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 楊曉楠:SCI-Arc並不只是天馬行空
「如果把傳統學校比喻成一位內功深厚的宗師,不斷的向建築學內部越挖越深,那麼SCI-Arc就是一個嘗遍天下各路招式的年輕奇才,靠著不斷湧現的新想法新技術,把建築學的邊界不斷向外劃破出一塊塊從未探知過的新領域。」 —— 本期在路上主人公楊曉楠如是說。
以他擅長的2D/3D轉譯手法和帶有強烈個人印記的圖像風格,楊曉楠帶你解讀SCI-Arc先鋒審美背後的設計觀。
楊曉楠
SCI-Arc南加州建築學院建築碩士
洛杉磯Make Architecture
凱諾優秀講師
1
SCI-Arc 是一個不同於北美大部分M.Arch的存在,SCI-Arc和其他學校的區別到底有多大?你的解讀中,SCI-Arc的先鋒、特立獨行是想表達什麼設計觀?
SCI-Arc確實和大多數北美學校,尤其大家熟知的東部幾所名校的教學側重點很不一樣。
從我的親身體驗來講,我認為東部傳統名校的教學內容更貼近大家國內本科時對北美留學普遍的期待和想像,更加重視建築的基礎要素,結構構造,精神內核,功能需求和空間邏輯的組織,以及場地文脈的聯繫等等。
這些都是大家在國內學習時就已經逐步建立起來的一套學術框架。出國之後,比如在哈佛耶魯這樣的學校,在這些方面一定會得到更細緻嚴謹的指導。在我看來這類傳統院校可以形容為一次本科階段的「升級」。
但是SCI-Arc作為一個西海岸的私立建築學院,是由一群在探索建築學前沿領域最富有大膽精神和激進態度的老師們組成的。SCI-Arc的研究生項目,在剛才提到的建築傳統教學內容上相比其他學校的確可以說沒有足夠的重視和優勢,取而代之的,是每一個老師都如同武林各派的高手一樣,各自有著一套獨特的絕活。
如果把傳統學校比喻成一位內功深厚的宗師,不斷的向建築學內部越挖越深,那麼SCI-Arc就是一個嘗遍天下各路招式的年輕奇才,靠著不斷湧現的新想法新技術,把建築學的邊界不斷向外劃破出一塊塊從未探知過的新領域。
這種探索方向上的差別,正是我當初選擇SCI-Arc的原因之一。因為我覺得個人在本科階段對於建築學內部的基礎認知,建立了一個不能說完整,但還算令自己比較滿意的程度。所以在當時考慮繼續我的研究生學習階段時,相比於傳統學校對我的「升級」,我更希望迎來一次自己建築學生涯中的「裂變」,並非加強現有的,而是添加未知的。SCI-Arc在探索未來全新的建築形式,建築構造,建築材料,建築表現方式上,絕對是最富有思想深度和實踐能力的。
當然,這種選擇令我在剛進入SCI-Arc的時候說實話是略感不適的,因為一下子本科時期自己重視和擅長的變得無足輕重,所有同學都如同面臨一次清零,需要學習從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建築,尤其是建築形式,頗有種一身力使不出來的感覺。但是後來漸漸就調整好了心態,其實並不是說本科的積累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而是需要在快速理解教授的審美訴求和技術機制之後,再把這種新的理論覆蓋到自己一直以來最擅長的那一套東西中去,由此產生我之前所說的「裂變」。
雖然大家看到SCI-Arc的學生作品形式上都比較誇張和新奇,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對新形式的探索都是建立在建築學最根源的圖解和形體關係上的。這些建築形式並不是純粹的天馬行空般的臆想,而是深刻的探討建築學作為學科發展以來被忽視的形式生成因素,把一個看似很小的論點放大,然後努力將其運用到建築形式的創新中來。
2你說SCI-Arc「每一個老師都如同武林各派的高手一樣,各自有著一套絕活」;SCI-Arc的校內都有哪些不同的流派/風格?以哪些老師為代表?
