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是怎麼用腦的?從暢銷全球的《思考,快與慢》中找答案
前一陣兒有個朋友問我如何提高閱讀速度,我很不好意思地回復她說,其實我在這方面也不咋地。自我感覺看書的速度應該屬於正常,不算特別神速,但也肯定算不上緩慢。當然,鑒於書的種類不同以及主題的深淺差異,不同的書籍的閱讀速度還是挺不一樣的。
不過,有一本書我看得非常之慢,前前後後大概歷時一年多——從Kindle看到手機再看到iPad,又從電子書看回紙質版,從在校看到畢業又看到創業,從牛津看到紐約又看到回北京再看到搬來溫莎。。。總之就是真有點兒時過境遷的意味之後,才總算把這本書看完了。
看完之後感覺棒極了。
書名叫做《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不過我感覺單就我本次閱讀經歷來說,恐怕應該是「閱讀,慢與更慢」(Reading, Slow and Even Slower)。好在按照這本書里的主張,有時候,能慢下來才見真功夫。
前幾年,這本書著實火了一把。一方面,國際上好評如潮,大家紛紛表示看完覺得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另一方面,作者丹尼爾 · 卡內曼是諾獎得主這件事兒,想必也為此書助力不少。
誰是丹尼爾 · 卡內曼?
本書作者丹尼爾 · 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內曼出生於特拉維夫,是一位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他在學術上最知名的成就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展望理論(也稱為前景理論,英文是prospect theory),並因此獲得諾獎。
《思考,快與慢》一書於2011年出版,書中涉及卡內曼不同時期的三大研究主題,依次為認知偏差 - 展望理論 - 幸福感。
卡內曼遵循了很多心理學家普遍認可的理論,認為人的大腦中有兩套系統——系統一和系統二;關於這兩套系統的理解和運用貫穿本書,並且大約也是書名中「快與慢」的由來。
01. 大腦中的兩套系統 | THE 2 SYSTEMS
"System 1 operates automatically and quickly, with little or no effort and no sense of voluntary control."
系統一自動地快速運轉,幾乎毫不費力,也無需任何自主的控制力。
也就是說,系統一就是本書標題中所指的「快思考」;並且,作者特別指出,系統一的運轉不能人為地停止("cannot be turned off")——這也被認為是該系統給我們的思考能力帶來的一大限制。
"System 2 allocates attention to the effortful mental activities that demand it, including complex computations. "
系統二將注意力集中到那些費腦子的事兒上,包括進行複雜的運算等。
系統二的運轉通常與一些主觀判斷緊密相連,例如當我們需要集中精力仔細辨別某些事物,或者作出重大決定時,用到的主要就是系統二;這對應的就是本書表裡關於「慢思考」的部分。
我們的注意力是靠兩套系統共同控制的。系統一雖說是自發的,但並不局限於那些顯而易見的表面觀察;它也可以產生一系列複雜的思考,但特點是「不費力」,「自然而然」,以及整個過程比較迅猛。
同時,它也不斷地給系統二提供一些信號,看看什麼時候該登場發揮點兒作用。特別是當我們面對一些與系統一發生衝突的場景時,系統二的重要性就特別突顯了。
這裡卡內曼舉了幾個例子,都是比較常見的心理學小測試。為了適應中文閱讀需求,我也從別處搬運一個性質差不多的例子過來,方便大家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如果你在進行第二步的時候,面對有一些字的第一反應不是說出它顯示的顏色,而是把這個字念出來了(比如看到黑色的「紅」字說,說出的不是「黑」,而是「紅」),這就是系統一搶了系統二的活兒。
在這個測試里,要求「快速說出」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時間壓力會讓人更傾向於依賴系統一的自動反應——畢竟系統一本身就差不多是「快思考」的代言人,自然在被要求一定得快的時候,很容易就蹦出來大顯神通了。
"The most effortful forms of slow thinking are those that require you to think fast."
