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怎樣建立一支分析師團隊

從企業層面看,如果要建立分析師團隊,要弄清楚幾個問題:第一,建立分析師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分析師屬支持角色,那麼他們支持的對象是誰?第三,分析師的主要工作內容什麼?第四,分析師的規模多大較為合適?第五,如何評估分析師的績效?弄清楚這五個問題之後,就會知道應該招聘具備什麼經驗的人,招聘多少人,以及對水平的要求有多高,如何考核他們等等。那麼如何思考這五個問題?

  1. 建立分析師團隊的目的:雖然成立分析師團隊的決定通常是由高層做出的,但是主要目的不一定只是為了做決策支持,也許是自底向上產生的需求推動。有很多情況下,管理層覺得他們需要看數據,因此招聘了有決策支持經驗、具備宏觀思維的分析師,但實際上又安排了分析師去支持具體業務;或者反過來,管理層希望分析師能支持具體的業務,但是他們又安排分析師評價整個公司的運營情況,甚至提出戰略方向。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人才的浪費。要知道業務分析和決策支持對分析師的要求是不同的。至少,前者需要分析師能關注到細節,而後者要求分析師不拘小節,視野要足夠高。
  2. 分析師支持的對象:如果目的明確了,通常支持的對象就清晰了。
  3. 分析師的主要工作內容:這同樣主要取決於團隊定位,具體的工作內容可參照《數據分析有哪些分類》
  4. 分析師團隊的規模:規模取決於多種因素,比如工作內容的複雜程度、業務需求的多少和緩急、能招聘到的人員的技能水平等。
  5. 分析師的績效評估:最直接的評估方法是看分析師產出的數量和質量。如果只看產出的數量是比較容易的,比如可以看完成需求的多少、分析報告的數量等。但由於分析負責的業務線不同,這會忽略工作的難度。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師很多工作的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比例的。比如溝通、業務梳理等基礎性的工作佔據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而這些工作可能只有很少的可見交付物的輸出。除了產出量,還需要看產出的質量。最理想的質量評估就是看對業務的貢獻,即提升了多少業務價值。但這同樣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有時候業務價值也很難量化。除了對外的產出,還有一個維度是看對數據團隊內部的支持,因為分析師通常是作為聯繫數據團隊和業務團隊的橋樑存在。比如,對數據指標體系的建設和數據倉庫、數據產品的建設中做出的貢獻。但是同樣,這些貢獻也很難量化。

推薦閱讀:

劉邦背後的數據分析師——蕭何
大數據發展的三重門
風控手札(三):從生命周期去看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管理框架
Apache Kylin在鏈家的實踐
Nesto - Hulu用戶分析平台的OLAP引擎

TAG:數據分析師 | 大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