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彼岸花開:藤原四傑與孝謙女帝

重舟:彼岸花開:改新不是請客吃飯,是要人頭落地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公元707年文武天皇病亡,子嗣首皇子年僅七歲,文武天皇的母親即位為第43代元明天皇。公元715年元明天皇讓位於女兒,即文武天皇的姐姐冰高內親王,是為第44代元正天皇。退位之後的元明天皇仿照持統女皇的前例,自稱太上天皇,簡稱上皇。

710年3月元明天皇下詔將國都由飛鳥的藤原宮遷往奈良的平城京,由此直至794年恆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京都)的近一個世紀,被稱作日本歷史上的奈良時代。

遷都平城京

奈良一朝八代天皇,一半以上時間是為女帝臨朝,幾乎可以說是女人天下。其中最耀眼堂皇的,便是稱為天平女帝的孝謙天皇。

孝謙女帝的父親是第45代聖武天皇,即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首皇子的母親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兒藤原宮子,而藤原不比等的父親便是前文中協助中大兄皇子誅殺蘇我入鹿的中臣鐮足。

聖武天皇

中臣鐮足死後,藤原離開了朝權的中心,藤原不比等自下級官僚做起,憑藉擁立文武天皇的功勞開始發跡。原配夫人死後,藤原不比等續娶了文武天皇的乳母縣犬養三千代,而後又將女兒藤原宮子嫁給了文武天皇,以此綁定藤原一族與皇族的血脈羈絆。

藤原不比等

公元716年,藤原不比等將16歲的小女兒藤原光明子嫁給了同樣是16歲的首皇子。如此一來,藤原不比等既是首王子的外祖父,又是首王子的岳父。而藤原光明子既是首王子的小姨,又是首王子的妻子。這種略顯混亂的血緣關係在當時的貴族社會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不必用現代的觀念去加以苛責。

首皇子與光明子夫妻感情至篤,鶼鰈情深。這一方面是因為光明子容顏出眾,一方面也是因為皇子與皇妃二人同奉佛教,嚮往盛唐的文治武功,可謂是志同道合,形同一人。

首皇子即位為聖武天皇之初,朝廷當中以長屋王為代表的皇族勢力與藤原氏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尖銳對立。雙方同為趙家,為著朝權歸屬,冷刀與絆子齊飛,陰謀共陽謀一色。

長屋王是天武天皇的嫡孫,高市親王的長子,血統高貴,是趙家裡面的真趙,像藤原這樣的精趙是拍馬也趕不上的。長屋王身居左大臣之位,總理朝政,手握文武權柄,朝堂之上說一不二。

藤原氏這一邊,不比等死後,家族一分為四,長子藤原武智麻呂為南家,次子藤原房前為北家,藤原宇合為式家,藤原麻呂為京家(藤原武智麻呂與藤原房前的宅邸一南一北,藤原宇合曾任式部卿,藤原麻呂曾任左京大夫)。藤原四兄弟在朝堂之上同呼吸,共命運,進退自如,也有不小的聲勢。

724年元正天皇將皇位讓與首王子,後者即聖武天皇。聖武天皇為其母藤原宮子上尊號「大夫人」,這一敕令遭到長屋王一派激烈反對,最終被迫撤回。此後長屋王和藤原氏開始結仇。

公元727年9月(聖武天皇神龜四年 ),皇妃藤原光明子生下皇子基親王。 聖武天皇得獲子嗣,喜不自禁。小皇子剛剛滿月,聖武便將皇子立為皇太子,滿朝文武同來慶賀,只有左大臣長屋王、中納言大伴旅人裝聾作啞,不聞不問。

此時藤原南家的武智麻呂提議立光明子為皇后,長屋王立即跳出來激烈反對,聲稱舊例唯有皇族出身才能立為皇后。朝堂上面針鋒相對,無日不在爭執。

基親王未滿周歲就因病夭亡,聖武天皇夫婦十分傷心。武智麻呂再次提議立阿倍內親王(即後來的孝謙)為皇太子,以藤原光明子為皇后。長屋王同樣嗤之以鼻,以其無有皇族血統,難當大器。

阿倍內親王

藤原家族與長屋王其實各有打算。武智麻呂的想法是讓有藤原血統的阿倍內親王仿效前例,繼任為女皇,從而確保藤原氏外戚的地位永固。長屋王的打算則是讓其長子膳夫王與阿倍內親王結親,從而使膳夫王繼任天皇,將皇位轉入長屋王一系。

藤原武智麻呂眼見長屋王氣焰極盛,倉促難以扳倒,於是糾合式家藤原宇合和京家藤原麻呂進獻讒言說基親王之死是長屋王巫蠱所致,並且長屋王私學左道,意圖對天皇不利。

藤原武智麻呂

聖武天皇原本就為皇子的夭折暗自心傷,眾多朝臣甚至皇族大臣接連密告,天皇於是信以為真,詔令賜死長屋王。可嘆才執掌天下,轉瞬高樓成荒墟,為興亡笑罷還悲嘆,不覺得斜陽又晚。

