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隆帝殺重臣以立軍威:訥親之死

作者:史遇春

清高宗乾隆時期的重臣訥親,曾經被皇帝信任和重用。金川亂起,乾隆帝曾派訥親前往,主導戰事。訥親在協助處理朝政上,有他被皇帝認可的地方,但是,在戰事督導上,卻乏善可陳。最後,訥親被乾隆帝殺掉。

不知道,訥親之死,乾隆帝在用人有沒有可議之處?

不知道,訥親之死,是不是就是朝廷借一顆人頭來掩蓋處理戰事的章法不整?

不知道,訥親之死,是不是就是皇帝借訥親的身份和地位來殺雞儆猴?

既然是在講訥親之死,那麼,就先說說訥親其人吧!

訥親,生年不詳,卒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朝大臣;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世宗雍正中襲公爵,授散秩大臣;乾隆帝即位,授鑲白旗滿洲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協辦總理事務、進封一等公爵;後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巡閱河南、江南、山東諸省營伍,同時勘察海塘、河工,建言頗多;四年後,任經略大臣,率禁旅督師討伐大金川土司莎羅奔;以師久無功獲罪,削官;乾隆十四年(1749年)被斬。

補充一下:訥親在雍正朝末期進入軍機處;到了乾隆朝,以保和殿大學士的身份位列首席軍機大臣,兼管吏、戶二部,是一時權傾朝野的大人物。訥親是與鄂爾泰、張廷玉同時參與顧命、輔佐新帝的大臣;在雍正朝的一班老臣中,訥親最年輕,被乾隆視為最可造就的一位;雍正帝大喪期間,訥親以都統、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奉命協辦總理事務。

說完訥親的簡單情況之後,再講講訥親的身世。

訥親的曾祖額亦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開國元勛,恩封一等公。

訥親的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的四個輔政大臣之一。

訥親的父親尹德由都統授領侍衛內大臣,訥親為尹德次子。

訥親的姑母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孝昭仁皇后是康熙帝第二任皇后;清朝開國名將額亦都的孫女;太師、果毅公、前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鰲拜的義女;妹為康熙帝的溫僖貴妃。)

從訥親的身世來看,可以說是一門顯貴,世為皇族姻戚。

就是這樣的家族身世、這樣仕宦經歷,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被誅殺的厄運。

下面,就來講述訥親之死。

以下文字,出自清人昭槤的筆記《嘯亭雜錄》卷一《殺訥親》一節。

乾隆帝即位之初,因為看到果毅公訥親勤勉謹慎,認為訥親可以託付大事。所以,乾隆帝對訥親非常信任。

訥親這個人,他本身也明敏機智,每次籌劃判斷事情時,都會與乾隆帝不謀而合。這也是乾隆帝喜歡訥親的原因之一。

在官場上行事,訥親常常以清正廉直自期,並且嚴格要求自己。正因為這樣,一般人都不敢私下裡對訥親有所動作,不敢以私利來請求訥親行公便。

為了杜絕官場上的串門子、走關係,訥親在自家門前拴了一條很大的藏獒。藏獒的兇猛,大家都知道,所以,訥親家的門前,並沒有填塞行情鑽營的車馬之跡。

因為出身的原因吧,訥親自恃是皇親國戚、身為貴胄,所以,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他都顯得十分地嚴苛、刻薄。這樣,也就使得訥親被那些個德高望重的大臣公卿在私下裡暗暗地妒忌和懷恨。

戊辰(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農曆戊辰年)年春天,金川亂作。朝廷派制軍(明、清時期總督的稱呼。)張廣泗率兵前去攻打。因為金川的地勢險要,清兵前進受阻,所以,張廣泗率領的軍隊無法獲勝。

於是,乾隆帝欽派訥親前往平亂,並任命訥親為經略(明及清初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職位在總督之上。)

