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一個用一句話收服我的女人

刷熱門微博的時候,看到兩張截圖,是霍思燕和杜江,內容是杜江出演電影《高跟鞋先生》的採訪。在電影中杜江身穿高跟鞋,以男扮女裝的形式出現。夫婦兩面對鏡頭對兒子嗯哼說的一些話:

如果你不想看截圖,可以往下翻,我把文字打出來了。

杜江:嗯哼,你會為心愛的人穿女裝。

霍思燕:媽媽也會支持你的

杜江:對啊,則一段可能你將來長大後會看到,然後我知道現在你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我只想告訴你,爸爸這是在演戲,爸爸是一個男生,好嗎,你要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只有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才能幹這樣的事情。

霍思燕:我覺得你不應該這樣說(重點來了)你也可以為心愛的男生或女生

杜江(笑著說):你確定這樣好嗎?

霍思燕:挺好的,高興就好了。

看完這段對話,微博一眾網友紛紛為他們的教育方式點贊,都在感嘆難怪能教育出嗯哼這樣高情商又可愛的孩子。

父親給與指引防止孩子出現性別模糊,母親則給與最大的自由,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就已足夠。是的,高興就好,也是他們夫婦包容一切的氣度。

其實,看到這組圖的時候,我會想起電影《天佑鮑比》,一個悲劇的故事。鮑比是一個善良、虔誠的少年,有愛他的家人。但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傾向後一切改變了,因為他的母親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罪惡,會下地獄,並且還想盡辦法試圖矯正自己的孩子同性戀傾向。最終導致鮑比傷心離家走向死亡,最後,母親覺醒,後悔不已。

跟朋友聊起這部電影的時候,他說: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鮑比,需要被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認同,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但不否認的是同性戀背負著社會壓力的確更加巨大。鮑比的母親是一個極度固執的人,這像極了當下很多中國的父母,陪伴著孩子成長,期盼著孩子以自己的期待的方式成長,稍微出現偏差,就會想盡辦法扭轉過來,可是最終孩子也失去了快樂和感恩,並不會感激一個讓自己不快樂的人。

我們不可能對父母說:「God loves me as what I was」(上帝愛我,是愛我本來的樣子)。他們不會理解,因為阻礙我們得到社會認同的,不是上帝是否愛我們,而是中國傳統道德和倫理。 好友L說:大概我永遠都會讓父母知道自己的真相,也無法想像身在鄉下的父母一輩子男耕女織,知道自己的真相後會做出怎樣的反應?的確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冒險,因為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

電影最後,面對兒子離世,母親瑪麗的覺醒和對鮑比的認同,最後全身心的加入同志維權事業。瑪麗參加了納西市關於設立「同性戀自由日」的議會,並發言:

我深深地後悔自己對同性戀知識的缺乏。現在我明白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是固執偏見、缺失人性的。如果我曾經多去了解,而不是墨守陳規——如果當初,在我的兒子對我坦誠相見的時候,我能夠認真聽他說,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心中充滿悔恨之情。我相信,上帝為鮑比的善良有愛而高興。……最終,我對他的傷害無法補救。鮑比翻過人行護欄,跳向一輛重卡當場死亡,那不是上帝的旨意。

鮑比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父母的漠視,和他們對同性戀的恐懼。鮑比想成為一名作家。他的希望和夢想本不該被剝奪,但是卻被我們剝奪了。有些像鮑比一樣的孩子,坐在你們的教堂中,與你們不相識,但他們會傾聽,當你們念出阿門的時候。他們也許很快就不再祈禱,向上帝祈禱理解、接納和你們的愛。但是你們的厭惡、恐懼和對同性戀的漠視會讓他們放棄祈禱。所以,當你在家中或者教堂念出阿門之時,請記住,一個孩子在聆聽。

這段演講將電影推向又一個高潮,看完這段演講,你會明白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如此的至關重要,父母的認同和聆聽,以及父母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多麼重要。我們常說有些人不配成為父母,是因為她們不具備真正將孩子撫育成人的素質!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是父母掌握著手指的色彩筆,去給孩子的未來繪製充滿色彩的未來。

不管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我們都可能成為那個「鮑比」也可能成為那個母親「瑪麗」!

也許你常說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沒有變成一個「好孩子,乖孩子」,但發問之前你是否問過自己是否是一個好的父母。我常常聽到自己的姑父訓斥自己的女兒為何一點都不懂事,嫁給一個那樣的男人,還未婚先育。而這一切的「後果」皆來自姑父,自小將她丟在外婆家撫養,從未給予所謂的「教育」,成年後選擇男友一一無法入姑父的眼,最終逼不得已只能只能未婚先孕,讓一切成為定局!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的結局,表妹的婚姻沒有得到姑父的祝福,甚至表妹內心早已厭棄了姑父,一心想要逃離那個家庭,逃離那個從不曾快樂過的地方。

還記得年初一篇這樣的新聞 《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長文數落父母,12年春節不歸決裂拉黑父母6年》 作者字字珠璣的控訴父母對自己的過度操控,雖然都是一些很細小的事,但日積月累下來,讓作者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籠罩一層厚重的陰影。最終爆發,與父母決裂。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面對孩子教育,卻無法用知識衡量,因為父母不願隨著孩子一同成長。

我常常想我可能不會有孩子,因為我無法確定自己能給孩子一個美好快樂自由的人生。很多人為人母的喜悅只是孩子誕下來那一刻看到孩子可愛的模樣,一個新生命的開始,讓他們沾沾自喜,可是成長卻是一輩子的事。

關於作者:微博@槐夏先生

他在鮮花從中死去

推薦閱讀:

我辭職了,然後在島嶼寫作

做愛時希望一生年少,擁抱時渴望瞬間蒼老

weixin.qq.com/r/QETawq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掃碼關注我的公眾號:濃霧酒館 (不賣酒,沒有任何廣告)


推薦閱讀:

除了命令孩子,我們家長還可以這樣做……
「2次從產後抑鬱症中生還,我學到了這五件事」
好的關係才能有好的教育
孩子爬虎山,如何把到嘴的批評轉化為表揚?
孩子寫作業時,父母該做什麼?(一個家長的絕招,值得借鑒)

TAG:育兒 | 親子關係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