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生化坑之不遠的過去

大的論調我就不談了,熱心的勸退人士早已分析到位了。

在有限的時間裡,我談一下自己身邊實實在在的例子,讓我成為一塊拼圖,共同構築偽生化坑真實的樣子。

我高考志願失誤,就讀於一所普通985大學的生物技術基地班。985、特殊培養制度(成績要求遠高於其他專業),很多的出國機會和保研機會。這聽上去似乎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了,當然,根據行業大勢來說,這已經渣到家了。

學院的大政方針永遠只有一條:為本校的實驗室輸送更多更好的學生。我們的特殊學院是在2008年建立的,在建立之前,我校只有兩個國家設立的生物工程基地班專業和生物技術基地班專業。至於基地班制度,是這樣的:「為了加強基礎性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的培養,從1991年至1996年, 原國家教委有計劃、有步驟地分四批在全國部分高校建立了83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1994年批准建立了5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簡稱「文科基地」)。」可以看到建立的時間結點:正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果,又坐收人口紅利的向上歲月(當然,現在也在發展)。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開始重視基礎學科的發展,因為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人不是。基礎學科的顯著特徵:勞動密集,成果取得難。但是也只有基礎學科的大牛,才真正擔得起「科學家」的名號。因為,他們才是從根本改變世界的人。BUT,改變世界的人是需要助手的,越多越好的助手,有時候沒那麼優秀也是沒有關係的。於是國家建立了基地班,允許學校自由設定培養方案,全力打造基礎學科研究人員(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其他不相干方面有些欠缺)。基地班重實踐,重動手,以及極大幅度傾斜的保研政策,很快為各個學校的基礎學科輸送了大量的研究人才。第一批人才即使不那麼優秀,也因為政策的傾斜獲得利益,在博士畢業後去國外做幾年博士後,就可以在很不錯的大學某得一個小老師的職務,安度餘生。而優秀的一部分,則成為了行業翹楚,推動了人類進步。致敬國家,致敬當年的基地班學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空蕩蕩的教職很快被填滿,各個普通大學為了「把握國家大趨勢」,也加開了對應專業,使得基礎學科人才很快就飽和了。事實上,在零幾年畢業的基礎學科學生,就已經不是那麼容易找到好的就業崗位了。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師職位漸趨飽和,但是科研助手永遠緊缺。於是基地班制度在新的時代,也就有了新的意義:為基礎學科實驗室輸送大量較高素質勞動力。但由於基礎學科實驗本身對技術的要求就不是很高,主要的技能點都點在外文閱讀,文章寫作和勤奮實驗這幾項上。所以對於數理方面的要求則一降再降,對於知識的掌握也要求不高,只要夠踏實,願意干,腦子不那麼笨,就夠了。於是基地班的保研名額,一度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換一個視角,不一樣的風景。在學校層面上,能夠把更多的優秀學生以較高的分數招收進來,給他們安裝上一套實驗軟體,再洗腦,輸送進本校的實驗室。學校將會在科研能力以及學生深造百分比上取得更漂亮的數字。而在國家層面上,在過了九幾年那個人才匱乏的年代後,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智力,發展在適合自己的領域上,在興趣的推動下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逐漸變得比給基礎學科實驗室多送幾個實驗員顯得重要。於是在2014年之前,學院給出的保研名額只有top5%的學生允許保研外校,剩下的都是定向的保內指標。但在2015年左右,國家發現了這樣做的弊端:很多優秀的學生被限制了發展。所以國家下達了文件,保研不允許再以任何形式區分內外,一切定向,皆為非法。可以說這個時代是特殊的。此時,很多學校已經把原有的基地班單獨設立如「創新研究院」之類的單獨學院,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其實主要是更容易去實驗室練手),更高的畢業要求(其實就是必須在實驗室待夠多少個學時),更廣闊的出路(其實就是給你更多保研的名額,超出國家批的50%部分,從其他學院「借」)。首先,他們會用高保研率吸引一批高分高考生,其次,在開學後,他們又會再在校內選拔一批學生組成新班級。總而言之,集中起來的學生好管理,好洗腦。但是在2015年新政實施後,原本隨意洗洗腦就能留住學生(不然你也就沒有保研資格)的學院受到了新政策的衝擊:一小部分學生緊跟大政方針,很快就發現了他們其實可以保送去外校。於是,這種前身為基地班的特設學院打了個措手不及,生源大量「流失」。校內的基礎實驗室罵聲四起:你們拿了別人名額,卻招不來學生。特設學院們倉促準備,2016年也依然拿不出像樣的手段:畢竟國家站在學生那邊。終於到了2017年,也就是2014級學生的保研季,國內許多大學都出現了類似於「白色恐怖」的事件,各種明的暗的手段限制學生保外。當然,我有幸地避開了這一切,老早畢業了。

