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閑越焦慮,這到底是為什麼?| 遠讀重洋

文/王思涵(本文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遠讀重洋」ID:「readabroad」轉載及合作請私信,謝謝合作。)

21 世紀最大的一個主題就是:效率。

當天就到的快遞,20 分鐘就到的外賣,10 分鐘就能搞定的運動。

想要「更快成長,縮短周期」是所有企業奮鬥的目標。而生活在這個大背景下的人每天要接受的信息更是數不勝數,導致腦中總是有著看似處理不完的事情,隨之而來的焦慮等情緒更是籠罩了整個城市。

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如何提高效率,不是給你一個萬能的完成目標 X 部曲。

我們要討論一個看似違背社會潮流的話題,它並不能引導你快速完成自我提升,讓你在短時間內學會一項技能,而是讓你進行自我修鍊、增強意識的鍛煉:冥想。

冥想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處,從而得到身心平靜的過程,最早來源於佛教與印度教的精神訓練,道教也有「守一」、「心齋」、「坐忘」之類的冥想方法。

現在,冥想更多是用來緩解壓力、放鬆的一個手段。人們通過打坐、重複曼德拉、做瑜伽,或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閉眼,專註在呼吸上來進行冥想。

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狀態,通過時間的積累,能夠給你的大腦進行大掃除,還給你一個平靜的內心。

你可以把冥想想像成給大腦做運動。而這個運動並不是健身房裡的那種肌肉練習,而是像瑜伽一樣,舒展你的思維,增加你的韌性。

這樣的的一個練習,反而能夠幫助你更理性地分析、更好地專註,從而整體提升你的效率。

今天要介紹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冥冥之中》(Altered Traits)討論了冥想給人帶來的好處。它的作者是丹尼爾·戈爾曼(Danel Goleman) ,暢銷書《情商》的作者,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時代》雜誌的專欄作家。

另一位作者是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J. Davidson),同為哈佛心理學博士,2006 年榮獲《時代》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100 大人物之一,並且是健康心智中心的創始人。

他們二人都是冥想者,聯手研究冥想 20 多年。他們一路跟隨過眾多大師,並且在戴維森自創的實驗室里進行科學實驗。

這本書彙集他們這些年的調查結果,並從意識的根源——大腦,來揭露冥想對人的實質性改變。

1.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

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正念(mindfulness),這個詞被用在無數研究報告中,它與冥想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那麼,在冥想中,正念究竟是指什麼?

Mindfulness 這個單詞來自於巴利文(古印度的一種語言)當中的「sati」一詞。除了正念以外,也可以理解為:注意力、覺悟、保持力,甚至洞察力。

大部分冥想將正念解釋為「意識到你的思想在遊走,把它引導回你的焦點」。其實,這個過程與「專註」非常相似。

在冥想的時候,你會經常聽到這樣的引導語:「當你發現你的思緒開始飄走時,輕輕地把它帶回原地,重新開始。」

正念的另一個解釋是:一種漂浮的、懸置的意識。它會「視見」(靜觀)我們過往的事情,但是不會對這些事情產生審判和情感糾葛

冥想就像你正站在馬路邊,而你的思緒就像來往的車流。你會看到車來車往,但是你不會坐上任何一輛車,只是默默地站在路旁,靜靜地、不帶情緒地看著它們。

也就是說,冥想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直觀自己的思想,不被情緒所左右,能夠更心平氣和、沉下氣,最終進入專註狀態。

2.忙碌的大腦

我們通常認為,活躍的大腦,要比靜態的大腦佔用的腦空間更多。其實不是。

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家馬庫斯·里奇(Marcus Raichle)發現,大腦專註於某一件事時,大腦當中的許多部分其實會處於靜止狀態,只有幾個部分處於活躍狀態。

反而是在大腦無所事事的時候,各個部位的腦神經都活躍了起來,他將這個稱為大腦的「自動模式」(default mode)。

里奇發現,當我們專註於解決問題的時候,為了達到高效,大腦會關閉自動模式,只讓與任務相關的腦神經活躍。在沒有任務時,自動模式則會重新開啟。

可是,大腦明明什麼都沒有在做,它為什麼會這麼活躍?

當科學家們問那些「什麼都沒有做」的人他們在想什麼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人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想」。反而,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想什麼的都有。

「我現在在幹什麼?」

「我明天要和誰吃飯來著?」

「上次考試我怎麼就發揮失常了呢?」

當我們的注意力沒有被事物所吸引的時候,我們會對自我進行掃描。紛繁的思緒會飄飄蕩蕩,最後匯聚在同一個根源上:煩惱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哈佛實驗員讓上千位志願者,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點彙報他們當時的心情的時候,那些彙報自己有負面心情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專註在手頭的事情上。也就說,他們的大腦正處於自動模式

