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過的日子,不見得更開心
關於金錢的本質,力哥一直有兩個觀點。
一、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不要太看重錢,畢竟金錢不是萬能的。
二、錢雖身外之物,卻是我們所有身外之物中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之一,所以真不能忽視金錢的力量。
但這兩句話有些矛盾誒,對吧?現實生活中,我們到底是應該重視錢還是不要太重視錢呢?
蠻讓人糾結的。
在每天和金錢打交道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會不自覺產生金錢崇拜,因為金錢在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時間裡,能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許多人因此會下意識地把有錢和幸福畫上等號。
所以我想更深入探討一下這個人生終極問題:有錢就會幸福嗎?
答案不但因人而異,而且一個人隨年齡增長,可能會給出不同答案。
小時候,我不覺得錢和幸福有半毛錢關係。
我覺得下午能早點放學就是幸福;體育課上能踢球就是幸福;我暗戀的女生問我借半塊橡皮就是幸福;坐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就是幸福……
錢很重要?
不存在的。
但上高中後,我開始博覽群書,越來越多關注這個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律,很快發現,錢真的太重要了。
高中時代,我寫過很多文章,一邊諷刺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一邊又苦惱於自己沒錢,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總夢想以後工作了能靠自己的本事掙大錢。
這種想法,後來變得越來越強烈。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建立了信仰的認知體系,之後我才有了更深層的認識,發現錢並不能帶來最終極的快樂。
但隨著年齡進一步增長,尤其是這兩年有孩子後,我又會強烈感受到這其中的矛盾和掙扎。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最重要的研究課題,就是研究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關係。
2008年,迪頓和他的團隊通過對45萬份調查問卷的分析, 最後得出結論:
有錢不一定會幸福,但沒錢通常讓人感到更痛苦。
換句話說,當你是一個窮人時,金錢和幸福感之間的確存在著一些正相關性,原本工資只有2000元的屌絲,突然把他工資提高到5000,他會感到非常高興,並且這部分收入的提高,對持續改善他的生活,持續提高他的幸福感,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如果你是一個富人,已擁有幾千萬資產,現在又賺了幾千萬,其實只是銀行賬戶上的一串數字,它能帶給你的只是進一步的財務安全感,而不是生活幸福感。
所以迪頓認為金錢和幸福之間的線性關係存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幸福拐點。
這個拐點在美國是年收入7.5萬美元,而美國2008年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 7.1萬美元左右(這個數字直到2016年奧巴馬下台都沒多大變化),所以這個拐點大概相當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收入水平。
也就是說:
如果一個社會有100個人,你的收入水平排名50位以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的確可以提高幸福感,但如果你已經躋身前50位,排名的進一步上升很難讓你感到更幸福。
迪頓的研究還發現,幸福感作為一個非常主觀的概念,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樣。如果一定要細分,那幸福感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精神層面的幸福感, 就是你每天感到高興、 悲傷、 緊張的那些情感體驗;二是物質層面的幸福感,就是你對當下的物質生活是否滿意。
迪頓發現,這兩種幸福感的獲取來源是不同的。
物質層面或者說日常生活層面的幸福感,和你的收入以及財富有密切關係。
而精神層面的幸福感則和錢沒有什麼關係。
上面這段基於經濟學的分析結論告訴我們,金錢對幸福感實際上只有大概1/4的影響力。
此話怎講?
因為幸福分成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兩部分,而金錢對精神層面的幸福感沒有直接影響,影響力就只剩一半。
而在物質層面幸福感的影響力上,金錢只對收入排名在社會後半截的人有明顯影響,所以這又去掉一半,就只剩1/4。
再往下分析,能總結出四對排列組合關係。
第一種是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幸福感都很高的人。
這種人綜合幸福感一定很高。但據我觀察,在社會中這樣的人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富人佔比本身較少,另一方面是富人往往會被各種瑣事煩惱,真正有錢又有閑,家庭和睦,身體健康,精神狀況非常好的富人非常少。
第二種是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幸福感都很低的人。
這種人綜合幸福感一定很低。很不幸,據我觀察,社會上這種人不在少數。
比較讓人糾結的是第三種和第四種人,即精神層面幸福感較低而物質層面
幸福感較高的人,和精神層面幸福感較高而物質層面幸福感較低的人。
請問這兩種人的綜合幸福感到底是比較高還是比較低呢?
