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金隨筆:五年回望,幾多陽光幾多風雨

五年時間很多人、事都會變化,而互聯網金融可以說已經滲入金融行業的方方面面,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回望五年,互金行業可謂波瀾壯闊,幾多陽光幾多風雨。

互金圖譜

收益最大的資產:比特幣(各種代幣)

如果回望過去五年,互聯網金融對生活影響最大的非移動支付莫屬。但是若論投資收益最大的領域,那麼比特幣無疑是收益最大的資產,當然爭議最大怕也是比特幣莫屬了(代幣的收益更大,爭議也更大)。

5年前如果以11美元買入一枚比特幣,那麼持有到2017年11月3號的價格是7165美元/枚,640倍收益(截止2月10號比特幣價格經過一輪過山車後仍然站在9000美元以上高位)。

資料來源:bitstamp.net/

而國內比特幣市場雖然經歷了一系列政策打擊,也經歷了一系列下跌但是比特幣價格較前幾年依然有令人吃驚的漲幅。

資料來源:okex.com/futures-btc.ht

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如果我們在百度中搜索2012年全年搜索含比特幣標題的新聞,整整一年你只能看到10篇報道,而今天僅僅搜索過去一個月含「比特幣」的新聞,你就能搜到10,100篇。

12年僅僅國內10篇報道就已經看到有文章直斥比特幣毫無價值純粹是投機,同時在12年比特幣因其技術特性被用於販毒、洗錢等黑色交易中就已經見諸媒體,而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而這些新聞也道出了比特幣一直延續至今兩個最大的爭議點:

比特幣有什麼用?比特幣值多少錢?

本人無意在這裡探討比特幣或者各種代幣是否真有價值還是另一場「鬱金香泡沫『,也不想評論政府的相關監管政策。只是有三點思考和大家分享:

一. 越是收益大的投資,爭議越大

比特幣爭論從誕生之日延續至今,讚賞者稱其為革命,斥責者稱之為騙局。正如任何一項偉大的投資往往都是在爭議中成長,比如亞馬遜的虧損,uber的商業模式和公司治理、美團的盈利模式、Snapchat是否過於小眾、樂視的真實資金和盈利等等,很多爭論往往會延續數年甚至更長(樂視的造假質疑從其上市延續至其垮塌,而亞馬遜持續虧損的爭議更是從90其上市延續到幾年前才平息),壓力下做出正確的判斷造就了不同基金之間收益的差距。所以投研過程中不必害怕爭論,某種程度上甚至應該鼓勵爭論,相反當一項投資沒有爭議或者爭論很少的情況,就要格外小心了。

二. 如何評估邊緣市場的需求

比特幣因為其天生的技術特性使之不易被監管,導致其很適合用於販毒、走私、洗錢等傳統黑色產業(我們這裡只探討比特幣,不討論區塊鏈)。但是這些黑產業規模有多大(行業規模)、有多少人用(滲透率)、用的怎麼樣(用戶體驗);這些信息都很難獲得(畢竟從事這些生意的人都比較低調)。其實任何泡沫往往是標的資產本身價格高於資產實際價值(鬱金香自身也是有價值的),但資產本身價格該如何確定則來自於它真正可以用於什麼地方,資產虛擬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價值,比如VIX波動期貨難道真的就比比特幣更有實際價值嗎?也許伴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比特幣會正式升格為一種金融資產。

三. 泡沫也許是虛假的,但」賣水「可能會掙錢

比特幣真正值多少錢,是不是泡沫,退潮後誰在裸泳恐怕只能又時間來檢驗了。但是比特幣的興起帶火了比特幣相關的:挖礦機、顯卡、交易所、乃至ICO等相關企業的發展確是實實在在,掙到的錢也是真金白金。全產業鏈分析無論對什麼產業也不會過時。

結語:比特幣作為這幾年收益最大爭議也最大的資產品類,未來圍繞它的爭論恐怕也會只多不少。不盲從盲信(三根陽線就唱多,三根陰線就看跌),堅信自己的判斷,才能獲取超額收益。對於看空比特幣的人來說,隨著比特幣期貨的上市,你們證明自己的機會來了。對於看好比特幣乃至數字貨幣的前途人來說,除了數字貨幣本身,ICO這種機制也許真的會造就偉大的公司。無論看好看壞,投資人的水平終究要靠收益率來檢驗。

