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般若波羅密----佛教《心經》解讀

心經緒論:

心經的全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的全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兩者都是在談「般若波羅密」,所以本書將兩部經書放在一起解讀。心經中的「多」字為梵文感嘆詞,相當於中文的「啊!」,可不翻譯。心經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記載了大乘佛經的要點宗旨。整部心經都在講論「般若波羅密」,它能使人解脫一切煩擾,得「無上正等正覺」,最終涅槃到達彼岸。

「般若波羅密」是什麼意思呢?「般若」指的是完全由本心中流露出來的智慧。為和一般的智慧區分開來,「般若」不翻譯成智慧,而是以音譯代替。「波羅密」指的是「到達彼岸」,此岸為痛苦煩擾的俗世生活,彼岸為解脫一切煩擾的極樂世界。「般若波羅密」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本心之智到達極樂彼岸」。「本心之智」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指人類出生時就自帶的智慧。人類出生時不是一無所知嗎?哪裡帶有什麼智慧呢?人類出生時並不是一無所知,而是帶著「正知正念」出生的。「正知正念」,「本心之智」都是指一種認識----那就是「以自己為潔凈」。這種認識也就是唯識宗中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它不隨人類的生死而消失,而是永恆存在於生死流轉中。所以「般若波羅密」的真實含義是:人類只要回歸本心,像小孩子一樣不以自己的身體和性慾為不潔凈,就能到達解脫一切煩擾的彼岸。下面我們詳細解讀心經。

羅什譯《心經》1.01

  • 1.01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

玄奘譯《心經》1.01

  • 1.01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經文翻譯:

觀世音菩薩,修習深奧的「本心之智到彼岸」時,猶如光明照耀般看清「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然後就度脫了一切痛苦和煩擾。

經文解讀:

心經的內容是「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說的一段話。

「觀自在」的意思是「觀察到自由自在」,是這位「覺有情」的稱號。羅什翻譯為「觀世音」,意思是觀察到世間眾人的悲苦之音。兩者可以聯繫起來一起理解:菩薩觀察到「眾人的悲苦就是因為沒有自由」。

「行」指的是施行,「深」指深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即指在修行深奧的「本心之智到達彼岸」之時。「照見」即指「本心之智達到彼岸」能夠如「光明一樣」使人看見,所以後文稱之為「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看見什麼呢?看見「五蘊皆空」。「五蘊」指的就是大本經中的「五取蘊」,取指追求,蘊指聚集。

南傳《大本經》2.22 諸比丘!爾時,毗婆屍菩薩於後,以觀察五取蘊生滅而住:「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盡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滅盡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滅盡如是;行如是,行之集如是,行之滅盡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盡如是。」彼觀察五取蘊之生滅而住,不久則由無取著,心解脫諸煩惱。

五取蘊是指「人生的追求都可以集中概括為五種」,「色」物質,「受」感受,「想」思想,「行」行為,「識」認識。佛教認為「五蘊皆苦」,也即「有求皆苦」。

(1)人類追求「色」--物質。所有能看見的物質都可以集中概括為「色」,我們可以將它分為自身的肉體和身外的物質。

人類為何要追求「自身的肉體」?因為人類的肉體會「生老病死」,所以人類不斷追求身體健康長壽。如何才能使人類停止追求身體健康長壽呢?只有滅除了「生老病死」,才能滅除人類對肉體的追求。只要人類回歸真本,世界就能變成極樂世界;人類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從而滅除肉體的「老病死」。

人類為何要追求「身外的物質」呢?從本書第一章對社會各階層的描述,人類除了需要物質來維生以外,還為了獲得榮耀。如何才能停止人類對物質的追求呢?人類需要維生的物質通過自然界的自然循環,就能源源不斷生產出來;人類只需要接受自然的恩賜,就能獲得滿足「維生」所需的物質。而人類的最高榮耀,並非指擁有大量的物質,而是以「真本」生活。只要以本心生活,就能獲得自然慾望的完全滿足和自由,這就是最高榮耀。

