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錄音技巧,在拍攝視頻時你都注意了嗎?

本文是企鵝眼在知乎的第19篇文章,原發於企鵝眼微信公眾號(penguin-insight)。

你是不是經常看到回聲重、環境嘈雜、底噪大的視頻呢?

在錄製視頻時,通常會考慮到光線、場景、人物等要素,但是往往忽略了聲音。事實上,聲音的好壞佔了我們對一個視頻主觀評價的70%,因為我們的感知很大程度來自聽覺。

一個不好的聲音,會比其它任何因素,更明顯地體現視頻的水平。除去旁白和解說詞,大多數短視頻用的都是現場收錄的同期聲。因為後期配音非常費時費力,所以一開始就錄下好的同期聲尤為關鍵。

今天企鵝眼(penguin-insight)要跟大家分享兩個簡單的技巧,讓你的錄音質量up up up!

  • 同期錄音究竟要錄些什麼

在開始錄音前,我們先要明確要錄的到底是什麼,這樣操作時才更有目標性。

同期錄音主要的目的是將說話者在拍攝現場所說的話錄下來。因為同期拍攝時,說話者從情緒到語氣的狀態都是最佳的,而且在真實的環境下錄下的聲音,在後期製作階段幾乎不可複製。

除了人物的說話聲外,我們還需要錄製一些伴隨同期拍攝出現的動效聲,比如關門聲、開箱聲等。在不影響對白錄製的情況下錄下這些聲音,可讓後期工作變得更加輕鬆。

最後,在不影響拍攝進度情況下,要儘可能長時間、多角度地錄下現場環境聲。在後期剪輯時如果出現鏡頭變換導致的現場環境跳躍感,或者在對話間隙,可用單獨錄下來的環境聲補上,使聲音聽起來更加平滑順暢。

  • 同期聲錄製兩大技巧

技巧一 將麥克風盡量靠近說話者

有時候我們會使用相機的內置麥克風進行錄音,這樣確實比較方便,也減少了剪輯時聲音和畫面對軌的麻煩。但是使用內置話筒,對說話人和相機的距離以及周圍環境的安靜程度要求較高。因此在拍攝時,我們一般選擇外接麥克風來取得更好的收音效果。不同的麥克風有不同的屬性,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拍攝環境,選擇合適的麥克風。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麥克風時首先考慮的就是其指向性。麥克風的指向性是麥克風對來自空間各個方向聲音靈感度模式的一個描述,它分為全指向性和單一指向性。單一指向性又分為心型、超心型、槍型和雙指向型四類。下面我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三種平時用得比較多的麥克風的用途以及利弊。

超指向型麥克風

超指向型麥克風對所指方向的聲音十分敏感,對麥克風側面和後面的聲音敏感度很低。

相機自帶的麥克風收音範圍比較小,沒辦法清楚錄製稍遠一些的聲音,但是超指向型麥克風可以錄相對遠很多的聲音。

超指向型麥克風比較好的收音區域是說話者斜上方20—30cm,使用時,應該將麥克風盡量對準說話者的嘴。如果是兩個人對話,也要一直調整麥克風的朝向,讓它一直指向說話者。

在轉動麥克風時,要緊握挑桿,不然手和挑桿摩擦的聲音會影響錄音的效果。

有沒有麥克風離說話者過近的時候?只有當說話者緊貼著話筒說話時,才會出現「近講效應」,也就是低頻提升使聲音清晰度降低,這種失真很容易被監聽的人辨別出來。並且在拍攝時,畫框本身對於麥克風的使用距離會有限制作用。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超指向型麥克風沒有冒著入鏡的危險,那都不夠近!

背景噪音?房間里迴音很大?環境很吵?在保證不穿幫的情況下,把麥克風靠近再靠近,你會得到想要的效果。

在拍攝大景別畫面時,超指向型麥克風比較難藏起來,所以使用起來會比較困難。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拍攝完畫面後,趁說話者在情緒和狀態還在的時候,現場重新錄製一遍聲音,或者在拍攝時將領夾式麥克風與超指向型麥克風一起使用。

領夾式麥克風

領夾式麥克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蜜蜂,它是全指向性的麥克風,對所有角度有基本相同的靈敏度,這意味著它可以從所有方向均衡地拾取聲音。在使用時,全向性麥克風可以更好地平衡整體的效果,它對音源遠近的稍微移動不敏感,而且,這種話筒不會產生明顯的近講效應。

領夾式麥克風很輕便,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直接佩戴在說話者的身上,並且不會妨礙說話者的動作。但使用的時候要小心衣物或者是連接線摩擦的聲音。可以購買一個專門用於領夾麥的軟套,戴上之後任你怎麼碰它都不會有摩擦聲;也可以將大力膠有黏性的一面朝外,疊成四折的三角形,將話筒頭露出一點點,夾在兩個三角之間,然後將其藏到衣領下、帽檐下等離嘴較近的地方。

