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模式
我們常常會發現,(或者周圍的人會告訴我們),我們每次總是以美好的願望開始,卻一直在重複一種不健康的親密關係模式,使得最後關係不得不終止。英文有句話叫做Keeping doing the same thing but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is the
definition of insanity. 就是說,重複同樣的事卻期望不同的結果,是精神錯亂的定義。可是雖然道理都懂,我們大多數人都干過這樣的事。其實呢,作為人,我們都是習慣驅動的,習慣是如此的強大,即使是自我毀滅的行為,我們好像都忍不住會一而再在而三地重複,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想改變。在親密關係上的處理尤其如此。我們可能會一再愛上「錯」的人,或者自己就是那個「錯」的人-總是在重複那些破壞關係的行為,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導致分手。心理學家Ainsworth及很多其他人提出了一個理論,解釋在親密關係里我們會一再展現這些行為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的依戀模式。它是我們在童年時期發展出來的,並伴隨著我們進入成年,成為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展現的主要的人格部分。
依戀模式在我們人生早期,作為一個小baby,是非常弱勢的一方,它是我們採取的應對危險的防禦方式和生存方式。 從進化角度來看,它是為了保證拉近我們和照顧者,比如母親的距離,來增強我們存活的可能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拉近我們和母親的距離可以減少恐懼,焦慮和相關形式的痛苦,讓我們能順利生存下去。這種模式慢慢地就成了我們的一部分,成了大腦里的自動駕駛 。一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就不假思索地會被激活。
當嬰兒有需求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哭,期望從媽媽那裡得到安慰。嬰兒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是依戀模式形成的起點。之後不斷被應證被重複,成為我們未來人際關係的模板。它包括兩個模塊:
一塊是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模塊:我們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也就是照顧我們的人,通常是媽媽)對我們的需求做出反應的方式,確立了我們成年以後對重要他人(也就是我們的愛人)的期望值,並塑造了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行為的模式,尤其在緊張或有壓力的情況下的應激模式。
另一個依戀模式的模塊是關於自我價值的模塊:隨著我們長大,我們與父母,親密朋友,伴侶相處中得到滿足,快樂,順利和舒適的那些記憶,塑造了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自我價值感。
我們來具體地說一下:
依戀模式一共有兩大類:一類是安全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有安全感的模式。另一類是不安全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焦慮型和迴避型。當然還有一種亞型,就是混合型,焦慮迴避型。
我們先說說:
安全型
就像它字面的意思,在我們還是小baby的時候,當我們的照顧者,也就是我們的媽媽,完全呼應我們的要求時,這種安全感在嬰兒期形成,並在整個人生髮展階段得到保持,它就被帶入未來的親密關係里,成為一種安全模式的戀愛人格。安全模式的人呢,他們有完整的自身價值,不因為別人的情緒而變動。他們的戀愛關係比較沉穩,並沒有太多戲劇化。跟親密伴侶吵一架並不會讓他們懷疑自己與對方的關係,伴侶心情不好的時候,TA知道該怎樣安撫TA,如果對方表現冷淡或疏遠,他會想知道怎麼回事,並主動溝通,而不會覺得是懷疑是自己不值得對方愛。
迴避型
迴避型呢,會有以下一些表現:
-對方離得近就會緊張
-覺得在關係中不需要做什麼努力或者建設
-認為自己的獨立比親密關係更重要
-害怕別人在情感上依賴TA
-伴侶心情不好的時候常常一籌莫展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戀愛人格呢?一般來說,對於迴避型的人,可能在他是個小baby的時候, 每一個哭泣母親或者照顧者都沒有應答,漸漸地他就會形成一種認知:「當我悲傷,焦慮或者恐懼的時候,是叫天天不應的,所以呢,我必須完全依賴於自己。」 而且以後再也不要把自己處身於這樣依賴別人的情境里去。所以親密的距離會讓你覺得不舒服,擔心喪失自己的獨立 。迴避型的人其實是渴望和人接觸也渴望親密關係的,但這種渴望被一種恐懼所抑制,是什麼恐懼呢,是一種被人拒絕的恐懼。
所以說迴避型會表現為:1,對承諾和親密的恐懼;2,避免任何依賴他人的可能。迴避型的人呢,通過壓抑自己的消極的想法和情緒,來達到一種不為情所困的狀態,這樣幫他們取得對生活的控制感。他們不管和誰,包括親密愛人,都保持一種安全的距離,但這種行為呢,也常常令對方感到沮喪,打消了近一步親近的意願,而反過來,他們又把對方這種受挫後不想再進一步溝通的行為,曲解為對方拒絕了他們。於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焦慮型
如果母親對小嬰兒的呼應是不一致,一會兒好一會兒壞,這樣的孩子長大會產生一種焦慮的依戀風格,比較典型的特徵是,總擔心被拋棄。他們常常很緊張,擔心親密的人可能會突然消失。所以常常變得非常焦慮,高度警惕。為了增強安全感,他們不斷求證對方的愛,做各種瘋狂的事,考驗對方,試圖控制對方,跟蹤盯梢對方。或者另一種常見的行為是,不斷和其他異性眉來眼去希望獲得自己愛人的關注和嫉妒,或者乾脆多找些其他愛人,就是備胎,以防眼前這一個不要她了。這些行為最後導致對方無可奈何地離開,而對方的離開,讓他們反而確認了他們最嚴重的擔心和恐懼,就是,對方終於拋棄他們了。而這,使得本來已經搖擺不定的自我價值感更加脆弱了。焦慮型的特點是需要很多的關注,很多的肯定,以及完全的接受。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兩種不安全的類型都有自我實現的傾向,他們用不健康的行為模式來餵養他們的恐懼,使得他們恐懼的事情最終發生,然後行為就變得更不健康,周而復始。
焦慮型的表現常常有:
-擔心對方會停止愛TA
-覺得如果告訴對方TA的真實想法,對方就不再喜歡TA
-如果不在一個親密關係里,就會覺得非常焦慮,覺得人生不完整
-擔心如果伴侶離開TA,就再也找不到別人了
焦慮型里有一種亞型叫焦慮迴避型,也顯示了部分迴避型的特證,就是有時會看上去跟人保持距離。但實際上,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極其希望靠近對方,靠近他人,另一方面,他們又特別害怕讓人看出自己太黏人了,所以用拒人千里之外的行為讓自己看上去很高冷。一會兒冷一會兒熱,是一個融兩者毛病於一身的矛盾體。
這幾個型說完了,可能有人要問,那是不是沒有什麼辦法了?還有改的可能嗎?我們是不是要永遠這樣犯錯呢?