所以只要以本心生活,就能滅除人類對「色」的追求,從而滅除追求「色」產生的痛苦和煩擾。

(2)人類追求「受」--感受。人類肉體和心靈對外界的感受都可以集中概括為「受」。

人類的感受來自於肉體和心靈對外界的接觸。人類對於感受的追求是指:人類追求「感受到快樂」,不要「感受到痛苦」,而不是指人類追求「沒有感受」。如何才能使人類不再追求「感受」?那只有使人類不再感受到痛苦,人類才會停止追求「受」。

人類心靈和肉體感受到的痛苦是如何產生的呢?那是因為心靈和肉體的自然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產生的。人類只要回歸真本,以自己的自然慾望為潔凈,內心就能獲得自由,而肉體的自然慾望得到完全滿足。人類「無需追求」就能滿足心靈和肉體產生的自然慾望,這樣才能使人類不再追求「受」。這裡再次強調,滅除的不是「感受」,而是感受到的「痛苦」。佛教追求的是「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達到「極樂」,而不是要將「快樂」的感受也滅除。

所以只要回歸真本,就能使人類感受到「快樂」,不再感受到「痛苦」。從而滅除人類對「受」的追求,滅除追求「受」產生的痛苦和煩擾。

(3)人類追求「想」--思想。人類的各種思想都可以集中概括為「思」。人類思考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找到答案。如何才能讓人類不再追求「思」呢?只有找到問題的答案,人類才能停止追求「思」。

人生的問題來自於痛苦和煩擾,悉達多正是因為看到了「老病死」之苦,從而開始追尋真理。當悉達多找到答案後,就獲得了「最高圓滿的覺悟」,不再需要繼續思考了。只要覺悟到自身的潔凈,就能夠去除一切痛苦和煩擾,找到答案就意味著「思想」的結束。

人類對於世界的本質等事物也不斷產生問題,這類問題的答案就是:人類永遠無法憑藉自身的認知能力認識世界的本質。悉達多在金剛經中指出「上下思維虛空,不可思量」。對於世界,人類只能認識它的表相,而無法認識它的本質。人類並不需要認識世界的本質,而是需要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

所以只要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從而停止人類對「思」的追求。

(4)人類追求「行」--行為。人類的各種行為都可以集中概括為「行」。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業障」--人類以自己的自然慾望為不潔凈,阻礙了人類自然慾望的滿足。「業障」導致了倫理道德和婚姻制度的出現。私有制開始於性權力的私有,最終演化成對一切事物的爭奪。人類為了自然慾望的滿足,陷入了相互競爭之中。人類為了使自己在競爭中勝利,被迫控制和奴役他人,社會階層由此出現,人類社會不再平等。最終造成人類在世間的「操勞」,也造成了無數的煩擾和痛苦。

如何才能讓人類不再追求「行」呢?人類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無需任何「作為」,僅僅只需要憑藉天生就自帶的身體和心靈,就能獲得自然慾望的滿足。所以只要「業障」消除,人類就不再需要世間的操勞,從而停止對「行」的追求。

(5)人類追求「識」--認識。一切人類思考的結果可以集中概括為「識」。人類不斷認識世界,希望找到「人生」的答案,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一切煩擾和痛苦都是由於上一輩人類將「業障」這個錯誤的認識教給下一代,使得人類不再按本心生活。

人類是帶著「正識」降臨世界的,人類只需要按自己的本心生活,就能解脫一切煩擾。答案就是人類的本心,並不是後天的認識。所以並不是後天的認識能找到答案,而是先天擁有的認識就是答案。

所以人類只要認識到「按本心生活就能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就能停止對「識」的追求。

綜上所述:人類只需按照「本心之智」生活,無需任何後天的追求,就能達到解脫一切煩擾的彼岸。

羅什譯《心經》1.02

  • 1.02 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玄奘譯《心經》1.02

  • 1.02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經文翻譯:

舍利弗,物質為空,所以沒有「惱怒物質毀壞之相」;感受為空,所以沒有「受苦之相」;思想為空,所以沒有「知識之相」;行為為空,所以沒有「操勞之相」;認識為空,所以沒有「覺悟之相」。

