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這一代的戰爭歲月

我出生在93年的末端,從出生開始,我這一代人就是多數人眼中的蜜罐之子,是老一輩人嘴裡「趕上好時候」的一代

拋開其他不談,實際上所謂的「好時候」——從飢餓到飽腹,從頷首到仰臉,從生存到生活。所有的大陸文藝作品幾乎都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間完成了從零到一的過程,搖滾出現了,流行音樂開放了,商業電影萌發了,文學作品開始不僅聚焦於飢餓和痛苦,國人從沒想過的多元和國際都湧入了視野,時至今日,站在我生命的元點往前看,偉大屬於整個八十年代,只不過它的長尾也許只彌留在我的學齡前

生在偉大時期的末端,在雜糅的文化中生長,隔閡和焦慮總是瀰漫著的。躲過了飢餓和戰爭,不再有人生活的原動力是求生本能,戰亂中的人需要長期思考生存和反抗,那我生活的長考將會是什麼?

【不可填平的文化溝壑】

我看到過一種說法,90後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正是這個身份讓這代人的叛逆期來得更猛更快,雖然每個時代的國人在青少年時期都存在離經叛道的可能,但90後似乎顯得更難以理解。

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網癮」這個詞幾乎和「吸毒」一個份量,想想看,即使到了2008年,楊永信在媒體和公眾的視角里都是救世主的形象,現在他是反面典型,網友嘲笑那些家長的愚昧和無知,但我們離愚昧的歲月很遠嗎。十年以前真的沒人知道他在用電擊這麼荒誕的方式「治療」所謂的「網癮」么。

或者說,這樣想一下,倘若用電擊的方式治療吸毒的人又有多少人覺得有問題?是的,在一些家長眼裡毒癮和網癮是等同的。曾經很多人對於互聯網恐慌不安,不客氣地說,大體上是因為淺薄——我們的文化久遠,所以一直以來我們習慣了傳承,間歇性發揚,但對於爆髮式發展的接納度,基因上是匱乏的

每天對著電腦,這人不廢了嗎——這是十幾年前的論調。現在不光對著電腦,還對著手機,過去這是「癮」,現在能流利地使用電腦和手機是一種最最基本的技能素質。曾經的長輩會訓斥你「就知道看電腦,以後怎麼養活自己」,不好意思,現在太多人養活自己的工作方式就是每天對著電腦。過去的人們錯了,妖魔化了網路,低估了計算機,不知道有多少十幾年前唾罵網路毒害青少年的中老年人現在都在為學會了在手機上發紅包而沾沾自喜

不評斷對錯,沒意義,歷史的當下總會誤判,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思考,像這樣的誤判一定還有,不知錯是最可怕的。

我們受到的教育有太多的標準答案——樂善好施是好的,勤奮努力是好的,謙虛是好的等等。

樂善好施不一定是好的。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捐款給我同年級的一個貧困生,並且那個貧困生會在國旗下當著全校的人演講,內容大體就是感謝同學,感謝老師,感謝學校什麼的,這樣的資助方式還不止一次,現在的我很難想像這件事對於那個學生來說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學校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貧困,那我們就給他物質,很長時間之後我才意識到難的是給他尊嚴

勤奮努力不一定是好的。為什麼有些看起來非常勤奮努力的人不怎麼讓人喜歡?有一個詞叫做成就動機,生活中處處用力很猛的人就會顯得動機太過於明確,目的性太強,我們對於目的性太強的人往往是下意識躲避的。事實上更多我們要的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把事情做得很用力,可能有人會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其實好結果的事,它的過程才更有思索價值。我們被教育不夠聰明就要努力,卻很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些

謙虛不一定是好的。盲目的謙虛會讓我們忽略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思考自己到底是何程度。當你本著謙虛的態度說著「哪裡哪裡」的時候,其實你也確實不知道自己在一條路上的哪裡