先說兩任校長:前校長Eric Owen Moss是和Frank Gehry 以及Thom Mayne一個時期的泰斗級人物,也算是最受學生敬愛沒有之一的老師吧。可以說他任教時期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SCI-Arc的根基,是解構主義的大師,作品重視空間和建築細節的複雜程度。Eric帶的學生作品往往能出現真正令人拍案的建築內部空間邏輯,是學校里相對而言偏向傳統的,樂於討論建築現象和人文活動關係的老師。作品角度刁鑽,值得人細細品味。
現任校長Hernan Diaz Alonso,擅長讓學生利用Maya在塑造自由曲面形體上的巨大優勢,建立了某種類似於當代巴洛克或者洛可可式的建築風格。造型能力可以說是SCI-Arc的頂級存在。來SCI-Arc之前我對於他的作品完全摸不到頭緒,以為就是學生個人審美的無限制發揮,但實際上Hernan的每一個studio都有嚴格的主題,並不是說這個東西你做的特別有美感,看起來很帥,就可以了。
比如我好友Bosen Li在Hernan門下的畢設題目是Glitch,也就是研究圖像成像錯誤這樣一個角度。當時就需要他研究大量的關於Glitch Art的生成原理,總結歸納裡面的規律,並想盡各種辦法將之應用到不僅是建築整體造型上,而是從空間關係,到結構細部,再到貼圖肌理等等,都要高度集中地反映Glitch在建築中的體現和應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兩位校長,我還想談一談我自己上的這幾個studio的老師。第一個studio老師是M.Casey Rehm, 一位processing腳本狂人。他的作品往往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複雜細節,偏向pixelated像素化的審美傾向,讓人看到第一眼就想罵髒話,「XX,這怎麼做的!」是每一次我看到他作品的真實感受。
第二個studio來自Elena Manferdini,目前SCI-Arc的研究生chairman。她的作品研究圖形和體塊之間互相利用影響的關係。貼圖是她項目里很重要的一步。如何給一個建築形式附上被巧妙設計的與之既呼應又不完全對應的圖像,使得圖像進一步瓦解或加強建築形體,找到二維和三維之間的對話關係是她的側重點。另外這些被貼圖的圖像也會在形式上進一步變為不同layer上的表皮細節甚至空間形體,從而影響建築空間。這也是後來促使我在畢設期間做「2DDepth」二維進深並把這個作為現在凱諾設計室的題目的一個起因吧。
第三位老師是Andrew Zago,一位我認為SCI-Arc最富有思想性的老師。也是我Object vs. Field作品以及畢設的老師。他本人的作品其貌不揚,甚至第一時間直觀看上去給人笨笨醜醜的感覺,但是他對於建築自身邏輯的思考卻是令人激動的。那些看似笨手笨腳的建築實際上包含了大量的思考,比如「有厚度的摺疊」,「矛盾的內外」,「Different Differences」,「光滑和粗糙」,等等這些非常刁鑽的角度。這些論點都不是架空的,而是切實在我們的建築設計中時常被應用到的基本邏輯,卻往往被忽視或者即便知道也只是蜻蜓點水的在設計中隨性的一筆帶過,而Zago卻會付諸大量的思考量去把它的原理研究透徹。
其他有強烈風格特點的老師還有很多,比如我實習過的P-A-T-T-E-R-N-S事務所的老闆Marcelo Spina的極小曲面和數字建構,還有另外一位我一直很欣賞的Tom Wiscombe在建築panel對空間形體切割再縫合的研究等等等等,太多老師有著太多種獨特的風格了。不過總體而言,我還是很認同SCI-Arc這種回歸建築學起點的核心思想,從圖解出發,向四面八方散射設計理念,不斷拓展建築學邊界的教學方法的。
3SCI-Arc的課程設置是怎樣的?對想去、想申請SCI-Arc的學弟學妹們提一些建議吧!
SCI-Arc課程設置就是每個學期以Studio為主,配以Visual Study(偏造型或視覺),Material Isand Tectonics (偏技術構造),和CS(建築理論)等輔助課程。
學校非常非常非常重視最終作品的呈現,無論是圖面表達,模型製作,動畫演示,甚至是presentation時的擺放布置,細節到把modelstand刷成什麼顏色的,或者用什麼樣的釘子把圖掛在牆上這種之前從不在意的細枝末節,都有可能被老師critic。
申請SCI-Arc的同學們我覺得可以在作品集上放飛一下自我並且放飛一下錢包,什麼3D列印就不需多提了,CNCmilling,機械臂,動畫渲染,這些東西其實國內很多大學都有資源可以使用了,這些不光是為了作品集,更是為了讓大家提前接觸適應這些技術,畢竟來到美國之後這些都是生存下來的必備技能。
在SCI-Arc的趣事,可能就是學校做的東西都是非線性的,可校舍卻一個巨長的線性的空間,原來是一個沿著鐵路的裝配廠房,所以推薦大家買個滑板學一下,在學校里是很有效率的交通工具。還有就是學校本身位於洛杉磯的Art District,所以周圍有大量的美術館,藝術展覽空間,基本上可以說event不間斷,可謂咱們這些學設計的一大福音。
4從形式來說,你在SCI-Arc的幾個作品(2D Depth, Object vs Field, Datamoshing Tower)展現出一種相似性。選擇這種form的原因是什麼?
