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群體影響 | 社會心理學

從眾心理

網路上曾經有一些街頭實驗,一群事先約好的演員,假意在廣場上行走,似乎這樣的場景和平日並沒有什麼兩樣,鏡頭中的行人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同,突然,他周圍的人全部倒下,行人最初十分驚慌,看著周圍人都倒了,於是自己也倒了。測驗過很多人,很多人都隨著身邊的人倒下了。這就是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通俗的說就是「隨大流」。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從眾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

從眾主要源於幾個因素,行為參照:在情境不確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考價值;對偏離的恐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與群體融合的需要:與群體成員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員接受;群體的凝聚力:對自己的群體有強烈的認同感。

群體的性質影響從眾

群體一致性:個體在面對一致性的群體時所面臨的從眾壓力是非常大的。當群體中意見並不完全一致時,從眾的數量會明顯下降。群體規模:在一定範圍內,人們的從眾性隨著群體規模增大而增大。

群體凝聚力:群體凝聚力越高,個體對群體的依附心理越強烈,越容易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越高,越具有權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於群體壓力。

情境影響從眾

刺激性的物質:刺激性的物質是影響從眾行為的情境因素之一,人們更容易對模稜兩可的刺激物做出從眾反應。

時間因素:交互作用的早期更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個體差異影響從眾

性別和年齡:人們通常認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從眾。從年齡上看,兒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從眾。

個性特徵:個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社會讚許需要等都與從眾行為密切相關。

知識經驗:人們對刺激對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從眾,反之則越容易從眾。

個人的捲入水平:一旦一種意見被表達出來,人們就會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選擇了某種態度。

從眾的形式

一般而言,從眾心理有幾種表現形式:一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三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就從眾心理的客觀影響來看,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看從眾行為的具體內容。比如中學生群體,由於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強,在多數情況下,從眾行為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中學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從眾"。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從眾"。"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於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煙,也不想吸煙,但夥伴中許多人都抽煙,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這種違心的從眾現象,在學生中還是比較多的。

社會助長:他人在場的作用

個人的活動效率由於他人同時參加或在場旁觀而提高就被稱為社會助長或社會促進。沒有競爭,沒有獎懲,他人僅僅在場就會影響我們。事實上,這些人並沒有做什麼,只是被動的觀眾或協作者。

純粹他人在場

一個多世紀以前,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注意到,自行車手在一起比賽時,他們的成績要比各自單獨騎行時的成績好。在把自己的直覺發現公佈於眾之前,特里普利特首先對此進行了實驗室研究。在實驗中,他要求兒童以最快的速度在漁用捲軸上繞線,結果發現,當兒童在一起繞線時要比單獨繞線快得多。特里普利特總結道:「另一位競爭者在場的作用是激發選手的潛能」。隨後的實驗發現,他人在場能夠提高人們做簡單乘法和劃銷字母等任務的速度,同時證實了他人在場能提高簡單動作任務的準確性。這種社會助長作用也同樣會發生在動物身上,當有同類在場時,螞蟻能挖掘出更多的沙子,小雞會吃更多的穀物,交配中的老鼠會表現出更多的性活動(Bayer,1929 ;Chen,1937; Larsson,1956)。

後來,社會心理學家扎榮茨發現,當有他人在場時,個體完成簡單任務會表現出優勢,完成複雜任務時則表現的更差。邁克爾等人發現,在一個學生社團裡面,優秀的撞球選手(在隱蔽觀察條件下擊中71%的選手),在有四位觀察者來觀看他們表現的情況下,他們的成績會更好(80%的擊中率);而差勁的選手(先前平均擊中率為36%),在被密切觀察的條件下表現更差(擊中率只有25%)。同樣,與單獨駕駛相比,新司機與另一位待考的人坐在車裡駕駛時往往更難通過駕駛考試。

眾多他人在場

人們的確對他在場有所反應。但是,觀察者的在場真的會激發人們的喚醒狀態嗎?當面臨壓力的時候,身邊擁有一個夥伴可能會讓你感到安慰。可是,他人在場時,人們的出汗量會增加、呼吸加快,肌肉收縮次數增加,血壓升高並且心跳加速(Geen & Gange,1983;Moore & Baron,1983).在完成有挑戰性任務時,甚至一群熱心觀眾的在場也可能會使個體的表現比平時更差(Butler & Baumeister,1998).他人的影響效應會隨著人數的增加而遞增,有時候,龐大的觀眾群體所激起的喚醒狀態和有意注意,甚至會干擾熟練掌握的、自動化的行為,例如講話。在極大的壓力情境下,我們很容易結巴,當口吃者面對一大群聽眾時,會比只對一兩個人講話時更加口吃(Mullen ,1986)。

