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有多大影響?

引言: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閆正斌2015年2月6日表示,據現在掌握,全國禁放煙花城市138個,其中省會城市5個,地級市30個,縣級市103個。

正文:

一、除夕和初一

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有沒有影響,有多大影響?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採集了全國3300餘城市近三年的空氣質量數據。

除夕和初一(上圖春節特指初一)是春節假期中最重要的兩天,我們通常會在除夕晚上12點前後燃放大量的煙花爆竹,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會直接反應在第二天的空氣質量指數(AQI)中。

從上面的箱線圖(每個箱子的橫線表示全國3300餘城市AQI的中位數)可以看到,近三年:

  1. 初一相對於除夕,空氣質量顯著惡化。
  2. 除夕空氣質量(AQI)逐年好轉。
  3. 初一空氣質量(AQI)逐年好轉。
  4. 除夕活動(包括不限於燃放煙花爆竹)對AQI的影響(相鄰箱線圖中位數的變化)逐年減小。

小結:近三年我國的空氣質量逐漸好轉,燃放煙花爆竹會顯著污染空氣。從全國範圍來看,污染程度在逐年減小。

二、除夕初一前後幾天

將時間拉長,可以看到除夕前幾天空氣質量有好轉的趨勢,初一空氣質量顯著變差,隨後逐漸好轉。這與春節臨近生產經營活動減少、除夕初一燃放大量煙花爆竹、初二初三煙花爆竹燃放減少保持了一致性。

三、全國空氣質量

總的來說,西北、東北、沿海省份空氣質量不錯(藍色),湖北、湖南、四川、陝西等空氣質量較差(橙色)。

除夕春節全國空氣質量

初一河南、陝西、廣西、河北、山西五省份空氣顯著變差,而除夕當天河南和廣西空氣質量還算不錯。下圖顏色反映了AQI增長幅度,表示空氣質量受除夕活動(燃放煙花爆竹)的影響。

除夕初一空氣質量變化

四、一股清流

1、江、浙、滬三省市的主要城市初一AQI顯著減小(下圖藍色)。江浙滬是勞動力輸入大省,春節期間生產經營顯著減少,並且不少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因此初一AQI受煙花爆竹影響較小。

主要城市空氣質量

江浙滬初一空氣質量顯著好於除夕,這可能是由於其它空氣利好因素,比如風力。歷史天氣預報顯示,江浙滬多城市在除夕當天掛3-4級風,並有小雨。我在另一篇文章分析了風力大小與空氣質量的關係,風力大小滯後一天與AQI成負相關。即:除夕當天的風越大,初一的AQI越小。

2、珠三角

重點分析廣州和深圳,先看兩組數據:

(1)空氣質量變化數據:

深圳除夕AQI:60,初一AQI:80,空氣質量輕微變差。

廣州除夕AQI:64,初一AQI:149,空氣質量中度變差。

(2)人口結構數據(2016年末):

深圳常住戶籍人口534萬,常住外來人口870萬,總常住人口1404萬。

廣州常住戶籍人口786萬,常住外來人口405萬,總常住人口1191萬。

廣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常住戶籍人口佔比62%;深圳一座充滿活力的新興城市,常住戶籍人口34%;兩座城市的總常住人口比較接近。一般而言,春節期間常住外來人口返回家鄉,燃放煙花爆竹是常住戶籍人口的節日行為。除夕當天,深圳和廣州的空氣質量指數接近,第二天廣州空氣質量顯著變差,這與廣州常住戶籍人口佔比高有直接關係。常住戶籍人口數量直接影響著煙花燃放數量(或煙花爆竹類似物,如燒香),而煙花燃放數量直接影響空氣質量。

五、各省份的情況

分析每個省份各縣市空氣質量變化情況。以下三張圖片的AQI_閾值分別為60、100、140,如果一個城市初一的AQI減去除夕的AQI超過AQI_閾值,則標記為"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城市",然後計算每個省份"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城市"的比例。(註:暫不考慮其它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

分析:

  1. 河南、河北、陝西、廣西、山西最喜歡燃放煙花爆竹;
  2. 河南超過百分之90%的城市AQI增加至少60;
  3. 陝西煙花爆竹一次性燃放量最大,超過20%的城市AQI增加至少140。

(註:暫不考慮其它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一直以來燃放煙花爆竹是慶祝春節的重要方式。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換新春。兒時的記憶中,鞭炮就意味著過年,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齊放鞭炮共迎新春,已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儀式。新年在煙花最盛、鞭炮最響之時,敲響家門。

然而,近年來城市人口密度增高,燃放煙花爆竹存在擾民、污染空氣、引發安全隱患等後果。特別是這幾年霧霾席捲全國,治理霧霾呼聲高漲,公民意識也在積極變化,煙花爆竹燃放量逐年減少,空氣質量有了看得見的積極改善。

不能脫離客觀環境談論歷史風俗的好壞,燃放煙花爆竹與城市現代化的矛盾逐漸加劇,有節制的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尋找替代品成為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推薦閱讀:

寫在147家花炮廠退出生產之際——是時候為花炮行業說說話了

TAG:煙花爆竹 | 數據分析 | 中國傳統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