感謝你觀察的這麼細緻能看出來,確實是有相似性的。不過這種相似性當時做的時候察覺不到,不是有意識的。都做完了放在一起看,才發現有相似。這也算是從另一個側面認識自我了吧?其實這種相似性就來源於整個SCI-Arc的審美氛圍再加上我個人趣味吧。
我一直就比較沉迷於具有一定複雜度的線條的集合,用這種線條的彎曲,疏密,長短,顏色等等性質組合出來的圖像和形體一直都比較能觸動我的神經。而且線條這個形態也是構成圖形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比較符合我對於二維三維間轉化關係方向的研究。可能就是這個武器用著最順手,就不知不覺間一直沿用下來了。
5你曾經在美國媒體SuckerPunch的採訪中提到,在創作時Object vs. Field時受到了藝術家Jonathan Lasker和Rudolf Arnheim的影響。做設計時從純藝作品中尋找靈感是你常用的設計方法嗎?有哪些重要的藝術形式影響了你的審美觀?
藝術確實是對設計有著很大的啟發作用的。雕塑本身就是研究造型的,最早建築和雕塑本就是一脈相承的。而繪畫和影視一直以來都是在研究如何用平面媒介去表達立體空間的藝術,這一點和建築圖紙一方面表達,另一方面生成建築空間的操作是不謀而合的。這也是我這次新設計室「二維進深」主題的淵源之一。
我個人喜歡的藝術家除了上面提到的兩位以外還有Philip K Smith和Jesus Perea,以及大名鼎鼎的Maurits Cornelis Escher和Salvador Dali。電影方面估計和大眾差不多,諾蘭的電影實在是印象深刻,我的另一個作品DatamoshingTower就是受到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啟發,應運而生的。
音樂一度是我認為對我學習建築影響最深遠的藝術類型,因為年少時學習鋼琴的緣故,我真心認同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一老生常談,因為即使在學設計之前,我彈鋼琴的時候或者聽音樂的時候總能通感到形狀和肌理,對我而言,把剛才那句反過來理解或許更為貼切: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另外,汽車和動漫這兩樣男人的最愛也無可避免的成為了設計路上最好的兩位課外老師。所以我對自己的審美評價就是一鍋端,我覺得但凡被別人用心安排處理過的藝術產品,我總能想辦法從中找出養分,惠及自己的老本行。
6西海岸建築Scene和東海岸有什麼樣的差別?開始實踐後,感覺和在研究生階段有什麼差別?
西海岸由於人口構成和歷史原因,從社會形態的各個層面都和東部傳統城市展現出了很大的不同。無論從教學理念還是職業環境,建築領域也符合了這種東西海岸的差異性。西海岸的建築師們在設計風格上明顯更瀟洒隨性一些,這種建築形式上的差別也和兩岸氣候有很大的關係。
我畢業之後找工作的過程還算比較順利,脫離了學校烏托邦式的氛圍,我比較順利的進入了現實世界的建築工作節奏。在這一年多的工作當中已經初步的建立起了一個職業建築師對於實際項目整體內容的把控和細節問題的解決。大到如何安排整個項目的進度,如何與客戶以及合作工程師高效率引導式的溝通,小到逐步逐條理解並解決建築規範問題,局部細節構造的推敲等等。只能說,建築師真的是一個永遠沒有畢業的行業。在工作中永遠要迎接更多實際條件的挑戰。
*來欣賞曉楠老師的3個設計作品
01
什麼是未來摩天大樓的設計策略?大廈再也不應該孤立於其所處的城市環境。無意義的圖騰崇拜式的塔樓不過是一個卡在環境中巨大的障礙物或者低效的擁塞。
我試圖為墨西哥城探索一種新的摩天大樓的設計方式。基地位於墨西哥城核心歷史保護區域並毗鄰拉丁美洲塔。本項目利用壓縮失真原理收集周圍建築的空間信息從而生成新大樓的內部空間,結構以及表皮。壓縮失真是一種由於損壞壓縮導致的對媒體對象明顯的變形失真現象。
我將大樓定義在兩個互相垂直的主要方向上進行設計。一個方向面朝緊鄰的拉丁美洲塔。另一個則是沖向旁邊低矮的傳統古建築以及其間散落的羊腸小道。前者為新大樓提供了含有模仿拉丁美洲塔玻璃幕牆開窗狀態信息的圖像。後者則將城市情形像一幅被旋轉為垂直方向的微縮地圖一樣投影並覆蓋到新建築的另一側上。這些來自兩個方向的圖像信息被從外面擠入到建築體量內部,並在其中形成了複雜的相互作用,最終在遞進的層面中形成了內部空間,結構和外部表皮。原本扁平的圖像被撕扯拉伸成有體量的形狀。