首先呢,我要強調幾點,一個是,這些模式或戀愛人格呢,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像是一個連續光譜。另外,它也不是總這樣,平時關係平穩發展的時候,一般並沒有什麼異常。這裡說的兩種不安全模式,一般只在關係發生問題的時候才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怎麼處理關係里的問題,跟我們的依戀模式,也就是戀愛人格非常有關係。
所以我們還是有解決方案的。一個是,將自己處身於穩健發展的關係里去。怎樣可以做到這一點呢?我們可以盡量和安全型的人發展親密關係。和他們在一起,我們會比較少的被那些危險信號所打擾,不會常常處身於危機感當中,也就是我們的那些自動駕駛的防禦機制不容易被激活。和一個安全模式的人在一起,慢慢建設一個有安全感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修補我們戀愛人格里的缺陷。
第二是,我們前面說過,總是重複同樣的事,而期望不同的結果,是徒勞的。那麼,從我們自身,我們可以做哪些不一樣的事呢?有幾點具體的方式,可以幫我們建立改變的契機。
1,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特別是在戀愛開始的時候。今天的講座,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開啟自己的探索之旅。如果必要,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幫助,讓自己和對方一起更有效地理解和建設一個健康的互相依戀的模式。
2,不要試圖改變對方。因為那樣做常常會將你自己處於壓力之中。
要相信對方說的話,而不要去合理化它。這個怎麼說呢,當你聽到對方說,我其實不太能做承諾的,就不要覺得,他只是個男生,年紀輕,還不懂事,慢慢你可以讓他變得成熟,會有一天對你承諾。不要這樣做。如果你是想要承諾的,就離開他。
3,不要在感情還沒到合適的溫度時就發生性關係。為什麼這樣說呢。不安全模式的人,常常會過早上床,而給自己和關係帶來壓力。迴避型的人會因為覺得「只是上床而已多大的事」,而焦慮型的人,會因為害怕失去對方而上床。兩者都希望性關係能發展成真正的戀愛關係。但是實際上,這種因為缺乏對關係的自信而開始的性關係,往往都不會成功地轉型為持久的感情。
4,遠離父母的影響。在戀愛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忍不住讓父母來指導我們,但這樣做,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安全感依戀模式的人來說,會不斷重複童年形成的壓力模式,使你無法成長,當那個你愛的人,合適你的人,出現的時候,你就不能完整地面對他。
5,學習溝通不良情緒。溝通不良情緒是很難的事,特別對於不安全的戀愛人格來說。焦慮型會害怕說了對方會離開自己,而迴避型覺得這種緊張感無所適從。而當對方要求他們溝通的時候,常常是他們壓力太大以致以不健康的方式回應乃至崩潰的時候。那麼該怎樣面對自己或對方的不良情緒呢?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是,不猜測對方的動機,只表達自己的情緒。好像你在一個羽毛球場,你發球接球,都不會跨越一個網,這個網是什麼呢?就是只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要猜測對方的動機。你的情緒是你自己的,無可辯駁。比如,要說「你剛才說xxxx我聽了很難過」。這是表達情緒。而不要說「你剛才說xxx,就是因為你討厭我媽」。這是猜測他的動機。猜測動機常常是不準的,即使是準的,對方也不會承認,只會引起更多的情緒壓力。而如果你說自己的情緒,就給了對方一個機會表達自己的動機,這樣的話,你們就有了一個契機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來解決面臨的問題。
推薦閱讀:
※《斗破蒼穹第二季》為什麼期待度很高?
※100多萬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能做諮詢的不到3% | 心理諮詢師實習指南
※設計心理學:幫助設計師更好地了解用戶
※缺安全感、缺愛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下篇)
※疑病素質和精神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