先說前一種,這種人往往被稱為「貧窮的富人」,或者說「窮得只剩錢」。他們往往收入很高,但消費也高,為了維持自己的高消費,就要迫使自己不停賺更多錢。而賺錢的過程又會讓自己感到痛苦,從而削弱了賺錢本身帶來的幸福感。
尤其當你的財富已處於社會前10%甚至前1%時,賺更多錢所帶來的幸福感,很可能反而不如為了賺這點錢給你身心帶來的痛苦感。
最後可能出現你賺的錢越來越多,幸福感卻越來越低的反常現象,最後淪為貧窮的富人。
我們不要說那些億萬家產的大土豪, 就說我們普通人在理財過程中,往往也會陷入這種誤區。
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賺更多錢,賺更多錢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幸福,但很多人不理財倒沒什麼,一理財,反而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炒股。
力哥一直建議大家不要炒個股,不要做短線,不要預測市場走勢,只要做好資產配置,耐心定投,低買高賣,就是最好的策略。
這不僅因為準確預測股市非常難,還能讓我們的時間精力不至於都被股市套牢。
人生如此短暫,美好時光如此寶貴,上天賜你生命,不是讓你每周一到周五都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布朗運動。
所有炒過股的人都有這種感受,你越緊盯股市走勢,你越想玩短線賺快錢,你生活中快樂安逸的感覺就越少,焦躁不安的情緒就越多,甚至做夢都會夢到自己手裡的股票跌停賣不出去,然後突然從夢中驚醒,嚇出一身冷汗。
這種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所產生的焦慮感,幣圈玩家會更強烈。
如果你每天的精神都處於極度焦慮不安的狀態,精神層面的幸福感能高到哪去?
所以許多人在追求金錢的過程中,已不知不覺變成金錢的奴隸,而非金錢的主人。
表面上我在使喚錢, 實際上錢在使喚我;表面上錢為我打工,實際上我為錢打工;表面上我在玩股票,實際上股票在玩我。
有錢的感覺真的很好,因為我們想要得到的一切,99%都能直接靠錢解決,就容易提高生活幸福感。
但錢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
而你想要用錢再次買到曾經的幸福感,就不得不花費更多的錢;而為了得到更多的錢,你就不得不承受更大的痛苦。
所以回到問題的原點:為什麼小時候我們和小夥伴們玩遊戲就會感到很幸福,而現在我們已經賺了很多錢卻反而感到不幸福呢?
歸根到底,因為內心的慾望變大了。
而且這個慾望是個無底洞。
你往裡面填入的金錢越多,你的慾望或者說胃口就越大。
享受了一次旅遊帶來的快樂後,就想趕快再去享受第二次;享受了一次買衣服帶來的快樂後,就想趕快再去商店血拚;享受了買iPhone 7帶來的快樂後,你就想再去買iPhone 8……
結果不斷放大的慾望會驅使我們賺更多的錢,為此我們不得不忍受更多的痛苦,這種痛苦感的增加又會大大削弱甚至抵消賺錢帶來的幸福感。這樣下去,你就被套入了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死結。
你發現了沒,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給我們口袋裡的金錢做加法,而在於給我們內心的慾望做減法。
因為擁有越多,慾望越大,而幸福感=擁有/慾望。
當慾望無限膨脹時,你口袋裡的錢再多也不會感到幸福。
就像力哥在《攢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不再上班》一文里說的。
這就要說到第四種人,精神層面幸福感較高而物質層面幸福感較低的人。他們綜合幸福感是高還是低呢?