在這一過程中,新摩天大樓通過「錯誤的」將城市圖像在三維空間下變形獲得了周圍環境的特徵並將之轉化為自己獨特的形式。最終,壓縮失真大樓與周圍建立了有力的聯繫並與城市緊密呼應。
02
二維進深(2D Depth)
二維進深(2D Depth)這個作品所選取的Site上是有現存建築的,它是一個頗有歷史意義以及承載了附近城市記憶的食材加工販售的市場。那麼在不得不用新建築取代這個老建築的情況下,如何保留原有的建築特徵和街區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又不能完全拙劣的模仿照搬,這樣又無法滿足新的博物館展覽空間的需求。
於是在這樣新舊交替的建築內核訴求之下,利用二維和三維之間互相轉譯的過程中產生的「錯誤」作為契機來推動設計,是我找到的一種有效途徑。
相比於一上來就開始憑空塑造外部造型和內部空間,我首先把現有基地老市場建築的平立剖面重新trace下來並進行重點線條的抽象化處理,這樣空間上互相垂直的老建築空間要素就形成了一個可以對其進行三維變形操作的二維起始工作界面。
從這個基本的界面出發,將二維平面上的線條向三維空間中進行不同方向的交叉投影,這個投影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就是建築內外部空間的需求,通過大量scheme的比對試驗推敲出其中最有發展潛力的投影方式組合。
在這之後便是以這些懸浮在三維空間中的被彎曲,翻轉,複製的曲線為控制線,連結成面或者體塊,這樣便形成了具有老建築要素,同時滿足新建築需求的三維形體。
實際上在這一步完成時,當你從頂視圖或者特定的符合投影方向的角度觀察這個三維形體時,甚至無法察覺它和老建築空間的區別。這便是通過二維三維轉換獲得的形式,從某種角度觀察時,由於投影信息的添加或缺失,造成的判斷失誤。而這種失誤,正是未來建築迎來新的用戶時,仍能喚起他們對於此地一直以來空間記憶的原因所在。可能是平面的組織方式,可能是立面上熟悉的那一道拱門,也可能是某一片牆面斑駁的痕迹,這些從大到小的元素都會忽隱忽現的在新建築上不斷提醒人們它和本地文化歷史的緊密聯繫。
通過對二維信息在空間中的投影獲得三維形體後,我又將這一步過程進行了一次類似反轉的操作作用在建築上。那便是提取新的三維形體在某些特定角度上觀察到的瞬間,重新把這個三維的東西投射到二維的畫布上,獲得了新建築的二維影像,將這個二維影像和倫敦歷史老建築照片用特定的方法進行融合處理,得到含有新建築形體和倫敦城市氛圍的圖片,再將這些圖片按照原來獲得他們時投影的角度重新投射到之前已經產生的三維形體上。這樣一來,由於圖片經過處理,被投在三維物體上的二維圖像會和三維物體產生部分的不對位關係。
最終,當人們觀察和使用這棟建築時,會產生一種既熟悉又陌生,似曾相識又不知所蹤的困惑感。這種困惑感吸引人們不斷用雙眼和身體去適應和挑戰這個建築所營造的視覺效果和空間體驗。這便是這次我在凱諾開設的「2DDepth | 二維進深設計室」的主旨所在。
03
Labyrinths「迴廊」這個設計是我本科大三時的作品,出國之前有對其進行了一次再加工。這個項目最初是源於初學建築時對安藤的極度迷戀。所以應該不難從平面里看出他的影子。哈哈現在還記得當時從圖書館借來幾本厚厚的安藤精裝合集,對著裡面的平面剖面一通兒描,然後合上書再對著這張描出來的圖去回想本來建築空間的樣子和關係,彷彿自己置身其中。
具體到這個項目主要是利用簡單體塊間的複雜Boolean關係的建立了一個多向度的遊覽流線和高豐富度的空間體驗。由於建築建在一處風景優美的海岸邊,從本質上來講是阻隔了人們本來自然通暢的通過坡地去往湖邊的路線的。那麼從岸上-經過建築-來到湖邊這一空間序列就成為了設計的重點。最終,建築在內部形成了多種路線的選擇,在人們選擇不同路線時,既遊覽了建築功能空間,還在新建築的影響下形成了下沉庭院中的「聽海」和懸挑平台的「眺海」這兩種原來沒有的活動和體驗。
這便是我一直以來在設計中貫徹的,新建築體的介入在盡量減少干擾現有環境的同時,如同一個空間催化劑一樣,加強所處環境的空間體驗。
http://weixin.qq.com/r/P0MpMVTExQm6rRBS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忙碌的建築師,2018,對自己好一點
※黑川紀章共生思想
※建築師的職業一般分為幾個階段?
※當建築師走進鄉村
※金秋野:艾未未的「仇父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