訥親到了金川之後,因為自視甚高,恃才傲物,所以,他根本就不把張廣泗放在眼裡。加之經略職位在制軍之上,訥親對張廣泗的態度,甚至是深深的蔑視。

訥親剛到金川的軍營,就限期三天之內,一定要攻克刮兒崖。並且,訥親還不讓將士們說話,只要是對他的這一命令有所建議、異議、規勸的,訥親就立即以軍法處置。正因為如此,所以,金川的清軍都十分震驚懼怕。於是,清軍竭盡全力去攻打刮爾崖,結果,損傷慘重。

這次戰事的結果,損失慘重,讓訥親因為害怕而有所忌憚。從這以後,他不敢再自作主張,隨便下令。

每次面臨戰鬥任務時,訥親自己都躲避在賬房裡面,從來不親自出戰,遠遠地進行遙控指揮。

這樣的作為,只會留下笑柄,讓兵士們在底下爭著取笑。這也導致訥親在金川清軍中的威望一日不如一日,聲望逐漸掃地。

有一次,訥親指揮著三千清軍去攻打對方的碉堡,對方只有十幾個人大喊著從碉堡衝擊下來,清軍三千多人的隊伍竟然鳥獸一般四散奔離了。

金川的戰況傳到了京師,乾隆帝也知道訥親不足以再任金川的戰事經略了,但是,基於以往對訥親能力的認知、以往對訥親的信任,還是對訥親抱了一些希望。乾隆帝期望稍待時日,就可以聽到金川傳來的好消息,然後,借著捷報,再把訥親召回來。這樣,訥親體面、皇帝體面、國家也體面。

但是,乾隆帝的期望還是落了空,時間向前推移,訥親在金川的用兵上,並無大的舉措、大的進展、大的收穫。

訥親向朝廷奏報的,就是天天要求增兵、天天請求轉運糧餉。

更為荒唐的是,因為出師不捷,訥親竟然上書,請求讓首領喇嘛、終南道士前來助戰。

於是,乾隆帝大怒,下令褫奪訥親的職務。

最初,乾隆帝對訥親並沒有非常嚴厲的處罰,只是命令他在塞外效力。

後來,乾隆帝知道訥親一直在隱匿自己慘敗的事實,非常憤怒,他立即封訥親祖父遏必隆的遺刀,授權給侍衛,命令監管訥親,逮至軍前,殺掉以警示軍隊。最終,侍衛在半途又接到命令,走到班攔山時,中途就把訥親處決了。

訥親死後,大家一想,這樣的人物都是可以殺掉的。於是,眾將士十分悚懼,再遇到戰事時,都會拚命搏殺,沒有人敢有半點苟且偷生的念頭了。

附文中相關資料:

【愛新覺羅·昭槤】字汲修,自號汲修主人,另說號檀樽主人;滿清貴族;生於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卒於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恩,原封康親王;愛好文史,精通滿洲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有往來;嘉慶二十年因虐下獲罪,革除王爵,圈禁三年;半年後釋放,但未復其爵;道光時病故,其文稿大多散失,後由端方搜集整理,有《嘯亭雜錄》十五卷;《清史稿》卷三十禮烈親王代善傳附昭槤傳。

【張廣泗】(?~公元1748年),清朝雍正、乾隆時期名將。以監生的身份被授為知府;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任職貴州思州;後平定準噶爾、苗疆等地,晉陞為輕車都尉;從清世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開始,追隨鄂爾泰征討苗疆,屢立戰功;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六月,出任貴州巡撫;深得鄂爾泰信任,是其最得力的助手;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二十四日,從西路軍前線撤回的張廣泗升任湖廣總督;一年後出任貴州總督,繼續負責平息苗疆叛亂事宜;清高宗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三月轉任川陝總督,經略平定金川軍務,與此同時,加太子太保銜;因進剿金川的事務久無進展,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帝命大學士訥親為經略前往,又起用岳鍾琪至軍營效力;訥親、鍾琪俱劾張廣泗玩兵養寇,貽誤軍機,被革職解京,乾隆帝親自在瀛台審訊,張廣泗拒不服罪,最後以失誤軍機罪處斬。

(全文結束)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何尊銘文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武王分封
聶榮臻的臨終遺言?
嬴政——正確的殘忍——功與過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武王東征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