值得指出的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新政策衍生的新思潮的衝擊:很多學生髮現,甚至保送到本專業也並不見得就是唯一出路。有2010級學長直接完全放棄保研,自己搞開發,去了阿里。學生中開始出現「生信熱」「生統熱」「計算機熱」「金融熱」「慕課熱」等一些小範圍的「反動」群體,但大多數學生還是逆來順受,對此毫無見解的。畢竟當環境給你吊了一個蘿蔔並告訴你只能去追它,很多人都是醒悟不過來的。許多學生開始利用學院的政策去選修計算機或者經管的課程,於是學院告訴你:跨一級大類的選課不允許算學分,掛科也不能保研。於是又有些同學被學院殘存的理工科如VB,網路基礎這樣的課所啟發,開始自學計算機技術。於是學院告訴你:從2014級開始,這些課,除了《大學計算機基礎》(就是叫你OFFICE高級應用的那個,畢竟寫論文做表格搞報銷要用),全部從培養方案刪除,美其名曰"給學生減負"。當聽說很多14級學生居然為此歡呼的時候,我們都感慨:一屆不如一屆。而事實上,學院的生源的確變得越來越差。很容易知道原因:互聯網這麼發達了,已經沒那麼多傻乎乎的家長和高考生了。更為過分的事情出現了,許多學生對生物依然有興趣,但又不願意讓人生慘淡,於是開始投入生信生統這樣的學科。於是在今年,2018年,學院告訴你:生命大類不再開設《生物統計學》這門課。事實都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解釋的?站在學院的角度,我很理解,給學校派不去優秀生源,罪過。給國家輸送的科研民工不能保質保量,罪過。所以,當忽悠已經兜不住了的時候,就只能採取一些非常手段了。我們的學院,可能只是這個學科一個小的縮影,不知可不可以代表這個行業大趨勢,但是能代表我國的生物專業教育的大趨勢是毫無疑問的:忽悠+搞殘你的基礎=偽生化專業的培養模式傾向。

還記得一位優秀的學長對我說「沒有差的行業, 只有差的人,任何行業都必須做進前10%」,當時是2013年。學長的精神和勇氣,以及為此付出的勤奮努力,我十分佩服。但是其實就我看來,生物行業進入前10%並沒有什麼卵用。我們985的學生,高考時也幾乎是前百分之幾了,但是我們本科畢業的偽生化學生,就業真的很尷尬。不說大的,就舉舉例子,從就業/轉行的時間先後,以及從班級>專業>年級>學院>全校泛生物類專業 的層次,我來盡最大可能舉出身邊例子,讓事實說話:

班級層面:

①ta是個有才的人,來校之前就已經在民樂界小有名氣,大小晚會演出,指揮或者評委,經常見ta的身影。ta在大三初覺得這裡很沒有意思,直接退學去了澳大利亞深造。

②ta是班級前列,年紀top3,大一大二各種參賽,四六級各種超神分數,六級低了點,只有620+。長久以來都被大餅吸引,沒有動搖,到了大三保研前夕,逐漸認識到了偽生化的可怕,緊急轉向,去修了幾門計院的課。可能履歷光鮮,排名靠前,加上過人的英語,被T大某工科系保送錄取,雖然還做生信,但已遁出生物坑。

