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論文寫作時的自嗨?寫出優質的論文其實也是有套路的!
為什麼有的人寫的文章讀起來行雲流水,有的人的讀起來十分費勁?
想要將自己的好工作很好的展示出來,就得讓人讀起來很順暢,不能做自嗨的作者。如何做到這點?其實是有講究的。
「If the reader is to grasp what the writer means, the writer must understand what the reader needs.」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這篇經典文章《The scinece of scientific writing》,通過此文可以了解到平常沒注意的問題。雖然文章發表於1990年的 American Scientist,依然是科技論文寫作很好的指導。
理解讀者的期望
什麼叫作自嗨的作者?
寫作隨意,不注意讀者的感受。自認為寫的天花亂墜,實際上讀起來十分困難,讀者難以理解作者的主旨。
科學是難以理解的,所以科技論文也應該是晦澀難懂的?
不,科技論文不僅僅是為了表達信息,而是向讀者傳遞作者的思想,重點在於實際的交流。提高論文質量是提高思想的質量。
因此,為了了解如何更好的提高寫作水平,我們最好理解讀者是如何閱讀的,理解讀者的期望。
什麼是讀者的期望?
從語言學的角度說,我們閱讀和理解有特定的習慣,因此會自然的在特定的區域尋找我們想要的信息。
以下三個表,哪個理解起來更容易呢?
大部分人會覺得B最符合我們的習慣。
- A所有的信息是混合在一起的,BC將信息分類的表格形式我們更容易理解;
- 由於我們從左到右閱讀,與上下文有關的信息應該放在左邊,讀者可以有效的熟悉,我們更喜歡將新的、重要的信息放在右邊。
如果把信息放在大多數讀者希望找到的地方,信息就更容易解釋,更統一。尤其是讀者已經習慣了相應的信息要去哪裡尋找,比如文章的Introduction,Results and disscussions部分。
如果不迎合我們的閱讀習慣,使圖表、文章結構的信息混亂、混淆,讀者會感到非常疑惑。
做自嗨的作者,顯然是不利於我們思想傳遞的。
寫作不自嗨的基本原則
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看看讀者通常有哪些期待。
以上一段文章,簡直讓人……
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專有術語特別多,句子比較長,
但是句子長並不是主要的問題,即使由100個單詞的語句也可以寫的非常流暢。我們先把複雜的名詞用字母代替,可簡化成下面這段,整個句子的結構更清楚。
1
主語-動詞分離
讀者期望一個語法主語後面緊跟著動詞。任何在兩者之間的信息都被認為是一種干擾,因而是不重要的。
從令人興奮的內容開始,以缺乏光澤而結束,常常使我們失望,破壞我們的閱讀動力。
例句第一句,the smallest的動詞has been identified中間隔了20多個單詞。
讀者的注意力會迫切的尋找後面的動詞,如果沒有動詞,我們不知道主語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句子是做什麼?
讀者會抵制在中斷材料中識別出最重要的東西,直到找到動詞。如果在主語及其動詞之間放上了重要的信息,讀者通常並不會get到。
因此將主語與動詞緊挨著,將重要信息置於動詞的後面,當句子結束時,讀者可以很好的get到重要信息。這也就是「勿以缺乏光澤而結束」。
第一句可以如下修改:
The smallest of the URFs is URFA6L, a 207-nucleotide (nt) reading frame overlapping out of phase the NH2-terminal portion of the adenosinetriphosphatase (ATPase) subunit 6 gene;
it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animal equivalent of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yeast H+-ATPase subunit 8 gene.
2
Stress position
讀者會自然的把注意力放在句子的末尾,這是一個普遍的語言現象,稱為stress position。
作者要利用stress position,將需要強調的信息放在句子的尾部,從而讓讀者get到重點。
為什麼會有這種閱讀習慣?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句子末尾的傾向,似乎與我們在工作中的方式相一致。
當我們開始閱讀每一個新句子時,我們傾向於採取一些類似「精神呼吸」的東西,從而激發我們注意句法展開的張力。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句子正在接近它的結論時,我們就開始呼出那種精神氣息。呼氣產生一種強調感。
此外,我們喜歡在勞動結束時得到回報,這使我們覺得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從令人興奮的內容開始,以缺乏光澤而結束,常常使我們失望,破壞我們的動力。
是不是覺得說的有點玄乎?記住一件事就行了:要把重要的內容放在句子的末尾(stress position)。
如果不這麼做會怎樣?兩個結果,並且都是不好的結果:
1. 重要內容不在Stress position,也沒有第二stress position的提示,讀者會錯過重要的信息。
2. Stress position放的是其他作者原本沒想強調的,讀者會錯了意。
那麼怎麼判斷到底是不是stress position呢?
Stress position的標誌是和句法閉合時刻一致。當讀者知道現在正在閱讀的就是句子的最後一個成分時,這就是stress position。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冒號和分號形成second stress position。即便單詞多,句子長也沒有關係,只要該部分很容易被識別為句子最後的成分。
單詞多並不意味著句子就過長。什麼時候句子真正過長?當句子成分過於複雜,難以判斷哪裡是stress position的時候。
哪些內容應該放在stress position?