以我在生活中的實際觀察,這種人的綜合幸福感就算不高,也絕對不會太低,因為他們的物質慾望本身比較低。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40年前,為什麼當時家家戶戶一樣窮,許多人還是很開心呢?也就是我們父輩常說的「窮開心」。
現在人們越來越有錢,不管窮人富人,生活條件都比40年前好太多了,為什麼許多人反而感覺自己沒以前幸福呢?
因為人不會因為擁有什麼東西而感到滿足,而會因為自己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或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東西,而感到滿足。
也就是說,人只有在與他人比較後,發現自己比他人擁有更多時,才會感到幸福。
美國有句諺語叫「keep up with the Jones」(與鄰居瓊斯家保持一致),意思是說,如果鄰居比你有錢,你就會感覺自己不幸福,但如果你比鄰居有錢,你一開始會感到幸福,但後來就不願再與那些比你窮得多的鄰居為伍,你會覺得自己高他們一等,於是就想搬去更高級的社區。
但在那個社區中,你又發現有許多比你更有錢的鄰居,於是你又感到不幸福了,你又要想方設法讓自己賺更多錢,與鄰居保持一致……
這就像中國人常說的:人比人,氣死人。
迪頓所說的幸福拐點也是這個道理。
放眼望去,發現社會上一大半人都比你有錢,越來越多的人買了私家車,而你還在騎自行車,你心裡就來氣,進而產生仇富心理。
但如果你發現社會上一大半人都比你窮,你開上私家車了,你隔壁鄰居還在騎自行車,你開著車從他身邊經過,說:「兄弟,要不要我捎你一程?」,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著名華裔經濟學家黃有光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黃有光發現,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讓財富增長的問題,但財富的增長不一定能帶來幸福感的同步增長。賺錢並不是最終目的,獲得快樂才是。如果經濟增長不能增加人們的快樂,則經濟增長並不重要,如何增加快樂才重要。
黃有光認為人們總是在追求benefit(利益/財富),而真正重要的是提高全社會的welfare。
黃有光認為welfare翻譯過來不應該叫「福利」,而應叫「幸福」或「快樂」。
黃有光的研究還發現,物質層面的幸福感,的確是通過與他人在財富地位上的比較來獲得的,而精神層面幸福感的獲得卻複雜得多。
而且往往精神層面幸福感較高、物質層面幸福感較低的人會比精神層面幸福感較低、物質層面幸福感較高的人獲得更高的綜合幸福感。
也就是說,精神層面比物質層面對一個人幸福感的影響更大。
因為幸福感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概念,為了能對其進行定量分析,20 世紀 70 年代,南亞小國不丹的國王提出了幸福指數的概念。
從人均 GDP 看還是個窮國的不丹,有著很高的幸福指數。
幸福指數越高的國家,國民總體生活更加幸福。
因為幸福感是個主觀概念,構成非常複雜,所以聯合國、經合組織等不少國際機構都編製和發布過自己的幸福指數。
(不丹)
總體來看,幸福指數最高的是北歐國家,國民收入也很高。
但收入同樣很高的日本國民的幸福指數卻很低,甚至比印度、孟加拉國乃至更加貧窮的非洲國家還要低。
再比如新加坡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80倍,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也有15倍,但這兩個國家人民的幸福指數水平卻差不多,都比日本高許多。
除了國家之間的幸福感比較,單一國家不同時期的幸福感變化情況同樣也說明幸福感和有沒有錢的關係並不大。
有專家做過調查,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美國人均實際收入從20 世紀世紀 40 年代至今增加了將近兩倍,但幸福指數卻並沒有什麼變化,自認為很幸福的人的百分比總是在30%左右波動,沒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對日本的跟蹤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真相很可能是:在一個正常社會中(不打仗的和平年代),總有一些人感到自己活得很幸福,而另一些人總有各種理由覺得自己生活不幸福。
這和社會貧富差距大不大、霧霾嚴不嚴重、政府腐不腐敗等外在世界的情況都沒有必然聯繫,而和你內心看待財富、人生和世界的態度有關。
所以同樣投資出現大幅虧損, 有的人會感覺天塌下來了, 整天怨天尤人,徹底頹廢 ; 而有的人雖然也很難過,但很快就能理性直面現實,調整心態,努力工作,積極投資,繼續自己樂觀向上的生活。
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形而上的主觀感受,精神層面幸福感很可能要比物質層面幸福感的影響更大。如果一定要做定量分析,很可能金錢對幸福感的真實影響權重連1/4都不到。
那超過3/4影響權重的又是什麼呢?