然而,身處一大群人之中對個體的積極或消極反應都會有增強作用。當人們在一起坐的很近時,友善的人會更受人歡迎,而不友善的人會更令人討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弗里德曼及其同事對該校學生以及安大略科學中心的訪問學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他們讓一個研究助手和其他參與者一起聽搞笑的磁帶或者看喜劇電影。當所有人在一起坐的很近的時候,助手更容易誘導參與者發笑或者鼓掌。正如戲劇導演和體育迷們所認為的那樣:坐滿人的屋子就是好屋子,這一點也已經得到研究的證實(Aiello & others,1983 ; Worchel & Brown,1984)。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了,35人的班級坐在正好能容納35人的教室里會比散坐在100人的大教室里感覺更加溫馨也更加活躍。部分原因是我們和別人坐的很近時,更容易注意別人並且融入他們的笑聲和掌聲中去。另一方面,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埃文斯教授(Evans,1979)發現擁擠也會增強喚醒狀態。他對馬薩諸塞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些測試,學生們每10人一組,每組人會待在一個7×10米大小的房間或者一個2×4米大小的房間。結果發現,待在擁擠的房間里的參與者比待在寬敞房間里的參與者心率更快,血壓也更高(喚醒的指標)。

社會心理學家科特雷爾推測,觀察者在場使我們焦慮的原因在於我們想知道別人怎樣評價我們。為了檢驗評價顧忌是否存在,科特雷爾及其同事給觀察者蒙上眼睛,結果發現與可以自由觀察的觀眾所引起的效應不同,僅僅蒙上眼睛並沒有改善優勢反應。其他實驗也證實了科特雷爾的結論:如果人們認為在場的觀察者正在評價自己,那麼他們的優勢反應就會明顯改善。有這樣一項實驗,加利福尼亞的長跑者在跑道上跑步時會遇到一位坐在草地上的女士。如果這位女士時面對著他們的,那麼與她背對著他們相比,長跑者跑步的速度會更快一些(Worringham & Messick,1983)。他人評價引發的自我關注也會干擾我們熟練掌握的自動化行為,如果過分關注自己的籃球運動員在關鍵投籃時分析自己的身體移動,那他就可能無法命中。

純粹的他人在場會喚醒個體,許多長跑者都會因為有人跟他們一起跑而得到激勵,即便那些一起跑的人既不是他們的競爭對手,也不會對他們進行評價。可能由於集體活動促進內啡肽的分泌,大學賽艇隊員在集體划艇後可享受的疼痛是單獨划艇時的兩倍(Cohen & others,2009)。

他人在場問題是社會心理學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對於該問題的早期研究發現,觀察者或者共事者的存在會提高個體的作業成就。另一些人則發現他人在場會降低個體的作業成績。

社會懈怠:群體中的個人減少努力

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在團體中由於個體的成績沒有被單獨加以評價,而是被看作一個總體時所引發的個體努力水平下降的現象。也稱社會逍遙,日常生活中「磨洋工」就是一種社會懈怠現象。一般來說,個體在群體活動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會下降,而且群體規模越大,個體的努力水平越低。

人多未必力量大

心理學家黎格曼( Ringelman 1880)最早發現了社會懈怠現象,他發現當人們一起拉繩子的時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個人單獨拉時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讓參加實驗的工人用力拉繩子並測拉力,實驗包括三種情境:有時工人單獨拉,有時3人一組,有時8人一組。按照社會促進的觀點,人們會認為這些工人在團體情境中會更賣力。但事實恰恰相反:獨自拉時,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時總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個人一起拉時,總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單獨時的一半。

產生原因

1、社會評價的作用

在群體情況下,個體的工作是不記名的,他們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測量的,因為這時測量的結果是整個群體的工作成績,所以,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可以不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評價意識就必然減弱,使得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減弱了。

2、社會認知的作用

在群體中的個體,也許會認為其他成員不會太努力,可能會偷懶,所以自己也就開始偷懶了,從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3、社會作用力的作用

在一個群體作業的情況下,每一個成員都是整個群體的一員,與其他成員一起接受外來的影響,那麼,當群體成員增多時,每一個成員所接受的外來影響就必然會被分散,被減弱,因而,個體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人們可能覺得團體中的別人沒有儘力工作,為求公平,於是自己也就減少努力;人們也可能認為個人的努力對團體微不足道,或是團體成績很少一部分能歸於個人,個人的努力難以衡量,與團體績效之間沒有明確的關係,故而降低個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地努力。當然,也有人認為應細分發生這種現象的社會環境。在個體可以不必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情況下,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隨之減弱。其次,群體作業時會出現責任擴散,也就是說,群體受到外界的影響與任務的壓力由群體內成員共同承擔,每一個成員所接受的外來影響就被分散和減弱了,因而個體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在團體作業,人的責任意識下降,可能被評價的焦慮減弱了,並且自己的努力是無法有效展示的,打個比方,我多出一份力氣,分攤到所有人,根本沒多出多少,你少出一份力,分攤到這麼多人也沒少出多少,在這種自己的個人業績和團體績效之間沒有明確關係的情況下,故而降低個人努力,不全力以赴。

References:

David Myers,《social psychology》,2006

Cohen,E.E.A,Ejsmond-Frey,R,Knight,N,&Dunbar,R,Rowers high:Behavioral synchrony is correlated with elevated pain thresholds.Biology Letters.2009

Buunk,N&Van Yperen,Referential comparisons,relational comparisons,and exchange orientation:Thier relation to marital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1.

更多心理學知識,關注微信訂閱號小麥心理X(xiaomaixinlix)


推薦閱讀:

如何治癒自己的玻璃心
社會是心理的最終歸屬
每種關係都應該有個邊界
情感從何而來?
像大師一樣做事

TAG:社會心理學 | 從眾心理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