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3分鐘語法重構系列:簡介篇
前幾天,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喂,你覺得什麼是語法?
學生一臉懵逼的看著我:哈? 你說啥? 。。(沉默),這可多了,各種雜七雜八的
我:。。。。。。。(一臉懵逼)
這讓我想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都知道語法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刨去代溝,現在的學生們應該是從小學到大學,一直不停的被叨叨叨,上課講,考試考。然而,似乎效果是另外一回事情了。麥編之前做大學老師,雅思老師時候也發現,看學生的語法很多時候有種去理髮店讓老闆看著剪的感覺:你不知道會是啥樣的。後來經過了研究比對,和國外語言學,語法的材料的輔助下,說出來我自己都不是特別相信,有種語法其實還挺有趣的感覺。
回到最初的問題,也是所有問題的答案,什麼是語法:
我曾經也一直覺得語法是個真麻煩的東西,細碎複雜,沒完沒了,沒完沒了和沒完沒了。突然感覺《阿甘正傳》里的一句話套用過來特別合適:語法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味道的。吃完一個,還有下一個,學了時態還有從句,後面排著隊還有條件句,非謂語。都學完了,卻有種:啊!道理我都懂,但是卻寫不好一篇文章的無力感。
後來做了大學老師,不得不去做一些研究和探索。這時候感覺也發生了變化:如果說使用英語(說和寫都算)是在打鬥地主,那語法倒像是遊戲規則:兩個一樣的可以算一對,四個一樣的是炸彈。三四五六是順子,三和大王一起打,別人會覺得你是傻逼。句子也是一樣,有固定是組成模式。在規則里,按部就班,這是英語的使用。所以假裝恍然大悟了一波:這也是為什麼老師總教語法了吧。其實後面發現這也是大部分人對語法的認知了。
再後來,開始研究雅思寫作。此時覺得,語法成了多層冰箱。你可以按照你的興趣喜好,在裡面隨便安放。每層只放一個蘋果的是懶人,合理安排空間每層放好的是正常人,合理安排空間再考慮不同可能性和美觀的是最機智的。同理:各種語法只懂毛皮的是懶人,懂得按照語法的規則寫句子的是正常人。基於這些規則,去設計使用語法的才是最機智的人吧。突然有點人生三境界的感覺。叉會兒腰,可把自己牛批壞了。
出國後,接觸各種學術上的語法理解和思想,開始關注更多的問題:
- 國內的語法說法有的和國外有出入的,怎麼選擇。
- 語法的合理性:語法正確並等於句子合理。寫作中如何選擇(其實這個就是年輕時候被各種老師騙的『地道』英語的問題了,其實這是個誤區吧,國外確實有一些語言習慣稱為地道,但其實不重要。你的所謂不地道,更多的只是不合理)。
- 再來,最重要的,所有語法其實不是分散的,都有內在的聯繫。共同作用,為了滿足各種信息表達的要求。所以,認識語法一定也有合理的學習順序和角度。
綜上,麥編我打算嘗試按照我認為合理的順序,將經過中外對比,個人中式思維理解過之後的內容整理後弄這個差不多三分鐘語法重構系列。3分鐘的時間,了解每語法的每一環節本身和其他語法之間關係,以及他在語言使用中的地位。希望讀者都能成為高境界的語言使用者。
下期搶先看
差不多3分鐘語法重構系列(1):所有語法的基礎:什麼叫句子
- 你知道什麼叫句子嗎?
- 主謂賓和主系表結構到底有什麼故事?國外並沒有這兩種結構。
- 為什麼會有各種從句,非謂語這些語法呢?
- 這一節打算採用的方式叫language transfer, 語言。。轉換?(不重要)。說白了就是通過比對中文的特徵學習了解英語的特徵。這種轉換可以在兩種語言有相似性的情況下實現,使得語言學習更容易。(Benson, 2009, p.70)
原句賞析:
「transfer which makes language easier and may occur when both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have the sameform.」 (Benson, 2009, p.70)
參考文獻
Benson, C. (2009). Designing effectiveschooling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going beyond bilingual models. Socialjustice through multilingual education, 63-81.
http://weixin.qq.com/r/3ClCWnLETC8zrTY593z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英文中的韻
※老外生活中最常說的20句鑽石級別英語口語
※英語啟蒙的常見套路與經實踐證明的道路是什麼?
※逼自己(也希望大家一起)學完韋氏字根詞典(7)——CRIM
※三年的同傳翻譯經驗,我為你總結出了中英文自由轉換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