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18年新年: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在我看來,投資的本質就是對未來的預判。

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巴菲特60年代買美國運通,以及80年代買可口可樂的時代背景以及其中的邏輯?為什麼李嘉誠的一次次轉型(從塑料花轉到港口再到房地產)都能夠成功?為什麼孫正義在每一次互聯網浪潮里都能抓住?

我認為,這些人無一例外是比其他人更早的看到了未來的趨勢。

也許,你會說,這個不是空話嗎?我要能預知未來,比如之後的彩票的中獎號碼,那我一定會發財啊。

這裡,我著重想講一點,就是對未來的預判並不是去猜測彩票的中獎號碼,因為那個根本就是一個隨機數,無法預測。

我指的投資的預判,指的是我們通過常識去比別人更早的預測未來的趨勢。

那什麼叫用常識去判斷呢?

喬布斯訪談里,有這麼一段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這意味著,我們要去熟悉人類在各種領域的優秀成果,這就是建立起常識,隨後運用這些常識去分析事物,去推演事物的發展,從而比別人更早的發現未來的趨勢發展。

我想,這裡喬布斯所說的各種領域的優秀成果,其實和芒格所說的跨學科教育是不謀而合的。

在我看來,從投資的角度出發,對未來的預判有兩個大的角度。一個是對國家的判斷,另一個是對行業的判斷。

對國家的判斷,以前巴菲特說過一句話:

我的成功只不過是因為我是一顆「幸運的精子」

這其實是巴菲特是生活在20世紀的美國,而20世紀是美國崛起的一個世紀,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在20世紀,去投資美國的資產,就是最好的資產。

對行業的判斷,就是去尋找「變」與「不變」。

「變」指的是去尋找未來能最大程度改變人類生活的行業,這部分在我看來,這類機會更多的是會出現在科技行業,比如20年前的互聯網行業,或者是我在2017年下半年與大家分享的光伏的變化(談這半年來的光伏研究:隆基漲了86%,晶科漲了36%,通威漲了32%)。

「不變」指的是,這部分在我看來,這類機會更多的是會出現在消費行業,而我也在2016年與大家分享了我的框架 三錢消費品投資框架, 同時,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去分析白酒行業(三錢消費品投資框架:白酒品類分析,酒精行業總結:何時是一個好的買點?)。當然,這裡也有些「不變」里「變」,比如我在2017年初給大家分享的新零售的機會(如果還不知道超級物種,你可能就錯過了新零售的未來)。

站在2018年的起始,我想分享下我對國家與行業的一些思考。

對國家的判斷,在我看來,現在生活並且出身在中國的人,就是中了巴菲特所說的「卵巢彩票」。2018年正好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想,現在我們回望過去40年的發展,我想沒有人會否認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而如果我們去想想未來呢?

在我看來,未來的50年將會是中國重新回到世界經濟和政治的中心。這樣的信心,自於中國人身上的諸多優點,比如勤奮,節儉。而我們看看中國的歷史,這樣的信心也來於中國的歷史,中國曾經三四次登上世界的頂端,但是每一次在世界上滑落下來以後會再次登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曾經做到這樣。

對行業的判斷,對不「不變」,我看好「消費升級」,看好消費行業里的白酒,調味品這樣的品類(之前的已經與大家分享過很多);而對於「變」,我看好「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結合,這會將是未來十年的主航道(在2017年底,我已經開始與大家分享,物聯網裡的尋寶圖,而在2018年,我將與大家著重分享這一塊的思考)。

最後,我想補充的是,其實到最後,投資的本質是預測未來,但是否能夠通過這樣的認知實現變現,這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決定的。

很多人,可能很有思想,能夠在20年前看到互聯網的巨浪,但他並不能扛過這十年來的行業里的起起伏伏,比如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的破滅,或者甚至不敢下注,或者下重注。真正能夠看對了,並且能夠跨越周期,我想是有「信仰」(conviction)的人。

這樣的信仰,一方面是來自於自己對趨勢判斷的深刻研究帶來的自信,另一方面是這個人與身俱來的,能夠克服人性弱點的性格。

最後,在新年之際,祝大家:

在新浪潮里,揚其波而鼓其浪兮,奮發生命存在之意義!


推薦閱讀:

高特佳研究報告:POCT行業投資研究分析
投資不需要心理素質
中產階級你為什麼如此的焦慮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讀書筆記

TAG:投資 | 思考方法 | 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