實驗員們總結說:「四處遊盪的思想都是不開心的思想」。

如果朋友成天跟你抱怨,說自己最近很不開心,你可以懟 TA 一句:「你那不叫抑鬱,你那是閑的」。

人們害怕「閑的」,害怕開啟「自動模式」,所以會用各種方法填滿 TA 的思維,比方說刷手機,這是一種短暫的逃避,只要不看手機,就會更加焦慮,控制不了自己的意識。

而冥想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讓我們更好控制我們的意識,讓我們在自動模式里,也能從焦慮中跳出來,不被它們牽著鼻子走。

冥想可以讓你擁有一個平靜的大腦。

3.一顆不被打擾的心:冥想讓你的心不再敏感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專註的重要原因,就是靜不下來。我們首先要明白,怎樣才能減少各種(內外)因素對我們的干擾。

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它第一個接收到外界信息,並立即開始搜索潛在的危險源。如果它找到了,就會馬上啟動大腦中「戰鬥還是逃跑」(fight or flight)的反應。

因為杏仁核受到刺激,它的應激反應非常敏感,所以它與專註和情緒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繫。為了更好地找到危險源,杏仁核會將我們的注意力與我們焦慮的事情綁起來,逼著我們不停地尋找解決的策略

而對長期冥想者來說,焦慮和痛苦更像是一種可以自然流淌無礙的狀態。當杏仁核受到刺激的時候,他們的感知系統並不會迅速做出應激反應。

有一個實驗,展現的是「冥想如何改變了我們對痛覺的感知」。實驗人員先測量了普通人對燙傷疼痛的忍耐力,然後又找來了一批禪修者。他們發現,禪修者能比普通人多承受 2 攝氏度的熱度。

這好像看起來沒什麼,但是熱度所帶來的痛覺,就算溫度只是提升了一點點,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都會有非常強烈的反應。

冥想不僅會提高人在身體上的疼痛忍耐力,也能夠幫助人更好地面對思想中所產生的痛苦。

作者找來了一群平均冥想了 9000 小時的內觀禪修者,給他們看正在經歷著痛苦的人的照片,比如:被大火燒過的人,餓得只剩骨頭的人。

一般人看到這些照片會引起杏仁核強烈的反應:難過、同情、憤怒等。

而作者發現,這些禪修者杏仁核的活動非常少。這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這些禪修者的前額皮質(控制反應力)與杏仁核的連接更強——這個連接越強,情緒影響人的強度就更低。

不被情緒控制並不代表我們會變得更加冷血。而是說,我們不會做出情緒化的決定。

就像站在馬路邊看來來往往的車流一樣,冥想能夠讓你在思考的時候,不登上情緒的列車,而是站在圈外,從整體來評估當下的事情。

當你的大腦不再被繁瑣的雜事所困擾,你就能自然而然地靜下來,專註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4.培養你的專註力

冥想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把注意力專註在某一件事上,比如呼吸。

在一個大學生參與的實驗中,參與者需要在 10 分鐘內把專註力放在他們的呼吸上。他們只需要經過 3 個 10 分鐘的練習,就能大大提升他們在其他測試中集中注意力的程度。

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的研究員發現,如果參與者完成了總共 6 個小時的正念呼吸練習之後,他們比沒有做練習的人,正念和注意力都要強。

更厲害的是,那些參與了練習的大學生,GRE(研究生考試)的成績比之前提升了 16%!

不過這也不奇怪,這些學生通過冥想,能夠更加專註在複習上,所以自然能拿到更高的分數。

當你的思緒不再被情緒所控制,當你能夠成功地「屏蔽」噪音,作者說,你就能進入超級意識(meta-awareness)。

5.終極的冥想:超級意識

當我們進入超級意識狀態時,我們專註在什麼東西上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意識到意識本身

當我們看到事物的時候,意識會深藏不露,我們只是「意識到這件事」;而超級意識能夠將意識帶到我們眼前,我「意識到我意識到了這件事」——這樣能夠讓我們做到:只對意識產生評判,而非情緒。

打個比方。當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沉浸在此起彼伏的劇情中,達到「忘我」的狀態。這就是第一步:意識到這件事。

而如果你能夠從電影引人入勝的高潮中跳出來,意識到你此刻坐在電影院里,而故事只是呈現在熒屏上的圖像時,你就達到了超級意識:意識到你意識到了看電影這件事。

就像哲學家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所說過的,「我意識到的難過並非難過,我意識到的恐懼並非恐懼——可是如果我迷失在思緒里,我就會像他人一樣困惑。」

意識到你所意識到的事情,可以讓你不被它連帶的任何情緒綁架,擁有一個專註而從容、靈活自如的大腦——冥想要做到的就是這一點。

想要入門冥想練習的讀者可以點擊(冥想,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都會做的同一件事)翻閱我們之前關於冥想的文章。

推薦閱讀:

悟道路上的十種歧途(下)
佛家講冥想,冥想的時候我們都在想些什麼呢,應該想什麼呢?
躺著的時候可以冥想嗎?
極限冥想036 | 你要知道你自己為何而來
一個人,在狀態好又很放鬆時,會不經意地放空,發獃;這和冥想是一回事嗎?

TAG:緩解焦慮 | 冥想 | 專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