③ta也是班級前列,但是覺得國內生物很沒有前途,想出國留學,於是學習,申請,結果沒被錄取,卻被UBC的食品專業錄取,一年制。想法是留在國外工作,但是希望比較渺茫。

④前十名中除了我的剩餘同學:大都保送了國內清北復交+中科院這個層面的研究機構,做實驗,其中不少在入學後產生了轉生信的想法,希望渺茫。

⑤剩下的同學中保研的,幾乎全是去了top10 985的生科院和醫學院這樣的地方,做實驗,從朋友圈動態來看,很辛苦,很苦悶。

⑥剩下的同學就業的,工廠里的實驗員,生物醫藥公司的銷售,其他銷售,沒有聽說有其他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業方向了。薪酬稅前都在4000~5000的範圍。

⑦剩下的同學走其他路線的,有創業的,為此大四專門修了很多養殖有關的課程,養食用動物,目前沒有大的新聞。

⑧不得不提,一個同學,對做實驗極其有興趣,於是在GPA很光鮮的情況下留在了本校的實驗室做實驗,還沒到研一已經有了文章。

本專業層面:

①本專業的其他學生,保送讀研的,我知道的,有個哥們走了生信(但是他本科一點基礎都沒有),只是他這個人比較思維活躍,大三就在籌備著在校園裡開個咖啡館。所以,以他對信息的敏感性,還是通過努力,去了雙鴨山大學讀了醫學院的生信方向的研究生,大四才開始自學。

②另一個同學,從大二就發現了偽生化的可怕, 於是開始效仿2010級那位學長,結果可能執行力差了點,沒成功。又掛了科不能保研,於是自己在考計算機研究生,可能數理基礎已經一塌糊塗了吧,沒考上。目前情況未知。

③剩餘的同學大都在偽生化實驗室里做實驗,從社交軟體狀態來看,已經逐漸出現了早期雞湯愛好者的徵兆。我認為這是壓力大又看不到未來所引起的。(希望專業人士指出人在什麼時候更愛雞湯還喜歡轉發?)

年級層面:

①某同學,政治及其反動(笑),經常玩騷花樣,比如休學一年去其他大學旁聽這樣的。思路顯然比較開闊,於是從大三起就在努力轉向生信,加上成績考前,目前去了某top4讀生統,主要做深度學習。

②一個和前一位相似的同學,兩人都是慕課愛好者,但是醒悟較晚,保送的中科院神經方面研究所後放棄了,想出國不知近況如何。

③剩下的同學,除了一部分學力較弱為了保研而掙扎的大都去了本校實驗室做實驗,剩下的大多數,都和我們年級的總體去向一致。

學長學姐:

學長學姐中優秀的真的很多,走生信的人數也多於我們這一級。但是有一部分學長學姐受制於保研政策,留在了本校,現在本校的優秀博士論文都被他們包攬了。可見,人才的素質很重要。

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像那個去阿里的師兄一樣優秀的,少。

全校泛生物類:

基本上就是低配版本的我院吧。

保研率低於我們,保研去的學校比我們差一些,轉生信的概率比我們低一些。就業的同學倒是都差不多。有熟悉的同學去了英國讀研,苦悶中,不過就一年。

總結一下,就是大部分繼續在偽生化道路上越走越遠,少部分轉向了生化,極少部分徹底轉變學業方向。就業一塌糊塗,沒什麼好的公司(和是否是行業龍頭無關,說待遇),有幾個公司過來招所謂「管培生」,聽了都呵呵。工資分布在4000~6000,崗位多是像實驗員,質檢員,工人這樣的一眼可以看到天花板的,沒聽過大新聞。從生源來看,我們顯然顯得比學長們後知後覺,而學弟學妹們的表現就更差了,外院泛生物的,更加麻木。

就是這樣吧,聽著很樸素,是因為真實。


推薦閱讀:

[學習筆記]外泌體與腫瘤轉移
只是當時已惘然
轉錄組這麼分析,10% 發了 nature
15分鐘學會蛋白質計算
[Prep for MCAT]Biochemistry Week1

TAG:生物勸退 | 生物專業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