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沉淪與跌倒——蘇童《米》

尼采說:「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十二月,霧氣和著冷風滲到人的骨子裡,看完這本書我不禁從內心的打了一個冷顫。在某些方面,也許是時代遺留下來的陰影,在人們歷經痛苦而又無法紓解時開始扭曲心態、迷失自我。賈平凹、莫言和蘇童等作家都喜歡將對於人性的探討浸泡在「性」里,用極其誇張的、離奇古怪的接近於變態行為的方式來引起讀者的注意。而在另一些方面,蘇童又和張瑋又有些相似,語言陰暗、象徵物晦澀、情節的瑣碎,將一些意識流的東西摻雜在其中。但蘇童自己本身讓我最欣賞的特色還是將色彩很好的運用在小說的情節之中,使它成為情節的一部分。在他的其他作品《三妻四妾》、《河岸》中都有十分明顯的色彩暗示。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米店安頓後自己逐步在慾望中走向沉淪的故事。

小說的題目是「米」,故事也是圍繞著米店進行,小說的主人公也始終為「米」而感到痴狂。「米」到底代表著什麼?是糧食種在地里後自己安安心心收割自己糧食的那份踏實,而主人公的踏實在一開始就被一場大水給沖沒了。他是一個沒有歸屬的「怪物」,不屬於城市而又無所適從。所以他始終努力的在追逐,希望找到自己身份的一個證明,卻離自己心中的「米香」越來越遠。他時常感到空虛,想要靠性來彌補,可當性彌補不了的時候,只有大米才能彌補他內心無比的空洞。所以他時常將性和大米放在一起,前者彌補了他身體的空虛,後者彌補了他心靈的空虛。到底是誰造成的這一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隔閡,人與性之間關係的不協調。主人公住在那個靠著去搶奪、收購那些發霉了的黑米的米店裡,家裡的所有人都活在慾望的漩渦之中,外面的世界更是一個人吃人的世界。最後結尾的地方,臨死的主人公帶著整整一節火車的大米走在回家鄉的路上。在最後的最後,作者用一個烏托邦式的結尾,讓主人公死在了返鄉的米堆中,讓返鄉的大米帶著主人公離開這個充斥著腐爛氣味的世界。這就是悲劇產生的力量,雖然明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抵抗世界,卻依舊用自己的力量尋求著、抵抗著整個人類的人性缺失。對於書中的角色,我無法找到一個「善」,但我也無法去責備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惡」。因為他們的「惡」都不是個人的,也不是唯一的。

作者大概是想批判當時那個社會的「惡」,不是赤裸裸的,卻是深入一個人的骨髓和靈魂的「惡」。當社會處於一片混亂的時候,每天河裡都會漂浮著死屍。而當時的人們,卻努力想要自己變成施暴者,而忘記了自己曾經是個受虐者。一個人如果能擁有這世界上的其他一切,獨獨不能擁有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那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推薦閱讀:

《全職高手》裡面的包榮興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十三章 盈月青眼
斗破蒼穹2第四章講述什麼?
【英國小說】莫里斯的情人 第二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不死武尊作者為什麼會寫這本書?

TAG:蘇童 | 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