對生活改變最大的領域---移動支付

這五年對普通人生活影響最大的非移動支付莫屬了,您要說您沒有用過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確實落伍了。從數據上看移動支付也早已經是近10萬億的大市場了,且還在保持高速增長。

雖然互聯網支付在過去五年是澎湃發展,但投資人(無論一級還是二級)幾乎沒能直接分享到這波支付浪潮的紅利(可以買點騰訊的股票),當然所有互聯網應用應該說都受益於移動支付的普及。

與支付寶、騰訊支付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大批互聯網支付公司的衰落,面對AT摧枯拉朽般進攻,傳統互聯網支付公司紛紛退守企業端,隨著政策監管、互聯網支付雙寡頭格局形成,很多傳統支付公司面臨支付業務下滑,更有的公司淪為巨頭的業務拓展渠道或是賣身套現(也算讓很多支付公司的投資人撈回點本(當然也有很多大賺了一筆,特別是牌照中介))。而且隨著騰訊、支付寶壟斷消費支付市場的形成,以及監管政策的收緊(二清服務不得觸碰資金等等),支付類企業的生存空間和利潤率都被擠壓的很厲害,很多企業只能通過支付衍生的信貸生意賺錢。和歐美支付領域依然能夠誕生如stripe這樣的超級獨角獸企業比,國內支付類創業企業無論是聚焦支付業務,亦或是通過技術或者渠道拓展聚合支付業務,再或拓展跨境支付領域的企業,目前尚沒有企業能達到stripe那樣的規模和影響力。

支付寶和騰訊的崛起和傳統支付類公司的衰落令人思考,什麼是支付類乃至金融類企業真正的競爭壁壘?人才、資本、技術、牌照、渠道、客戶、場景?(留個懸念,後面還會專門撰文探討這個話題)

移動支付深刻改變了國人的生活,伴隨支付企業的出海,正在改變世界人民的生活。移動支付的普及讓很多行業的商業化成為可能,O2O、知識付費、會員經濟、微商等等莫不收益匪淺。而移動支付的普及更是深刻改變了傳統支付行業的格局:銀行、收單機構、銀聯等在新時代面前,從信用卡時代的主角淪為了移動支付時代的配角。而這一轉變過程的決定性因素還是消費者的需求和企業滿足用戶產品需求的能力。

今天很多人看來騰訊支付做起來是攜微信數億用戶而理所應當,但世事往往無常,騰訊在推出微信紅包(馬雲謂之珍珠港偷襲)之前,大家普遍認為支付需要和場景相連,簡單說就是電商業務量決定支付業務量,而騰訊電商業務的萎靡導致了財付通的市場份額遠遠落後於支付寶,同時支付寶在12-13年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支付、貨幣基金、小貸等全方位金融業務,業界公認的老大,而當初移動支付替代線下信用卡的趨勢遠未形成,很多人還在討論NFC、二維碼等各種支付技術的優劣、監管態度、用戶刷卡習慣等等,騰訊用5年時間證明,好產品可以改變很多很多,用戶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雖然很多時候很多從業者感覺是「監管離的很近」,「用戶離的很遠」,但是給企業職工發工資的永遠是用戶而不是監管機構。

很多人提到網聯未來是否會是支付市場的變數,坦率的說不會。首先網聯定位是後端清算機構,暫時不會向前端支付場景進軍,且因為用戶移動支付使用習慣已經形成,並伴隨騰訊、螞蟻的雙寡頭形成,二者轉嫁網聯增加的相關清算成本的能力很強,相反絕大部分中小支付機構,是否能將相關增加的成本轉嫁有待觀察,能否利用網聯彌補自身清算網路的短板,進而拓展更多業務有待各家自己努力了。市場形成的格局,比如房價,很多時候靠『有形的手』改變的作用有限。

未來五年支付業務的最大看點:

l 虛擬信用卡何時發滿神州:

問個問題:中國最大的信用卡發卡銀行是誰?

而微信支付有多少用戶呢?