為什麼呢?舍利弗,不是說物質和空不一樣,空和物質不一樣。物質本身就是空,空指的就是物質,「受想行識」也是這樣。

經文解讀:

舍利子,是指佛十大弟子中的舍利弗,母親名叫舍利。他是舍利的孩子,所以稱為舍利子。羅什的翻譯比玄奘的翻譯多了一句話,這句話詳細解釋了為什麼「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從文章的延續性來看,羅什的翻譯要更加通順。

在上段經文解讀中,我們已經詳細解釋了「五蘊皆空」。這裡根據鳩摩羅什的翻譯再簡述一下:「色空」,並非指「沒有物質」,而是指「無需身外之物」僅憑自己的身體就能快樂,所以不再有「因為物質的毀壞而惱怒之相」。「受空」,並非指「沒有感受」,而是指「不再感受痛苦」,所以不再有「受苦之相」;「想空」,並非指「沒有思想」,而是指「無需思考」按「本心之智」生活即能快樂,所以不再有「知識之相」;「行空」,並非指「沒有行為」,指的是「無需作為」由「天生擁有的身體」即能快樂,所以沒有「作為之相」;「識空」,並非指「沒有認識」,指的是「無需認識」由「天生所帶的認識」即能快樂,所以沒有「覺悟之相」。人類只需要按本心之智生活,無需任何物質,思想,行為,認識,就能活在極樂之中,不再感受痛苦和煩擾。所以心經將「物質,感受,思想,行為,認識」都稱為「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指「空」並非指沒有「物質」,而是「物質」本身就是空。也即人類只需要天生就擁有的物質---肉體,和按天生的「本性」思考和行為,就能通過肉體的「感受」獲得快樂。人類無需「色,受、想、行、識」,只需回歸真本,就能解脫一切煩擾----這就是「五蘊皆空」。

羅什譯《心經》1.03

  • 1.03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玄奘譯《心經》1.03

  • 1.03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經文翻譯:

舍利弗,「五蘊」等法都是空,空法指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它也和「過去未來現在」等時間概念沒有關係。

經文解讀:

這裡就和《大本經》完全聯繫起來了,「空」並不是指「沒有」,而是形容「生滅」「垢凈」和「增減」的。南傳《大本經》2.22 彼觀察五取蘊之生滅而住,不久則由無取著,心解脫諸煩惱。人生的五種追求「生起然後又消失」,它們都是「空」。人真正的追求其實是自然慾望,只要自然慾望完全滿足,人類就不會再有「這五種追求」。

「空」法並不是指「沒有」,而是指人的本心之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隨時間而改變」。人剛出生時永遠都攜帶著「正識」:「

正識」不隨個體的死亡而消失,也並非是因新一代的出生而產生,而是永遠存在於人類心中的;「正識」沒有潔凈污垢的概念,慾望是一種「中道」,人類後天認為自身污垢,所以才會有「潔凈」的概念;「正識」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人類出生時永遠只帶著「正識」。「正識」也與時間沒有關係,它永遠存在於人心中。

羅什譯《心經》1.04

  • 1.04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玄奘譯《心經》1.04

  • 1.04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經文翻譯:

所以「空」的狀態中沒有「物質」,沒有「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沒有「眼界」直至沒有「意識界」;沒有「不明白」,也沒有「滅盡不明白」;直至沒有「老死」,也沒有「滅盡老亡」;沒有「苦集滅道」,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什麼」。

經文解讀:

「色受想行識」為五蘊,「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為六識,「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為十二因緣;「苦集滅道」為四聖諦,「智」為佛智,「得」為佛果。「乃至」僅是一個省略詞,即指「眼界」到「意識界」這六識,和無明到老死這十二因緣。所以這句佛經可以簡化為:是故空中無「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因緣和四聖諦」,無「智」也無「得」。