長屋王死後,外戚藤原氏勢力大張,並非皇族出身的皇妃光明子也打破慣例順利成為了人臣皇后。一時之間,朝堂往來,儘是藤原門下。

公元737年,日本瘟疫蔓延,短短几個月,藤原四傑中北家房前,京家麻呂,南家武智麻呂,式家宇合先後過世。好一似青山折倒,大廈傾覆。原本與藤原並列的葛城王桔諸兄升任右大臣,遣唐歸來的新銳幹才吉備真備和玄昉等人團結在桔諸兄周圍,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核心。

首起發難的,是式家藤原宇合的長子藤原廣嗣。藤原廣嗣喜好天文,精通陰陽道,傳說他乘坐寶馬,朝夕便可往返京城與鎮西。藤原廣嗣性情偏激,多次在朝堂上指斥吉備真備和玄昉,從而觸怒了聖武天皇,因「誹謗親族」而左遷至大宰少貳。

藤原廣嗣

740年藤原廣嗣在九州以清君側之名,舉兵反叛,冀圖驅逐吉備真備和玄昉這樣的新勢力集團,恢復藤原氏的權勢。由於天災人禍,百姓困苦,藤原廣嗣的叛亂很是得到一些下層豪族和農民的支持,裹挾過萬,聲勢逼人。

聖武朝廷派遣大野東人將兵一萬七千前往平叛。兩軍於板櫃川隔岸對陣時,朝廷軍中的隼人趁機用隼人語勸說叛軍中的九州隼人反正。敕使佐伯常人親自在陣前責問藤原廣嗣,廣嗣起初還以清君側來推脫,後來竟被詰問得無言以對。叛軍軍心浮動,被朝廷軍打得大敗。

藤原廣嗣之亂前後歷時兩個多月方才平息,廣嗣等人被處死。僧人玄昉後來被貶到九州大宰府,遭藤原廣嗣餘黨殺害(日本傳說玄昉死於藤原廣嗣的怨靈)。吉備真備也被左遷至筑前守。

叛亂過後,桔諸兄和藤原式家一齊勢衰,藤原南家藤原仲麻呂及其支持的光明子皇后開始操弄權柄。聖武天皇迭經亂事,心灰意冷,越發醉心佛教,於749年7月將皇位禪讓給女兒阿倍內親王。

阿倍即位為第46代孝謙天皇,改年號為天平勝寶,朝政把持在光明皇太后和藤原仲麻呂手中。

孝謙天皇

中大兄皇子「大化改新」以來,日本仿照唐朝的制度實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製。簡單說就是土地國有,分配給百姓耕種,嚴禁買賣。耕種國有土地的百姓,需要向國家繳納田租(租),每年到京城服徭役(庸),上交地方特產(調)。

發展到奈良時期,由於人口繁衍,土地不足,班田收授法難以為繼。而百姓租庸調的負擔過重,不堪負荷,也使得土地國有制逐漸瓦解。743年,朝廷頒布「墾田永世私有令」,承認了既成事實的土地私有制。

此後貴族豪強和寺社勢力趁機大肆兼并土地,私人佔有的地產日益演變成為莊園,日本的經濟體制也逐漸演變成為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下的莊園經濟。

孝謙在位的757年頒發的《養老律令》是在天武天皇時的《飛鳥凈御原律令》和文武天皇時的《大寶律令》的基礎上,參考了大唐的《永徽律》,重新編撰擴充而成,以此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仿照唐朝官制的封建官僚體系。

按照舊例,孝謙女帝在位期間必須保持單身,不能結婚,聖武天皇死前於是指定皇族成員道祖王為孝謙女帝的皇太子。然而聖武死後不到一年,藤原仲麻呂便廢黜道祖王,立依附自己的大炊王為皇太子。

桔諸兄之子桔奈良麻呂不滿藤原廢立太子的行為,聯合大伴古麻呂及其他親王、朝臣試圖發動政變,殺掉藤原仲麻呂和光明皇后,另立天皇。

藤原仲麻呂事先得到密報,政變因而流產。此次桔奈良麻呂之變牽連甚廣,先後被刑者多達四百多人,朝堂上反對藤原仲麻呂的勢力一掃而空。

758年,孝謙女帝退位,大炊王即位為淳仁天皇。女帝賜藤原仲麻呂以惠美押勝的名字,賜封三千戶,功田一百町,可以私鑄錢,放貸以及使用惠美家印。

兩年後惠美押勝被封為從一位大師太政大臣,此誠人臣未有之殊榮。高居天皇寶座的淳仁渾似太政惠美押勝的傀儡,言聽計從,無所不依。

然而760年光明皇后駕崩,惠美押勝失掉了與之同盟的皇族後台,其烈火烹油一般的煊赫權柄蒙上了一絲細微的陰影。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世事無常規,盛極有衰微了。

(第四節 完)

重舟:彼岸花開:三千面首不愛,只要我的道鏡哥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彼岸花開:承久之役,贏得倉皇北顧
彼岸花開:源氏崛起,凜冬塞外十二年守夜人之戰
小魚吃蝦米——琉球王國擴張史
《紛亂日本南北朝:室町太平記》一書中錯誤、歧義糾偏v1.0
彼岸花開:(番外一)鐵甲十七萬,控兵二十八萬,你是在逗我么?

TAG: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