在固定的時候,話筒要盡量避開衣服易變形的地方。同時,話筒和發射機的連接線也要固定好。

領夾式麥克風作為全指向性麥克風,缺點在於容易收到四周環境的噪音,而且它比較脆弱,使用的時候要非常小心。

錄音機內置麥克風

一般我們錄音時,都是將麥克風外接到錄音機上,但是在環境不太嘈雜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它自帶的麥克風進行錄音。

和相機內置的麥克風相比,錄音機可以更靠近說話者;跟超指向型麥克風相比,錄音機體積比較小,容易藏起來,可以更好地滿足大景別畫面的收音需要;跟領夾式麥克風相比,錄音機減少了摩擦帶來的噪音影響。

錄音機比較方便,打開就能使用,所以我們也經常在視頻里看到,說話者手持一個大黑匣子錄音。一些錄音機的麥克風可以調整指向,在錄音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麥克風的收音角度。

使用錄音機的時候,要注意檢查它的電量。在每次錄製之前都要預估一下電量是否足夠,不夠的話就在錄製前更換電池,還要在包里多備幾個電池,以備不時之需。

選擇不同屬性的麥克風,本質上來說,就是選擇能更接近發聲部位、收到更清楚的聲音的麥克風。「信噪比(S/N)」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做法。

「信」,指我們需要的聲音,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說話者的聲音。「噪」,除了這個重點聲音以外,冰箱聲、空調聲之類所有我們不希望它出現的聲音。信和噪的比越大,我們得到的聲音就越乾淨。那麼怎麼樣可以提高「信」呢?根據上面提過的「平方反比定律」,麥克風越接近嘴,得到的「信」就越大了。如果麥克風距離嘴部較遠,輸出的音量會大大降低,為了聽清說話者的聲音,我們不得不調高音量,但是這樣底噪也會隨之增加。

技巧二 去合適的地方錄音

將話筒靠近嘴部,可以減少干擾,讓我們得到更優質的聲音,但是最好的辦法還是在一開始就找適合錄音的地方。我們在選擇拍攝場景時,往往第一考慮它的視覺效果。但是有不適合拍攝的地方,也有不適合錄音的地方,在選擇拍攝場景時,聽覺效果應該被賦予相同的重要性。

例如在酒吧,就算把話筒直放在說話者嘴邊,還是無法蓋過震耳的音樂聲,(一般拍攝時,會將音樂關掉,首先錄下人物說話的聲音,後期再加上背景音樂)。此外,狗叫、小孩嬉戲、車流聲、工地建築聲……等等都會影響聲音的效果。

千萬不要覺得,場景需要這些聲音來顯得更加真實。關門聲、走路聲等動效音和背景音可以單獨錄製,也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素材加上去。一旦我們錄製的最初的聲音是混雜的,在後期很難進行調整。

還有一個慣有的想法是,我先這麼錄著,反正後期都可以修。確實,通過聲音軟體,我們能夠對聲音有一定的調整,但是必定會對聲音造成損耗。也有一些是後期無法處理的,比如回聲。

當聲能投射到距離聲源有一段距離的大面積上時,聲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聲能被反射回來,這部分就是回聲。選擇拍攝場地時,要避免選擇空曠的,都是平行牆的房間。房間內的地毯、沙發、床等大件傢具、甚至是窗戶上的百葉、櫥櫃等東西都能吸收聲音,從而減少回聲。

幾個小注意點

1、盡量用支架固定麥克風。手持麥克風的話,我們無法避免手的顫動和手握麥克風帶來的雜訊。特別是在說話時,隨著情緒的變化,或者表達的需要,我們的手會有較大幅度的動作。

根據平方反比定律,信號強度會隨著距離聲源距離的平方反比而下降。比如話筒離發聲者的距離增加一倍,收到的信號強度會降到原來的1/4。在麥克風本來就離嘴部近,收到的聲音比較大的情況下,距離上的變動會引起聲音的明顯差異,給聽者帶來不適。

2、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移動麥克風來強調某一個聲音(比如兩個人對話時,變換麥克風的位置)。手持麥克風時,要注意控制好麥克風離嘴的距離,不要靠得太近,這樣會容易錄入爆破音(我們常說的噴麥)和「噗噗」聲。

可以在話筒上加防風罩,或者在麥克風上包一層濕巾。

3、防風。戶外拍攝的時候應該盡量選擇無風的天氣,並且給麥克風配備海綿套、豬籠、毛衣等防風配件。

4、監聽。監聽時我們聽到的是最接近真實的,未加任何修飾的音質,這和耳朵直接聽差別很大。

我們都知道「二八法則」,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僅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對於錄音來說,能做到「將話筒靠近發聲位置、選擇好的錄音環境」這兩點,就是完成了80%。最後的兩成,來自於更好的設備、更好的技巧等等。


今天小企鵝的分享就到這裡啦~

知友們有關於錄音的問題,或者對於錄音有什麼好的經驗,歡迎在評論區和小企鵝交流呀~


推薦閱讀:

直播 錄播 錄音 時常見噪音和避免辦法
MP3錄音轉文字神器-訊飛聽見
全球一線錄音師的經驗:DPA大師班內容分享
喝酒、憋尿、啃辣椒…歌手們的錄音怪癖

TAG:視頻 | 短視頻 | 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