這恐怕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語言的解讀可以是多樣的,我們難以成功地使一個句子僅僅是一個意思,只能增加大多數讀者傾向於根據我們的意圖來解釋我們的話語的可能性。這樣的成功將伴隨著作者更自覺地意識到這裡提出的各種讀者期望,根據這些期望去選擇哪些內容放在stress position。
3
Topic position
對topic position(句首)究竟放什麼內容,是需要好好拿捏的。一方面,我們認為「好的要留在最後」,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意「要事第一」。
Topic position首先是告訴我們這個句子是關於什麼的。例如「Bees disperse pollen」 和 「Pollen is dispersed by bees」 說的都是一樣的事情,但如果都出現在段首,第一句我們認為本段主要是講蜜蜂的,後面一句認為主要是講花粉的。
與此同時,讀者還要求它具有承上啟下,連接我們思路的作用。我們將前文出現過的叫作「舊信息」,將新出現的叫作「新信息」。如果一段中反覆在topic position出現舊信息,能幫助讀者將整個段落的脈絡串聯起來。相反,如果在句首總是出現新信息,讀者將難以理解該句與前一句的聯繫,以及在整個段落髮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下是一個例句:
該段乍看之下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又難以找出問題:句子不算太長,句式並不複雜,沒有什麼語法錯誤,單詞並不生僻。在第一讀的時候,我們中的許多人來到了段落的結尾,對我們到過的地方和我們要去的地方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往往會責備自己沒有付出足夠的關注。事實上,問題不在於我們,而在於作者。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讀起來覺得困難呢?
我們將topic position的內容標藍,可以發現幾乎每句都以新信息開始,而我們是習慣在句首尋找我們熟悉的信息的。其結果是我們的注意力不停的變化,這些干擾要求讀者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分解文章的結構。最後不同人閱讀恐怕還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考慮到我們需要熟悉的信息來串聯起上下文,同時在句尾希望得到有用的信息,寫作原則(不是規則)可以如下:
將承接上文的舊信息放在topic position
將希望強調的新信息放在stress position
這並不表示所有的舊信息都應該放在topic position,因為在topic position和stress position之間總是會有新信息和舊信息,只有需要承接上下文的才需要。
為什麼作者容易將新、舊信息的位置顛倒?
大多數人寫作是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寫的。當他們開始寫一個句子時,通常他們的主要焦慮是在重要的想法溜走之前抓住它。很自然地,他們急於在紙上記錄新信息,之後可以在閑暇時鏈接回先前的話語。一直這樣做的作者更關注他們釋放信息的壓力,而不是讀者的需要。
4
認知邏輯上的漏洞
當在一個句子中,完全沒有任何舊信息出現時,往往讀者需要自己去揣摩該句和上下文的關係。通常這種情況是因為作者對上下文內容的脈絡很清楚,默認不需要講清,讀者也能自己明白。實際上作者低估了閱讀過程中模糊性造成的閱讀困難。
如何發現寫作上是否有認知邏輯上的漏洞?
通過關注新、舊信息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是否忽略了上下文邏輯上的關鍵連接。
還是來看下面的例句,新信息用藍色標記,舊信息用下劃線標記:
從上圖可以發現,每句的topic position都承接著出現過的舊信息,唯獨第3句。
當讀者讀完第2句時,預期下文應該會講關於dG,dC衍生相關的內容,結果第3句中並未提及,反而出現了滴定測定,並沒有告訴讀者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也許具有很好的化學背景的讀者可以揣摩出關係,但很多讀者將一頭霧水。
修改後:
將2、3句間的邏輯漏洞用另外兩句填補之後,原本measurement是新信息,現在是有上下文提到的內容了,整個段落的脈絡被聯繫了起來,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
5
定位動作
除了topic position和stress position需要符合讀者的預期,我們還需要足夠的「動作」(activation)來告訴我們這些信息有什麼用。
讀者期望句子的動作由動詞來表達
不用動詞來表達動作會出現什麼情況?
首先看下圖左側的例句,動詞給出的信息很少。由於無意義的動詞太多,真正有信息的動作就使用了名詞。
(例如第4句中原本可以用右側的affect,結果用了has effect on,這其實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一種冗餘擺脫中式英語| 多餘名詞與動詞)
一方面顯得句子比較冗餘,另一方面讀者只有很少的信息把所有新、舊信息聯繫起來,必須分心去分析作者的意思。相比之下,右側使用很多表示行動的動詞,理解起來更容易。
—總結—
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幾個原則滿足讀者的期待:
- 儘可能主語後面緊跟著動詞
- 將需要向讀者強調的新信息放在stress position
- 將本句內容的對象放在topic position
- 將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舊信息放在topic position
- 用動詞來表達行動
- 一般情況下,在提供新信息時也提供上下文
- 一般來說,盡量保持想強調的和句子結構實際強調的內容是一致的
是原則不是規則
在這裡提出的寫作原則使讀者意識到讀者從結構中獲得的一些解釋性線索。有了這一意識,作者就能對讀者的解釋過程取得更大的控制力(儘管從未完全控制);如何能寫的十分完美,恐怕不是這一篇文章能夠解決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讀者的期待並不只有本文中所寫的這些,可能更加的複雜,同時作者也可以允許有自己的寫作風格。
但關鍵在於,作者必須是同意並且願意付出努力,讓讀者更好的領會文章想傳遞的思想的。
科學的實質不僅僅是對數據的發現和記錄,更重要的是包括解釋的行為。很明顯,沒有作者的解釋,科學文獻是不完整的;如果沒有每一個讀者的解釋,文檔就不可能「存在」。於是問題就變成了作者在科學寫作過程中,其文章結構是否有意幫助或阻礙讀者的閱讀。
當然,要想能夠清晰的將思想傳遞給讀者,首先自己要對文章的邏輯有個清晰的把握。思想混亂,寫作自然亂。但話說回來,作者提供了一種通過了解讀者的期待來搭建邏輯脈絡的方法,也能幫助我們去改進自己的思路。
——END——
推薦閱讀:
※教你如何寫出一篇A+ Report!
※論文摘要和引言的寫法
※如何寫一篇科技論文
※摘要怎麼寫?要注意什麼?英文摘要範例...這篇文章都告訴你了
※北大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