉悅。雖然這個視頻說的是人生,但是我們也可以暫時把前面那半段視頻理解成高考,把後面那半段視頻理解成高考之後,同學們去了不同的專業,選擇了不一樣的方向和人生。
然後我發現一個重點是,不管是前面那一段還是後面那一段,其實有一個能力是大家都需要的,那就是「奔跑」的能力。不管你是跑不喜歡的馬拉松,還是跑向自己喜歡的跑道,你都需要有一種可以自己奔跑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之後,你的選擇才會變得更加寬廣和富有空間,而這也就是我認為的學習的目的。
學習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能夠提高自己的某些能力,然後能夠隨心所欲地去到想去的地方。
我們平常也常會說能力強的人更厲害一些。能力強的人能辦事情。遊戲裡面能力值高的人可以砍更強的怪獸。我們經常提到「能力」。但是能力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好像也沒有什麼人告訴過我們。
我就是一個經常愛想這種稀奇古怪的問題的人。我比較愛追究問題的本質。上大學的時候也滿腦子都是這樣的問題。但是在學校里得不到解答,就很困惑,困惑之後就想自己去尋找答案。所以我後來就休學了一整年,周遊全國,試圖去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大多數時候,我是以搭順風車的方式來旅行。拿著一個「求搭順風車」的牌子或者直接揮手攔車。
在不斷的被拒絕中期待下一次。搭過的車也各種各樣,有貨車、小汽車、拖拉機,甚至垃圾車,等等。
當時,很多人對於搭車這件事簡直不能想像,所以我每上一輛車,都會問司機一個問題來試圖尋找答案:「你為什麼願意幫助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
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人,看到了很多事情,給了我很多靈感和想法。最後還出了一本書,一個小的紀錄片,還去了Tedx上做過分享。
但是最讓我感到欣喜的是父母以及周圍人的轉變,他們一開始覺得我是不是腦子壞了,到後來緩慢的接受,再到後來是讚許,然後是去向周圍的人宣傳。
而這個過程中,就經常聽到別人對父母誇獎我,你的兒子真有能力。對的。他們提到了「能力」這個詞。
同學們,我繞了這麼一大圈去講解我的經歷,就是想以我個人的例子來告訴你們,我理解的「能力」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它是一種你把腦子裡的理想世界在現實世界中去實現的完成度。
比如你想休學去旅行,旅行完成了,別人會覺得你有能力,旅行沒完成,別人會覺得你沒能力。如果你把路上的經歷稍作梳理,還因此出了一本書和一條紀錄片,別人更是會覺得你有能力。
當然,這種對能力的理解也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方面。比如你的理想是考一個非常好的學校,像清華和北大,你真的考上了,別人就會覺得你能力強,但是如果你沒有考上,別人就會覺得你能力不行。
也可以用在學校的老師身上,比如一個老師的理想世界是希望班級里50%的學生上一本,最終實現了,就說明這個老師能力很強,如果沒實現,別人就會覺得這個老師的能力還不行。
所以這樣一想的話,能力和兩個元素相關:
1.你腦子裡是否可以建構一個理想(世界)。
2.你是否有技術手段去實現這個理想(世界)。
第一點的理想,關聯著很多,可以是理想的世界,理想的未來,理想的生活,也包括一個更深刻但是同時又更基礎的一個問題——理想的自己——我是誰?
在座的各位可能有很多身份,學生,子女,兄妹……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身份?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究竟是誰呢?這裡也有一個視頻分享一下給你們。這些人在不停地脫衣服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剖析自己身份的過程。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非常多的工作身份,同時,這些工作身份又都關聯著一個正在被解決的問題。比如有一個身份叫醫生,這個身份關聯著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醫治病人;比如有一個身份叫做警察,這個身份關聯著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比如一個身份叫做老師,她關聯著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能力和成績。
這個世界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和大量的解決方案。像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戴的眼鏡,手上的筆,紙,這些都是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所以,想要知道自己是誰,我覺得一個不錯的參考方向就是你去看看這個社會上存在著什麼問題,有什麼你感興趣去解決的問題,如果有這樣的問題,你在開始解決它的過程中,就會獲得一個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身份。
再舉個例子,比如10多年前,我們去購物,都是要穿好衣服,跑下樓,然後用現金和店家去做交易。然後有人發現了這是一個購物過程中的問題,十分不便利,所以他發明了電子商務平台,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直接購物。又比如,有人發現用現金購物會很麻煩,所以又發明了電子支付,現在只要用手機掃一掃碼,就能支付貨款。
而在通過這些方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些人也逐漸明晰了自己的身份,比如說:電商。在10多年前,可能根本沒有電商這個詞,我們說電商,別人會以為在傳銷。但是現在,我們會清楚地知道,電商指的就是通過電子商務平台來解決問題的那些人。
當然,發現一個可被解決的問題,也是賺錢的第一步。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我們付出去的每一筆錢,其實都是在交換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你餓了,所以你換了一個果腹的解決方案,獲得了食物;比如你冷了,所以你花錢換了一個保暖的解決方案,獲得了衣服。
所以,想像一個理想的世界,並且把它和現實世界做對比,從中找到那個差異的部分,並且作為問題解決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是誰,同時也是讓你可以和其他人進行交換,也就是賺錢,的基礎。
賺錢不是讀書好就可以的,賺錢也不是上大學找一個好專業就可以的。賺錢是你要想想自己是否可以幫助別人去解決什麼問題?