截止16年底微信支付用戶數過6億,微信雖然後來沒有再公布微信支付的用戶數據,但如果我們按照微信支付60%的滲透率計算,截止17年6月底微信用戶數合計8.89億,假設60%用戶使用微信支付,那麼微信支付用戶數將達到5.3億。而按照支付寶15年公布的數據,其綁卡用戶也已經達到4.5億。也就是說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用戶數已經遠遠超過中國最大的發卡行工商銀行的信用卡發卡量,即使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按其用戶數的一半對用戶進行授信,其「虛擬信用卡『用戶數也將遠遠超過目前所有的發卡行。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雖然沒有公布其收單商戶數,但鑒於微信和支付寶連個人都可以收款(再次證明了好產品的威力),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榮膺擁有中國最大收單商戶的支付機構估計不會有人提出異議了。兩巨頭坐擁海量用戶、海量商戶、海量數據、出色的團隊,究竟何時推出虛擬信用卡,只取決於政策何時放鬆了。其實兩家公司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產品迂迴進入虛擬信用卡領域了(微粒貸、借唄、花唄;從風控角度微粒貸這種給個人直接放現金的風控難度要更高,信用卡的提現額度一般都低於透支額度),互聯網時代的降維打擊適用任何領域,金融也不例外。

很多人會提到政策對虛擬信用卡的影響,特別是之前政府曾經叫停過相關業務(我後面還會有專題文章討論如何看待相關政策對行業、企業的發展)。首先長期來看,我不認為政策乃至法律是阻礙行業發展的因素,只要需求是合理、合法、真實的(當然黃賭毒另說,那確實政策會對生意有致命影響),政策和法律最多只能延緩,不會阻礙行業的發展。其次大家不能簡單認為虛擬信用卡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推動,互金公司是主要收益者,而傳統銀行是主要利益受損者;銀行離政府更近,所以對政策的影響力比較大,會阻礙虛擬信用卡的推廣。這個邏輯部分有道理,但是也要看到,如果互金公司和銀行結合(騰訊和螞蟻也都控股了銀行),大家一起發新卡,在目前整個信用卡行業發卡增速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銀行趨之若鶩的(畢竟給員工發工資的市場不是監管),銀行的參與會大大降低政策的阻力,而且政策很多時候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其實也是在動態調整過程中的,今天叫停明天也許就變成鼓勵了。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事實上在今天已經是中國的「Visa, Master」,大家可以靜等人手一張「騰訊、螞蟻信用卡」

l 手機廠商和運營商能否改變支付格局

當大家都覺得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大局已定的時候,我倒覺得互聯網時代不變的只有變化。Ebay易趣認為電商大局已定開始收費時淘寶橫空而出,當支付寶五年前看不到對手時,今天微信支付已經與之並立。當然互聯網的歷史告訴我們,打敗原有領域盟主的往往是跨界而來的『孫悟空』。阿里巴巴進軍電商之前是賣黃頁信息,騰訊本業是社交,正如同這兩年讓互聯網公司手機應用商店市場份額下降的是手機廠商自己推出的應用商城。能夠改變支付行業格局的唯有手機廠商和運營商了。

其實海外Apple pay已經向我們揭示了軟硬體結合是可以在支付領域打造一種全新的用戶體驗的。無論是NFC還是將來其它技術,讓用戶在不打開軟體的情況下直接支付無疑是比打開軟體支付更方便的一種形式(支付寶等已經可以實現了),軟硬體一體的方式無輪從用戶體驗還是安全性的角度都比純軟體要略勝一籌,而且中國這幾年大力推行手機實名制,這恰好讓運營商也有了可以滿足支付新規的用戶基礎。支付業務帶來的交易量和更加珍貴的用戶交易數據,我相信一定會吸引小米、華為這些公司入局,畢竟硬體的利潤率永遠無法與軟體、服務這種虛擬商品相提並論,而運營商雖然機制未必如互聯網公司般靈活,但坐擁龐大用戶和手機話費資源(在微信和支付寶之前簡訊網關扣費是最普遍的支付手段),加之各家公司對淪為管道擔憂的推動,手機+運營商的組合也許能夠改變目前消費支付領域兩家寡頭競爭的局面。挑戰霸主永遠是看起來很難,做起來更難的事,不過「大衛打敗哥利亞『的故事在互聯網的時代並不鮮見。

最令人失望的板塊—互聯網保險

候選者: 互聯網證券

為什麼寫互聯網保險是5年最讓我失望的板塊呢?首先從行業內整體角度看5年時間,除了眾安保險,沒有一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金。而且無論從行業的社會影響還是實際的保費收入亦或創新產品,互聯網保險公司都沒能在過去五年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進展。而且這是建立在整個行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當然不得不說互聯網證券創業企業的發展也很令人失望,連一個眾安都沒有。。。但是考慮到今天傳統證券公司也已經從依賴經濟業務收入轉向經濟、投行、投資、融資融券(資本業務)四輪驅動,互聯網證券公司的發展慢於預期也可以理解。但保險行業的收入結構其實並沒有如證券業般有那麼大的變化,但互聯網保險行業里的創業公司整體發展依然令人失望。