人類在出生時本就具有「本心之智」,只要按真本生活,就能獲得自然慾望的完全滿足,從而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因為人類由上一代人類接受了「業障」---「以自身為不潔凈」這個錯誤的認識,才使得自然慾望的滿足被阻礙,導致了一切的煩擾和痛苦。只要去除業障,人類就能回歸真本,按真本生活。所以如果沒有業障而按本心之智生活(空),就無需任何追求(五蘊),不再感受到任何煩擾和痛苦(六根,六塵),人類不需要後天的各種認識(六識),不需要後天的一切覺悟之法(十二因緣,四聖諦),不需要智慧(智)去去除業障,只需自己回歸真本,所以「沒有得到什麼」(無得)。歸納起來也就是一句話:人類只需要真本生活,就能不再感受到痛苦和煩擾,根本不需要後天的一切方法。

羅什譯《心經》1.05

  • 1.05 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玄奘譯《心經》1.05

  • 1.05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翻譯:

因為沒有得到什麼,菩薩依照「本心之智到達彼岸」,所以心中沒有掛礙;因為心中沒有掛礙,所以不再有恐怖,遠離一切與本心相反的夢想和苦惱,終究通過「涅槃」解脫。過去世代,現在世代和未來世代的所有佛,因為依照「本心之智到達彼岸」,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經文解讀:

人類無需得到什麼,而是只要回歸真本,就能活在極樂之中。「業障」阻礙了人類的自由,回歸真本後,心中就不再有牽掛和阻礙。「掛」指牽掛,人類只要明白生死的目的去除業障,就不會牽掛因業障而造成衰老死亡的肉體。「業障」阻礙了人類的自由,歸本真本就能去除「業障」。

心中不再牽掛必然衰老死亡的肉體,所以不再恐懼疾病,衰老和死亡;因為知道人類社會最終會回歸極樂,人類最終會回歸真本,所以不再有各種「與本心相反的」夢想和苦惱。最終通過涅槃,也即死亡後重生於極樂世界中,獲得最徹底的解脫。

過去佛國世代,現在業障世代,未來佛國世代中所有佛,都是依照「本心之智到達彼岸」,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羅什譯《心經》1.06

  • 1.06 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玄奘譯《心經》1.06

  • 1.06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菩提薩婆呵。」

經文翻譯:

所以知道,「本心之智到達彼岸」,是大光明之咒語,是最高光明之咒語,是沒有等級之分的咒語,能除卻一切苦難,真實不虛假。所以宣說「本心之智到達彼岸」咒語,也即宣說如下咒語: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眾生都要去彼岸,眾生由覺悟即能速至彼岸。

經文解讀:

羅什的翻譯與前文「照見」相呼應,這裡的「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都突出了「光明」。而玄奘的翻譯則不能體現這一點,我們可以發現羅什的翻譯更加順暢。

「本心之智到達彼岸」,猶如光明照耀,能使人看清楚世間真相;也是最高的光明,人類的認識是有界限的。人類的「六識」指「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界即指界限。人類通過感覺器官和心靈能夠得到的認識是有限的。然而人類認識事物的目的是解脫一切煩擾和痛苦,只要認識到「本心之智即能到達彼岸」,就能達成目的。所以「本心之智到達彼岸」是最高認識,即為「無上明咒」。而「本心之智」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人人出生時內心就自帶,所以是「無等等明咒」。通過自然慾望的完全滿足,取代一切其它追求,就這樣「除一切苦」。它的作用是可以顯現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以完全是真實的,沒有半點虛假。

「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是梵文的音譯。「竭帝」意為「去」,「波羅」意為彼岸,「僧」意為全部,「菩提」意為覺悟,「莎呵」意為快速。所以此句經文翻譯過來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眾生都要去彼岸,眾生由覺悟即能速至彼岸。

上一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佛教《金剛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二

下一篇: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佛教不是無神論么?怎麼還有神神鬼鬼的?
華人地區某些南傳佛教的僧俗強調「素食非佛說」是出於什麼目的?是想回歸佛陀本懷?還是因為他們想吃肉?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我只代表我自己
皈依佛門好還是皈依道教好?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