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孩子是否孝順, 身體是否健康,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是否和諧,是否受到社會尊重甚至愛戴……
其中有三點特別重要。
一是婚姻
不分文化、不分國家、不分時代,人類歷史上所有相關調查都顯示,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已婚者普遍比單身者更幸福。
結婚並不應該是為了完成爸媽的心愿,或者迎合社會世俗標準,而是為了提升你的生活幸福感。
因為結婚至少能給人帶來兩樣至關重要的人生核心體驗:愛情的滋潤和家庭的溫暖,尤其是看著自己的孩子不斷成長給你帶來的人生體驗,是有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
二是健康
一個人往往不會因為身體健康而感到特別幸福,但一個原本健康的人,卻會因為疾病或意外而讓幸福感大踏步倒退。
除了疾病本身造成的生理上的痛苦外,更大的痛苦是許多人會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一個人得了重病,很可能會徹底改變一家人的命運,因為你喪失了工作能力,沒了收入,家人為了照顧你,也可能會喪失工作賺錢的機會,而看病又要花很多錢。一進一出,財務狀況就會越來越糟,可能傾家蕩產甚至欠一屁股債。
如果你的病還很難治癒,或者你的身體殘疾是永久性的,你就容易形成悲觀絕望的心理預期,覺得這輩子就這麼完了。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的幸福感都會大踏步倒退。
所以在不幸發生這種悲劇時,盡量減少家庭財務壓力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要求,一方面,國家需要加大對窮人的醫療保障力度;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應未雨綢繆,通過購買保險的方式,把這種必然會導致自己幸福感大幅降低的風險給提前轉移掉。
三是信仰
一個人能從傑出變成偉大,背後一定有信仰的力量在支撐。比如說德蘭修女、聖雄甘地、古往今來無數苦行僧,他們對物質的慾望都降到了維持生存的最低限度。
沒肉吃不care,吃素一樣;沒素菜吃也不care,可以喝粥;白米飯都沒得吃也不care,吃芋頭也一樣,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鼓勵人們降低對物質的渴望,更多關注精神世界和死後世界。如果你每天算計的都是你死後的得失,那你就會自然而然看淡你這輩子在物質財富上的得失。
工作也好,理財也罷,都是為了增加我們的財富,給人生做加法,從而增加我們的幸福感。但我們還可以通過另一條路來增加幸福感,那就是學會給慾望做減法。
宗教信仰就是管理慾望的最高手段,再複雜的宗教都是圍繞克制、管理、協調你的慾望展開的。
正所謂慾望管理好,幸福自然來。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
保持一顆平常心,榮辱得失皆不驚。
如果你沒有成為富人所必需的能力、毅力和運氣,那最有智慧的選擇,就是承認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願意平平淡淡過一生。
當你領悟到這一點時,你的人生就已不再平庸。
這就是力哥參悟到的最高層次的理財智慧——生命智慧。
推薦閱讀:
※可轉債打新中了能盈利多少?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
※銀豆網:「國資」背景下,還差了點什麼。
※沒錢的朋友,今天是你們的節日
※租房新政出台,你住的房子有影響嗎?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