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計算機先驅的遭遇
1946年,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 ENIAC 在美國問世。兩年後,蘇聯也開始研製數字計算機,主設計師叫做巴沙爾·拉米耶夫。他一生致力於科學技術,為人謙和耿直,卻由於家庭背景屢遭不幸。拉米耶夫出生於 1918 年,也就是十月革命後的第二年。他伴隨著戰前政治悲劇和戰爭硝煙長大,又親歷戰後一系列社會演變。他的個人經歷正是蘇聯社會的縮影。
拉米耶夫的祖父扎基爾·拉米耶夫是沙俄時期知名企業家和慈善家,十月革命前還做過杜馬議員。扎基爾·拉米耶夫十分熱衷於教育事業,他用自己的收入創立基金會,資助年輕才俊去歐洲著名大學就讀。父親伊斯坎德爾·拉米耶夫一戰前畢業於德國著名的佛萊貝格礦業大學,曾做過蘇聯的礦業工程師。他是個頗有天賦的技術專家,曾設計過一條處理金礦的自動生產線,整條生產線只需一人操作。在當時技術條件下,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巴沙爾·拉米耶夫繼承了父親的科技天賦,上中學時就設計過無線電遙控的裝甲列車模型,為此被破格選為蘇維埃發明家協會會員。那年他只有 18 歲。後來他就讀於莫斯科電力工程學院。似乎生活正在向他招手,小時候的科學夢正在實現,但一場政治事變改變了一切。
1934年底,蘇共中央書記基洛夫被刺。整個案件迷霧重重,至今是一樁懸案。此後,蘇聯開始了歷經數年的政治大清洗,從高層領導人到普通工程師,數不清的人成了「人民公敵」,或被剝奪生命,或被投入監獄。拉米耶夫的父親也由於祖父的背景成了「人民公敵」,於 1938 年被逮捕,判了五年監禁。二戰期間,還差十天即刑滿,他卻不明不白地死於獄中。
拉米耶夫成了「人民公敵」的後代,被趕出大學,並被剝奪了工作權。1939 年,他去報名參軍,希望以此改變命運。但體檢時查出肺部有病灶,參軍的希望也落了空。於是,他去了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地區。那是個荒僻的地方,也許在那裡無人知道他的底細,尚有工作機會。他沿著克里米亞海岸四處奔波,終於一無所獲,不得不身無分文返回莫斯科。
正在拉米耶夫絕望之時,小時候的科技創造救了他。戰爭爆發前夕,中央通訊技術研究院接納了他,在那裡做一個底層技術員。雖然職位低,但他畢竟有了生路,而且是在科研機構。他很知足,決心好好乾下去。
戰爭爆發後,拉米耶夫把全部精力投入和軍事有關的技術研究。他提出一種設想,可以藉助紅外線從飛機上探測黑暗中的物體。他還發明了一種繼電裝置,可以在空襲時啟動報警系統。投軍報國無門,他就去蘇聯通訊部下屬的分隊做志願者,加入一個小組研究密碼機。他們的密碼機後來被蘇軍採用。
戰爭後期,拉米耶夫積極投身戰後重建,希望能從事科研工作。申請受阻時,他直接給斯大林寫信,希望能得到上層支持。得到的回答是一個神秘電話。對方警告他:保持沉默,別再找麻煩。不過,他還是如願以償,進入中央研究院 108 所從事電子技術研究。這似乎是他科學生涯的轉機。
拉米耶夫的指定研究方向是電子線路和雷達設備應用計算。但他對核物理學也頗感興趣,曾發明過一個帶電粒子加速裝置,並獲得發明證書。物理學家裡賓斯基對這個天才青年很賞識,介紹他去科學城奧布寧斯克工作。蘇聯當時正在那裡試驗核能發電。但拉米耶夫的家庭背景又一次使他受挫。經過幾個月等待,他被告知,那裡沒有他的位置。
這不能阻止拉米耶夫的科學熱情。一天,他從 BBC 聽到美國 ENIAC 計算機問世的消息,興奮異常,立即告訴了研究院的貝爾格院士。貝爾格意識到這項科技進展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於是把拉米耶夫介紹給正從事計算機研究的布魯克院士。
布魯克是蘇聯知名專家,多年來從事模擬計算機研究。ENIAC 的問世和拉米耶夫的加盟促使他立即改變研究方向,啟動了一個後來被稱為 M-1 的數字計算機項目。從 1948 年五月開始,經過三個月奮戰,項目組拿出了工程藍圖。布魯克和拉米耶夫共同獲得蘇聯第一個數字計算機技術專利。
但官方並不了解數字計算機的劃時代意義,沒有給 M-1 項目足夠支持。軍方還莫名其妙把拉米耶夫徵召到蘇聯東部一所潛艇學校做教員。布魯克急了,上下奔走尋求幫助,希望把拉米耶夫調回莫斯科。幾個月後,拉米耶夫回到莫斯科,但未返回布魯克項目組,他被安排到 SKB-245 研究所負責另一項計算機工程。
整個事件雲遮霧罩,各種資料來源說法不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拉米耶夫的家庭背景一直是他從事科學研究的障礙。為支持拉米耶夫回到研究機構,蘇聯機器儀器部部長帕爾申曾簽署一份保證書,以個人名義擔保,這個「人民公敵」的兒子對蘇聯科學無害。
拉米耶夫非常珍視重新獲得的機會,他把全部精力投入計算機研究。1954年,他的 Strela 計算機團隊獲得蘇維埃國家獎,他本人也終於從官方得到一間住房。戰後以來,他一直在社會上租住私人房子,而且一年中要搬幾次家,因為房主擔心會因這個「不可靠分子」受牽連,不敢讓他住久。
拉米耶夫後半生一直傾力於計算機科學,為發展蘇聯計算機技術做出卓越貢獻,直到 1994 年去世。這段期間,計算機在西方國家飛速發展,從科研工具變成億萬人的日常用品,計算機和通信網路直接推動了全球範圍的產業革命,而蘇聯卻被遠遠甩下。拉米耶夫親歷這段時期,也許他會為此痛心。但他可以問心無愧地對自己說,他已儘力做了該做的事。
------------------------------------------------
參考資料:
Russian Virtual Computer Museum, http://www.computer-museum.ru
Celebrities, http://persona.rin.ru/eng/view/f/0/35270/frame-bashir-iskanderovich
B.N. Malinovsky, Pioneers of Soviet Computing, Electronic version, 2010
推薦閱讀: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一】:從一場酒宴開始
※那悲歌總在夢中清醒
※劉備老婆兩次被俘,為何都毫髮無損就回來了?
※如何評價李雪健版東北王張作霖?
TAG: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