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猶在,效果不佳——簡評是枝裕和的首部懸疑片

說起是枝裕和的電影,人們往往會想到家庭、溫情、治癒系等標籤。是枝裕和很擅長在這類平淡瑣碎的家庭故事去表現人物的細膩情感,並藉此反映當代社會家庭關係的疏離。

從《步履不停》中的母子情到《如父如子》中的父子情,從《海街日記》中的姐妹情到《比海更深》中的夫妻情。這些情感在表達方式上並無刻意的戲劇化渲染,看似平淡而波瀾不驚,實際上卻有著一種「潤物細無聲」般的浸透力,它能悄無聲息的觸動到觀眾柔軟的內心。此外,是枝裕和那種追求自然客觀、樸實無華的外在電影語言和其影片內在的故事主題、敘事節奏都極為搭配,真正的做到了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從而使其作品都透著濃烈的「作者風」。

從左至右的片名和豆瓣分數分別為:《步履不停》8.8、《如父如子》8.4、《海街日記》8.6、《比海更深》8.6

然而,當這種「內外統一,大巧若拙」的電影風格運用在新片《第三度嫌疑人》中時,卻多少顯得形式與內容失衡,甚至有弄巧成拙之嫌。

作為一部犯罪懸疑片,懸念性是維持影片張力的關鍵因素。《第三度嫌疑人》雖然一開場就交待了謀殺情節和兇手身份,但隨後故事以犯罪動機為線索,通過辯護律師的縝密調查,逐漸引出了兇案背後的利益相關人和其它罪惡事件。在劇情推進過程中,由於兇手三番五次的改口供也使影片出現了多次的劇情轉折。

役所廣司飾演的兇手

像該片這類從表面真相出發,倒推查案從而引出更大陰謀的故事模式本身是極具懸念性。由此來看,這本該是一部情節緊湊、張力十足的犯罪懸疑片,然而緩慢的敘事節奏卻拖垮了整部電影,使得原本應有的劇情懸念性也在波瀾不驚的節奏中消失殆盡。

《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犯罪懸疑片,但是枝裕和卻仍在用家庭親情片的敘事節奏去講故事,四平八穩的風格讓影片的氣氛和節奏無法對應著劇情的起承轉合而變化。其一貫娓娓道來的舒緩敘事、細節和小事件組合成的瑣碎情節,運用於小格局的家庭片中可以細膩的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和內心隱藏的情感,甚至節奏越慢,越能讓觀眾感受到日常家庭生活的代入感。

可是,在這部故事元素中有著謀殺、性侵、造假等犯罪事件;劇情展開中涉及調查、審訊、法庭辯護等司法程序;主題立意上含有對人性思辨,對司法制度正當性思考的電影在節奏上應是張弛有度的。《第三度嫌疑人》正是缺少這種緊張感和劇情張力,原本很有價值的主題也因此而顯得有深度卻缺利度。

此外,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儘管這部電影想必是枝裕和之前的影片少了些固定機位的長鏡頭,但仍沒有讓鏡頭隨劇情完全的動起來。因為影片是相對沉重的犯罪懸疑題材,所以整體的畫面色彩偏冷,但攝影依舊繼承了其作品慣有的美感,如主角幻想中躺在雪地上的那個俯拍畫面,還有結尾兩名主演面部輪廓逐漸疊印的畫面,這些截取的畫面不單有美感亦隱藏著寓意。

總體來看,《第三度嫌疑人》雖然題材故事與是枝裕和過往的作品大不相同,但影片的敘事風格和電影語言仍為是枝裕和式的。不過,犯罪懸疑題材和那種從家庭親情片中孕育出的「作者風」顯然有些不符,這使得影片給人的直觀感覺就好比是一鍋本應用猛火快炒的尚好食材,最後卻選擇了煲雞湯式的小火慢燉。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影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步履不停》(《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這11部口碑爆表的家庭電影,最適合春節期間全家人一起看
比海更深——紀錄片式的家庭哲學
【印象系列之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

TAG:第三度嫌疑人電影 | 是枝裕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