以上的這些,我會寫在網上隨意傳閱,但很難和父母交流探討。上一代人的教育缺失加上這代人的信息過載,使得雙方產生了巨大的文化鴻溝,小的時候,成年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離經叛道的一代,然後我們成長了,衝突沒有解決,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換成我們在網上把和長輩的文化鴻溝編成段子在網上傳播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段子的內核也是悲哀。我們確實越來越難和長輩溝通,有多少人的爸媽知道你在外的工作到底是什麼?爸媽也許一輩子都明白不了產品、運營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越來越看不懂我們,我們也越來越難和他們交流得深入。

雖然兩代人彼此愛著,卻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永久性的陌生著

【令人切齒的文化自卑】

中國人擅長使用爆發力,我們首先應該驕傲。中國現在的成就和地位可能百分之九十得益於最近的三四十年,從前對於飛速發展中的「飛速」毫無概念,覺得這不過是歌功頌德的範式說辭,其實不然,回過頭稍微橫向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確實是太快了。這種快,用「飛速」形容不為過但是卻不足夠貼切,要我說的話,這種快是斷層式的

經濟上,也許快些無妨,但是文化上,「快」帶來的是疾病。記得陳丹青先生在多次採訪中提到過「五千年文脈已斷」,郭德綱也不止一次的明確表態為「相聲已死」,當然,他們的言論在網路上傳播後面臨的一定是評頭論足,人性使然,歷史使然,有多少人能接受極端負面的論斷呢?即使我們原本置身事外

我曾經聽兩三個海外生活多年的人誇讚國內的文化昌盛,原因是中國的年輕人和美國的年輕人玩兒的東西、用的品牌、看的電影等等都相差無幾,這個觀點既可氣又可笑——美國有美國的文化,20世紀初超級英雄的漫畫就已經風靡了,到現在漫威宇宙在電影中大放異彩已經快一百年的時間,這是什麼概念:美國的祖孫兩代人的視角中存在熱度不減的認知共同體。所以美國的青年迷超級英雄是文化和審美的延續,再自然不過,對我們而言是舶來文化,並不是說舶來的文化要抗拒,接受與否其實無可厚非,但這有什麼可值得讚揚的呢

的確,我們看DC和漫威的大片,用蘋果設備,喝星巴克……可這能說明的是經濟的成熟。以中國和美國的年輕人行為趨同來讚揚文化昌盛的這一邏輯是可笑的,我不會用「崇洋媚外」這麼膚淺的詞語描述,這個詞只能描述表象,扎不進血肉,真正的癥結是文化的不自信,不自信使一些人盲目地認為趨同是一種進步,實際這是相當存疑的——不客氣的說,太多海外經歷豐富的人,他們的眼界超過了智力處理能力,以說一口中英夾雜的4A英語為標識,三句不離在別國的經歷,他們對於自己的經歷和眼界往往很自信滿滿,可事實是,他們越自滿就越能證明整個社會的文化自信程度越低

忘記在哪看到過一個故事,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大量的外國人湧現在中國百姓的視野里,那時候有些人會給外國人遞上一面鏡子,不知所以的外國人當然是笑納了,並且覺得自己很受百姓尊重,但其實這是中國人的伏語:看看你們長成這個樣子,還好意思在大街上走動。也許有人看到這段故事會覺得那個年代的人真是見識淺薄,不知天高地厚,但這恰好也能佐證一件事:那個年代的國人有強烈的文化自信。

站在現在的角度你當然可以說過去的人很無知,可事實就是我們多年以來發展了經濟,穩固了政局,但在文化自信的程度上變得更不自信了

白岩松在《白說》里形容80年代的語句是:那是個物質資源非常匱乏,但是精神資源極其豐富的年代。甚至有點年紀的人形容那個時代人們對於書的追求已經到了近乎病態的程度了,一本社科類的專業型書籍能讓整個北京城的人一大早在西單圖書館排起長隊,據說那時候衚衕里最流氓的小混混就是敞個衣服在衚衕口看《書劍恩仇錄》,那已經是最不學無術的了。在我的想像里,那個時代的人活得更有靈魂。靈魂的背後是文化自信,不是追逐和嗟嘆,而只是著眼於生活本身

