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致癌?大家需要的究竟是不是真相
前幾天真的被「星巴克致癌」這則消息刷屏了,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連咖啡都不能喝了嘛?
這則新聞是由一個叫「澳洲mirror」的公眾號發出的,閱讀量已經突破了千萬。
很巧的是就在前幾天我們寫了一篇回答怒懟了這個公眾號:
「世界上 93% 的瓶裝水塑料顆粒超標,可能致癌!」的新聞是真是假?.
看看歷史消息,不堪入目。這種垃圾公眾號簡直就是謠言印刷機。
當然,現在已經被微信封殺了。
但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啊!他們信口開河一次,我們就得一點一點的給大家擺事實講道理。
他們寫散文,我們寫論文。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30 號路透社(英版新華社)報道,美國加州一家非盈利組織起訴了星巴克,還有其他 90 家賣咖啡的企業。
加州法官裁定,這些賣咖啡的,必須給他們的咖啡貼上「癌症警告」的標籤。
原因是為了讓消費者了解到咖啡里含有的「可能致癌的化學物」——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是什麼?
難道是星巴克的咖啡很神奇,會有這種特殊的成分?
當然不是,烘培咖啡里都會有丙烯醯胺,不然也不會這麼香。
丙烯醯胺是「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
簡單說就是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面、澱粉等)和蛋白質(肉類)在高溫(煎、炸、炒、烘烤等)條件下反應,在產生香氣的同時,「順帶」產生的一種物質。
咖啡和麵包一樣,要經過烘烤(烘焙)之後才會有很大的香味。
所以,丙烯醯胺也就順便產生了。
丙烯醯胺有害么?
丙烯醯胺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分為「2A類致癌物「,也就是對動物基本確定致癌,但是對人類是否致癌還不確定。
所以丙烯醯胺這幾年才一直被爭議,對人體的安全限量還沒有統一的標準。
所謂爭議,就是一幫人想方設法想證明它致癌,另一幫人千方百計想證明它不致癌。不出意外,至少有一方有金主在後面撐著(抑或雙方都有)。
其他食物里也有丙烯醯胺嗎?
有!
它廣泛存在於高澱粉、低蛋白質含量,又經過高溫的食物中,比如各種含澱粉的烘焙食物、油炸食物,還有爆炒的蔬菜。
那麼為什麼這次咖啡「躺槍」了呢,我們來看看各種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含量。
顯然總體看,咖啡及其製品的丙烯醯胺含量是很高的,尤其是咖啡提取物(也就是速溶、萃取咖啡)。
其他的食物,比如炸土豆、烘焙的穀物、茶里也不少。包括我們國家在內,世界各國都在呼籲減少食物中的丙烯醯胺。
這次星巴克冤枉了嗎?
對於媒體來說,重要的是名氣大,蹭名氣蹭熱度,像澳洲mirror這種無良公眾號關心的只有拉到多少粉絲,閱讀量有多少,對於對社會對人的影響壓根不在腦子裡。
所以大家都在說星巴克致癌,星巴克喝的人多啊,牌子又大。你要說路邊炸土豆也致癌,根本沒人理你,你這不是廢話么。
還有人說對,這個事實確實被誇大了,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就在於新聞里所說,「星巴克隱藏並拖延這個應該被大眾所了解的真相長達八年」!!其實這個訴訟早在 2010 年就開始了,而星巴克們拖了 8 年也不願意做貼標識,或者是改進工藝之類可以讓消費者放心的行動。
其實我也想問,既然如此,為什麼包括酒精、檳榔、黃曲霉素等等那麼多明確致癌的食物都沒有標識呢?
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知情權是最重要的。
有人肯定內心覺得真相併不重要,話題與談資才重要。
但對於我們來說,帶給大家真相對自己來說最重要。
結論:
丙烯醯胺對人類是否致癌還不確定,證據不足。
丙烯醯胺隨處可見,在土豆片、薯條、燒烤製品等食物中含量比咖啡更高。而且不止星巴克,所有咖啡中都有,但含量極低。
不用關於擔心,該幹嘛幹嘛。
真正需要關心的是對這種謠言散布的監管,散布恐慌,居心不良,該抓就抓,該罰就罰。
公眾號就要關注一些真正靠譜的,比如我們
點擊下面的鏈接可掃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老爸評測DADDYLAB .
我們就是較真。
死磕有害產品,手撕黑心商家;拆穿虛假宣傳,推薦好用的TA。
不求改變世界,但求無愧於心。
peace
推薦閱讀:
※葉子楣演藝生涯有哪些?
※《戰狼2》送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怎麼看?
※如果人沒有痛覺或者知覺,自殺的會不會很多?
※獨生子女以後怎麼照顧雙方的父母?
※27個健身和生活的建議 — 寫給2017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