順便也分享一下,我想解決的問題:因為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大多數人以焦慮的狀態度過那段時光,而只有少部分人在其中找到答案。所以,我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可以讓更多的人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讓每個人成為每個人。
以上講了能力裡面關於理想世界的部分。
下面我們來講一下關於如何去實現理想世界的技術。
這個其實也和我個人的經歷相關,我做過很多事情:寫作,出書,影視,娛樂,互聯網,藝術。有一天我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你做的這些事情好像都沒有什麼關聯,沒有關聯的意思就是說這些事情你做了之後沒有什麼積累。那可不是一個好的信息。
因為我們常常說厚積薄發。沒有積累的話,就意味著我們越往後就越沒有競爭力。所以那個時候我開始質疑,並且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必須在某個角度說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有積累的,才可以說服自己繼續這樣生活下去。不然的話,我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只是在浪費時間。
後來,我找到了那個角度。
想像一下我做過的影視、寫作、商業、藝術4件事是互相平行、永不相交的4條線。
如果把我的手臂放在這4條線的前面,就會發現我的手臂,在另外一個維度上,和這4條線平行,這4條平行線就是我的手臂的投影。我的積累,都在手臂所存在的這條直線上。我把它稱之為解決陌生問題的能力,或者稱之為開始一件新事情的能力。
不管是寫完一本新的書,還是拍完一個新的片子,或者是做完一次新的營銷,或者是一次演講。我發現自己在「完成一件陌生的新事情」的這個方向上一直都是有積累的。我完成的新的事情越多,那麼對於一個新的陌生問題就越有勇氣和技術去面對。
也正因為這樣,很多機會出現在我面前時,我都可以比較好地把握住。休學旅行的時候,有出版社問我要不要出本書,我覺得這個事情沒做過,值得嘗試一下,就答應下來了,然後就寫完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在公司上班的時候,老闆問我要不要去日本開發一下,雖然我當時完全不懂日語,但是覺得這個事情沒做過,就答應下來了,然後就幫公司開發了在日本的初期業務;去年回學校看望老師,正好有一批外國的學生過來交流,老師問我要不要給法國的學生上上課,雖然我外語也一般,但是覺得這個事情沒做過,也就答應下來了,於是就完成了第一次給外國學生上課的經歷。
我發現當你有了這種解決陌生問題的能力之後,你身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可供選擇的機會,而且面對這種機會,你會很有勇氣和信心去做選擇,因為你心裡大概可以評估地出來自己是否可以完成這件事。
那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重要呢?從小到大而言,我覺得有以下四點:
1.一些學生在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教授很看重你的個人經歷和你的項目經歷,其實就是在考察你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畢業找工作,在公司裡面,領導最看重的是下屬辦事情的能力。領導會更願意僱傭可以辦事的人,而不是光拿錢好吃懶做的人。
3.從更宏觀的國家來講,中國這幾年開始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也就是在鼓勵更多人可以站出來發現這個社會的新問題,解決這個社會的新問題。
4.這種能力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種生活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然後簡單地總結一下我今天分享的內容。今天我分享的是為什麼要學習,或者說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
然後我給出的參考答案是為了提高能力。那能力又是什麼呢?
能力一方面和你腦子裡的理想(世界)有關。另外一方面又和你在現實生活中實現那個理想世界的技術手段有關係。前面那個方面,涉及到「你是誰」這個問題。後面那個方面涉及到一種抽象的能力,叫做「解決陌生問題的能力。」
因為這兩個問題在我看來,中國的教育解決得都不太好。因為它們並沒有幫助你們培養出一個可以自己構建理想的能力,甚至,我們的文化裡面還會有時候對有理想的人嗤之以鼻;另外一方面,在實現的技術手段方面,我們也更多只是學習理論知識,卻很少涉及怎麼把知識變成現實生活中的真真切切的東西實現出來。
基於這個現狀,我自己就做了一個項目,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去解決相關的問題。這個項目叫做「x++間隔游」。
我會帶一些人去到非日常的環境里去體驗,去見一些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去和他們交流與探討,去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參與者去參考別人的「理想」,進而有足夠的素材去構建自己的「理想」。同時也是從其他的生活方式中感受一種可以向上的積極能量,那是要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
比如我們的探訪對象中有一個我在日本的鄉下認識的女孩。她在東京上學,在英國留學,在聯合國工作。但是等我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鄉下殺野豬。這樣的背景和眼前的工作的巨大反差,讓人很難理解。
後來她告訴我原因,因為當地野豬泛濫成災,對農作物損害嚴重。但是另外一方面,有一天她發現當地農民料理野豬肉的手法非常巧妙,做出來的食物非常好吃。所以她就想開展野豬肉的生意,一方面可以幫當地減少災害,同時轉化成當地的經濟收入。
「那你想把這個事情經營到什麼程度」,我問她。
「我想把我做的野豬肉變成全日本的名產」,她回答。
我心中有些不太信任。
但是一年以後等我再見到她的時候,她的野豬肉已經賣去了東京,供應給了全日本最高級的餐館。她的事迹也被NHK的地方電視台報道。
我在日本的鄉下就發現很多「能力很強」的人,她們懷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然後又腳踏實地地一點一點地去實現。那種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實現出來的生活成果非常打動我,所以,我也希望可以把這樣一種人和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
這裡有一個我們上次出行的時候拍的視頻,也給同學們分享一下: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絮絮叨叨,對你們的高考好像也沒有什麼幫助。但是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有機會在你們的心裡,腦子裡,留下一點點的種子。
讓你們帶回家去,藏到枕頭底下。等到有稍微的閑暇,可以讓它們偶爾冒個頭,仔細地思考思考,梳理梳理。
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種子能夠發芽成長。
推薦閱讀:
※為何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低齡孩子來泰國讀書
※10歲女童自殺身亡,遺言:打我罵我,我知道一切都是對我好的。老師不讓我考試了,我活在世上也沒有意義了
※給十歲左右的女孩買什麼讀物可以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要不是窮,誰不想玩素質教育
※單詞fast和quick都是「快的」的意思,用法上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