*保險行業營業收入數據(wind資訊)

過去五年行業營收(是營收不是保費)從11年的9000億增長到了16年底的1.71億萬億,到今年底破1.8萬億應該沒有問題,五年保險行業營收翻倍。保險行業從15年開始持續到17年初的「舉牌大戰」「寶萬之爭」,更是讓全行業一躍成為「媒體寵兒」。而互聯網保險公司也在過去五年紛紛從各種角度切入保險這個大市場,希望分得一杯羹

時光回溯到5年前,市場最熱的詞是「UBI車險」「保險業的去哪兒「這些口號響徹市場,攜大數據(當時還沒有AI)等新興概念,一批批創業公司踏入這些互聯網保險的熱土,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5年時光UBI車險依然沒有」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保險業的去哪兒「們似乎隨著去哪兒被賣給攜程而沉寂了。如果站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UBI車險和保險業的』去哪兒』也許真的不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UBI車險在海外其實本來是以切入邊緣人群,或者傳統保險定價不合理的人群作為切入點。 比如英國UBI車險是從18-30歲年輕人中首先進行切入的,因為英國傳統保險業認為18-30歲的年輕人喝酒比較多,容易出車禍,所以各家公司針對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普遍收取的車險價格比較高,而UBI推出類似於在一個普遍認為『壞客戶「中來篩選「好客戶「。保險公司和用戶都有很強的正向激勵作用。 而國內的UBI車險普遍是幫『好客戶『獲取更低的價格,比如告訴一個好人:您不僅是好人,而且是模範好人,簡直是雷鋒,您應該管保險公司要更深的折扣,拿更多的油卡。。。; 我們不能說表揚先進不好,但是』正面報道『遠不如』平反昭雪『來的激動人心,給客戶留下更深的印象。國內UBI車險普遍去追逐那些本來就不出險的客戶,並給予他們更低的折扣,短時間看滿足了部分中小保險公司意圖衝量而又不願承擔風險的需求,結果卻是UBI車險科技的色彩越來越淡,反而更像傳統保險經紀公司,更多幫助保險公司規避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低價攬客的規定,甚至淪為保險公司新的』走賬『通道。本應受益於車險自由定價新政的UBI車險反而因為保險公司自己可以直接給予客戶更多折扣,而不需要UBI車險『走賬『,導致UBI車險公司生存空間不僅未能變大,反而呈現縮小的情形。如果未來UBI車險創業公司不能在傳統的高風險客戶上做出些』文章『,那麼留給UBI車險創業公司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隨著新一代智能汽車普及(其實現在很多就可以實現部分功能),很多功能都可以內置汽車系統中,很多駕駛數據、路況數據,無疑比現在依賴手機或者OBD盒子獲取的數據更為精準。 未來已來, UBI車險不會消亡,但是在汽車廠商、互聯網巨頭、用戶、保險公司之間,創業公司難道真的只能去賣模型或者技術?(當然賣模型也可以出上市公司)。

而那些立志做保險業的「去哪兒」的創業公司隨著旅遊業的去哪兒被收購似乎也都雨打風吹去了。核心問題還在於保險產品現階段產品本身差異化不大(旅遊業中各家酒店的差異是很大的),價格差異也不大(飛機和酒店的報價各家有很大差距),這就導致平台很難做起來。

未來互聯網保險的創業之路只有兩條,一是產品本身進行創新,比如互助保險(本質是對健康險、重疾險的一種創新)再比如退貨運險,也是一種創新。另一種是渠道創新,類似餘額寶這類創新(當然這可能更多歸屬巨頭的領地)。對於創業公司來講不進行產品創新,簡單做渠道創新,價值不大。