需要快速進行的慢思考最為耗費精力。
「快速進行的慢思考」——這幾個字看上去就充滿矛盾;所以,真要這麼做的時候,不難受才奇怪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緊急關頭,我們通常難以做出最冷靜而全面的判斷,因為當系統二跟不上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往往主要被系統一操控著。而系統一的近義詞,大概就是相當於中文成語里的「不假思索」吧。
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會對系統一的工作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不難理解,當人們垂頭喪氣或者心煩意亂的時候,很難再有敏銳而又準確的直覺,去對周圍的人事物作出又快又對的判斷。
那是不是越高興就越利於思考呢?也不盡然。雖然好心情能讓系統一運轉得更加自如,但也會使本來就懶得出力的系統二更容易被忽略掉——此刻,或許比較利於發揮創意,浮想聯翩;但卻不是最適合進行縝密思考的時機。
02. 光環效應 | THE HALO EFFECT
光環效應這個概念,特別容易理解:
"The tendency to like (or dislike) everything about a person - including things you have not observed - is known as the halo effect."
全盤接受(或否定)一個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那些不為你所知的部分——這就是所謂光環效應。
簡單地說,有點兒類似於咱們常說的「愛屋及烏」的概念,但也不完全一樣:如果你喜歡我,而我的偶像是MJ,你可能也會因此而喜歡MJ——這算是比較直白的「愛屋及烏」;如果你喜歡我,而我的偶像是MJ,你可能會因此感到崇拜MJ真是一件特別有品位而又招人待見的事兒——這基本就是引言中描述的「光環效應」。
當然,光環效應有很多種應用,可能稱得上是咱們普羅大眾最熟悉的幾個心理學概念之一了——各位如果老是奮起購買你們親生愛豆代言的那些品牌和產品,差不多就是愉快地生活在光環效應的消費觀里了。
這裡要聊的另一點,就是提醒大家,光環效應也可以用於描述那些負面的影響。從我個人經驗而言,因為「光環」倆字兒聽著比較棒棒的,所以在看這本書之前雖然屢屢聽到這個概念,但從沒想過它也適用於那些不招人待見的人事物(雖然這種「因為討厭一個人所以他/她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的感受也沒少體驗)。
03. 眼見為實 | WYSIATI
卡內曼指出,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傾向,就是特別想要給所有事兒都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比如,在聽到一個稍偏遠欠發達地區的某種疾病發病率為全國最高時,就立刻腦補出諸如「醫療條件差」,「交通不發達導致無法及時就診」,「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不關注長期健康」等等誘因;而當聽見同樣的地區同樣的疾病發病率又成了全國最低時,便趕緊在心裡解釋說「鄉村生活安逸所以心情愉悅」,「空氣食品未經污染有利健康」,「淳樸的生活方式適宜養生」等等。
然而,事實是這個地方本來就人口稀少;因此從統計學角度來看,由於基數太小,導致每一例增減都能給整個地區的發病率數據帶來很大波動。
"The deeper truth is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explain."
更深層次的真理就是壓根兒沒什麼可解釋的。
小標題里這個怪怪的WYSIATI是卡內曼在本書中常用的一個縮寫,展開後其實是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大意是「總共就是你看到的這些了」,引申來講就是「沒看見的也別主觀臆測瞎琢磨了」。
說到這裡,我要聊一件事兒。八年前,咱們都最愛的「瑞秋」詹妮弗·安妮斯頓出演了一部電影叫做《他並不是那麼愛你》(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安妮斯頓還是一如既往地美翻天,但是這電影荼毒了多少少女心。從此以後,每每要在戀愛中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上綱上線時,總是搬出這部片子——不及時回消息?不愛你!沒時間陪你?不愛你!對你沒有言聽計從?不愛你不愛你!(我不是要奚落別人,說起這個主要是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這種極度敏感以至於有點兒草木皆兵的階段。)
後來忽然想開了,很多時候其實沒有那麼多可矯情的事兒。反思下自己,有時候親媽發來的微信也不一定能秒回呢,所以說不至於什麼行為都上升到愛與不愛的高度。若你在感情中經歷了對方一些看似解釋不通的言行,在審慎觀察細緻分析、絕不小覷敵情的同時,也要記得卡內曼的教誨——很多事情真是「壓根兒沒什麼可解釋的」。
後記
這本兒書真挺好看的。裡邊有大量的概念、舉例、和非常有意思的測試;同時,也很耐心地反覆講解著一些可能不算特別直觀的意思。短短一篇讀書筆記里,能涵蓋的內容非常有限;但至少希望以小見大,能通過以上這些粗淺描述和零散感悟,調動起更多人的閱讀興趣。
此外,本書的作者卡內曼在討論頭腦的兩大系統時,還特別指出,系統二負責自我控制力。這事兒咱們不久之前才剛聊過;而且剛好用的就是卡內曼本人也力推的一本兒書:https://zhuanlan.zhihu.com/p/31150364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