從文化的層面上說,我們根本就沒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過度到「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這兩個「茶」字的對比是羅輯思維2016年跨年演講的時候用來形容消費升級的,羅振宇認為商業視角上我們已經實現了蛻變。但我認為思維和文化上,遠沒有。

一個簡單的例子,即使是90後,在同學聚會的場景下會大談「夢想」么,當然不會,甚至會覺得羞恥,我們說的是薪水、加班、公司、買房、存款……在同學聚會這回事上我們和家長那一代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如果曾經的文化自信是由於視野的狹窄,那未來的文化自信會來源於什麼呢。這個略顯酸儒的擔心會長久成為我們這代人生活的課題

【無可奈何的文化差異】

看兩個詞,第一感覺是怎樣的:外地人和外國人。就我所知,彷彿社會對外國人的包容度比對外地人的包容度高多了。這裡提及的包容度不涉及政策問題。

先說我的觀點,對外地人的迷之敵意絕對不是一線城市特有的。一定有不少人和我接受過一樣的信息:某地的人不好。我的家長會意味深長地用幾個形容詞告訴我某地的人小氣、摳、愛算計、事多、壞等等,看到這幾個形容詞你能想到哪裡?可能是北上廣深某地,是不是也可能是隔壁村,可能是某戶鄰居或者某家親戚。

劣化不了解的人事物是我們人性裡帶的

我很討厭一些媒體或者自媒體以地域為話題寫一些煽動性的文章,激化社會上長久存在的負面信息再拿出來給人看是一種道德喪失的行為。甚至我不認為關於「某地的人究竟怎樣」的話題有太多值得探討的空間存在,偏遠小城的人對於大城市的人的惡評內容一定是類似的,大城市的人對於偏遠小城的人的惡評內容也一定是類似的。這不過是經濟和教育資源的差異帶來的文化差異,況且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辨識能力的——思維的過程是先給一個結果,好還是差,再往裡面鑲嵌所見所聞。

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模型,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放在腦子裡,比如我問你東北人的優點是什麼?豪爽。內蒙人的優點是什麼?豪爽。山東人的優點是什麼?豪爽。那缺點呢?既然都豪爽了,那就粗魯唄。我這樣評價俄羅斯人是不是也沒問題,評價美國西部是不是也沒問題。看吧,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模型讓各地的人在網上無休無止地爭論、謾罵、惡語相向

這一部分的小標題叫「無可奈何的文化差異」,實際上這個鍋不該「文化差異」背,我們和外國人的文化差異一定更大,但是相處的和諧度更高,甚至據統計有的地區嫁女兒專門偏向於嫁外國人。文化差異是永遠不可能填平的,即便一個社會有能力填平文化差異,也不會選擇這麼做的

是文化差異存儲了當地的文化,讓你之所以為你,我之所以是我。所以文化差異的正向意義在於文化本身,但它往往是苟且的絆腳石

如果你懷揣著了解和體驗的心態去一座城市,對這座城市的評價就會客觀和包容很多,但如果是帶著生存和苟且的心態去看待一座城,你的評價就總是負面的,因為苟且這事本身就讓你陽光不起來。不管是90後還是80後,第一次到另一個城市生活大部分都是上了大學,這也就意味著十八歲之前,你可能只深入接觸過自己家鄉的文化,十八歲之後,到了大學,接觸到各地的同學,各處的文化,你需要適應和理解,於是迅速在心裡刻畫好一個又一個模型

我常常跟別人聊天的時候說,如果你對某個人事物的看法和老輩人一樣的話,那你要小心了。長輩有他們的局限,囿於時代,但我們不該有。不該讓文化差異粘稠了薄情,淡薄了客觀,我們可以偶爾憤怒,憤怒之後記得整理

【寫在最後】

新的一年,希望全部擺脫未成年的90後:保持懷疑,不停思考,盡量熱愛。我們這代人的戰爭不再是子彈和刺刀,而是尊嚴、文化和審美。終其根本,是生活的本身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TAG:90後 | 中年 | 2017年度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