最慘的板塊—眾籌

過去五年互聯網金融發展最慘的板塊,應該屬眾籌莫屬,從一開始的火熱和抱有爭議,到目前的日漸邊緣化,無論是商品還是股權眾籌,發展用『慘淡』形容應該沒有爭議。其實眾籌始終沒有在國內搞清楚自己賣的是商品?股權?還是固定收益產品?如果按商品算,用戶為何不等到商品大規模上市再買?盲目強調極客精神、先鋒文化,和國內文化差異太大。而股權眾籌則上面臨政府嚴厲監管、中間面臨項目方的半信半疑、下面則面臨用戶對高收益、一夜暴富和安全性這個『不可能三角』的訴求,眾籌夾在這三方之間,只能原地裝死了。

雖然眾籌發展慘淡,但是另一種比眾籌更高級、更神秘的募資形式則火爆登場,它就是ICO。

最火爆的板塊—ICO

眾籌垮了,ICO火了,而且是在中國政府嚴厲打擊下實現的。前一陣在地鐵上都聽聞別人在討論自己買的幣,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也有很多人提到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更不等於各種代幣,更有人提出ICO等實際是從生產關係等更深刻的改變現行的經濟企業運行機制。

其實ICO火爆的原因也沒有那麼複雜,主要是一條:賺錢也就是財富效應。當身邊一個個百倍、千倍的致富故事,誕生的一個個百萬、千萬、億萬富翁,大多數人都不能保持冷靜。而且不僅中國,美國和全球都陷入的狂熱中。前幾天還有一篇外媒討論瑞波幣和其背後公司的價值關係。

ICO發行的代幣到底是算股權還是算一種商品?這點沒有人能夠清晰解答。目前各種代幣價格飛速上漲、交易活躍,很多投資人分析代幣價值的時候也直接將代幣價值和其發行的公司價值掛鉤,甚至套用分析公司的一些方法比如分析公司的管理團隊、產品等等。但是ICO是股票嗎?股票的核心定義是未來能夠獲取的企業現金流產出的價值折現(也就是大家常用的DCF分析),ICO發行的代幣本身是否可以產生現金流?還是交易價值為主?

個人感覺ICO發行的各種代幣似乎很像90年代中國一度火爆的郵幣卡,當時郵幣卡市場的火爆不輸於今日,而且郵幣卡本身其實都有價值,比如郵票本身可以做郵資、幣本身其實都是央行發行的帶有面值,是可以當錢花的。如果這麼類比起來,目前ICO的各種代幣似乎使用價值還真的不那麼清晰。當然ICO的代幣和當年的各種郵幣卡一樣,那就是交易價格遠遠超過其賬麵價值。

ICO的代幣到底是泡沫、騙局還是真能產生新一代偉大公司,只能留待時間來檢驗了。當然ICO如果真成為一種主流融資形式,對VC、PE絕對是一大替代。

最被低估的板塊—互聯網理財

直到今天很多人對互聯理財的定義還限於餘額寶和P2P。很多人也覺得互聯網理財並無什麼技術含量,除了P2P就是將傳統的理財產品放到互聯網上銷售(餘額寶本質上也屬於此類),而智能投顧雖然在美國誕生了如Betterment這樣的D輪公司,到了中國也依然水土不服,企業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業績,用戶不買賬,資產管理規模上不去,企業發展普遍陷入停滯。連互聯網的明星理財產品餘額寶,也因為監管規定管理規模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專註互聯網理財領域的創業公司目前還沒有走到上市敲鐘的企業(當然很多做貸款的企業本身既有資產端又有資金端)。

相比互聯網理財企業發展緩慢,過去三年先後產生了e租寶、錢寶等一批數百億的集資詐騙大案,刷新了這類犯罪金額的新高。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老百姓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其實是很大的,市場空間和規模毫無疑問。而政策對互聯網理財的不斷打壓,則是造成機構投資人對互聯網理財企業投資謹慎的原因,但政策的打壓恰恰是互聯網理財領域未來的機會所在,因為需求一直存在,而金融資產種類越來越多(從固定收益到另類投資再到數字貨幣;從境內到境外),產品的收益、期限、結構越來越複雜。

試問:

l 用戶對高收益產品的需求會消失嗎?

l 用戶能否自己弄清楚金融產品的內涵?

l 用戶是否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這些都為互聯網理財提供了機會(我未來還會有專門文章闡述互聯網理財的投資機會)。

最耐人尋味的思考:互聯網金融姓『互』還是姓『金』?

