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息,還是智商稅?——兼論如何「勸退」現金貸借款人
現金貸,是濟難的天使,還是吮血的魔鬼?如果是滿足剛需,收緊現金貸,傷害的反而是借款人;如果是利用知識不對等牟利,則有必要加強監管。之前的專欄對此已有討論[1],不過,完整回答這個問題,Bertrand和Morse的研究也不能忽視。利用大規模實驗,二位學者發現:如實告知借貸成本或還款期限等基本信息,即可大幅降低借款的數量。借款人缺乏金融知識,受「x元用x天只需x元」類宣傳誤導,可能是背後原因。
實驗在全美最大的領薪日貸款處開展。11個州的所有分店中,研究者隨機抽取部分店鋪,在同樣隨機抽取的時間段內,告知期間前來貸款的顧客額外信息。具體來說,沒有抽中的店鋪-時間段(對照組),顧客拿到的裝有貸得現金的信封,背面只包括還款日期。實驗組中,顧客可能看到以下三種不同的內容:領薪日貸款與其它金融工具年化利率的比較;與其它金融工具借款成本的比較;多數借款人實際還清借款的時間長度。
如果現金貸真是剛需,是無助情況下的無奈之選。那麼,告知這些信息,應該不會影響顧客之後的借貸決策——他們理應經過了充分的權衡,認為這個利率是借款成本是自己最優的選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提示三類信息中的哪一類,都會導致貸款人之後借款金額的顯著下降。其中,告知借款成本,「勸退」效果最為顯著,導致平均金額下降了23%;其次是告知年化利率,導致平均金額下降16%;揭示還款期限,效果只有11%。
為什麼僅提供這一點信息,就會導致借款如此顯著的減少呢?電話訪問對照組得到的回答,能揭示部分原因: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領薪日貸款的年化利率是15%。正確答案呢?443%!偏差如此之大,很可能是因為貸款公司的話術。他們如此標註費用:100元用2周,只需付15元[2]。許多人因此以為利率就是15%。同樣地,無論是詢問借款費用,還是平均能還清借款的期限,多數人的回答都不理想。知曉真相後改變,也就不奇怪了。
文章還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發現:首先,借款的下降,不是因為客戶轉移去了提供同類貸款的企業。文章單獨統計了區域內沒有其它放款人的地區,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其次,告知信息對借款數量的影響,隨時間推移,在幾個月內先變大後減小。由於數據所限,文章沒有做更長期的結果;最後,提示信息的影響,在教育程度較低、自控能力較弱的人群中更大[3]。總之,給放款人以有效的監管,給普通人基礎的金融知識,二者都很重要。
[1] 請見禁了現金貸,會有什麼後果?——來自發薪日貸款的證據。
[2] 當地發薪周期多是2周。
[3] 這些信息來自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借款之前都要填寫的一張問卷。
參考文獻:Bertrand, Marianne, and Adair Mors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gnitive biases, and payday borrowing."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6 (2011): 1865-1893.
推薦閱讀:
※如何學好金融
※通過密切關係,朱南松 楊荔雯共同解答風險投資與證券投資兩者的不同
※寫給正在努力求職投行/PE的學弟學妹們~
※中國貨幣分析:貨幣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