互聯網金融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被人討論是姓『互』還是姓『金』,即互聯網金融到底是金融屬性多一些,還是互聯網屬性多一些。早期大家普遍認為互聯網會顛覆金融,所以認為互聯網屬性更重。但隨著行業發展和政策監管,很多人覺得互聯網金融歸根到底是金融,所以認為金融還是本質。我無意討論互聯網金融到底是姓金還是姓互,但是有一張表比較有意思;

下面這張表列出了部分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的CEO背景:

從上面的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CEO大部分都是跨界而來,比如上表中很多公司都從事借貸業務,但真正CEO有信貸業務從業經歷的也只有信而富一家。

我無意否認互聯網金融對金融專業性的要求,不過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CEO是跨界轉行而來,也說明了很多問題。在行業變革的過程中,變革也許更重要,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最琢磨不透的東西:監管政策

說到金融就離不開政策,特別是2018年被公認為是監管大年,從17年底到18年初金融監管政策密集推出,市場戲言解讀政策的速度都跟不上政策推出的速度。短期監管對互聯網金融趨向從嚴。但是政策一貫是難以捉摸的,比如對現金貸,坊間一直盛傳會有比較嚴厲政策出台,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市場預期的最壞情況發生。而縱觀過去5年,監管似乎也在不斷調整以應對市場的發展。比如雖然銀監會很早就將P2P機構定義為信貸中介,但事實上P2P機構實質就是在運營類似銀行的存貸業務,但監管過去幾年還是默許了市場的發展。

政策解讀是一門學問,需要認真學習,也需要辯證看待。國外談到監管難點有:Too big to fail;中國有自己的特色語言

「始終正視這些問題和挑戰,持續加大風險防範化解力度。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

「堅持從宏觀金融穩定大局出發,科學把握政策執行的力度與節奏,做到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合理引導市場預期,並加強與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協調配合,確保不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

政策要琢磨,要讀懂文字,更要讀懂文字背後的內容,還要明白政策出台的動機和原因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

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監管的深意,實現『弄潮兒向濤頭立 手把紅旗旗不濕』。

最玄乎的宣傳:Fintech 是掙金融的錢還是技術的錢?

Fintech這個2016年誕生的時髦辭彙,直到今天很多人乃至企業也沒有搞明白Fintech掙的是金融的錢還是技術的錢。很多企業其實是想掙金融的錢,畢竟金融業務量大、利潤高,而提供技術則很容易淪為傳統軟體供應商,利潤率高,但銷售周期長,銷售過程複雜,且收入規模受限。比如很多做徵信的公司,發現現金貸利潤豐厚、門檻不高後竟相從只做風控變成貸款、風控業務一起做。而很多過去起家於貸款業務的公司則紛紛聲稱自己是技術公司,這一方面是規避監管的要求(金融業務受到的監管),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獲取更高的估值(貸款業務的估值並不高)。Fintech是傳統金融的補充,還是顛覆傳統金融業務只能留待時間來檢驗。

互金終極問題:互聯網金融對現有金融體系是補充還是顛覆?

互聯網金融自誕生之日起變被賦予了變革傳統金融體系的重任,很多人甚至期望互聯網金融顛覆傳統金融體系。雖然經過五年發展,互聯網金融尚談不上顛覆傳統金融機構,但確實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影響確是實實在在的。比如移動支付對傳統支付體系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完全可以集傳統支付體系中發卡行、收單行、清算組織於一身,而阻礙其成長的原因則主要是政策。當然從整體看互聯網金融發展比較好的板塊還是從傳統金融機構業務薄弱地方起步,比如移動支付起步時源於銀行在移動支付方面基礎薄弱,現金貸則更是服務了一批傳統金融機構不願或者沒有能力服務的用戶,互聯網證券等創業公司更多選擇了從偏互聯網產品或者海外市場這類國內傳統證券公司很少涉及的市場。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滲透的加深,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企業正集聚越來越多的勢能,未來對現有金融體系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但正如電商不能消滅傳統商業,互聯網金融不會完全消滅金融機構。不過以史為鑒,商場、超市乃至商業地產這幾年的日子可不好過呦。

尾記:互金五年從無到有,未來五年波折難免,然行業總在曲折中發展,趨勢來臨,滾滾洪流,無法阻擋。


推薦閱讀:

易寶支付推銀管通 銀行和網貸及用戶均獲益
予財緣:節後投資指南 首選P2P理財
重磅!看懂央行罕見大幅定向降准,你需要知道這些!
中國穩步推進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
互聯網金融的趨勢有哪些?

TAG:互聯網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