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見》 書 評
05-03
《看見》寫的是人的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記者柴靜,說實話我先前並不知道這個人,也沒看過她的節目,但看我這本書後,我發現這是一本真正可以觸動我的書。這本書總共講了20則故事,則則刻骨,則則引人深思,這些故事揭露出來的不僅僅是社會現象,更是人心。看《看見》的時候我曾幾次熱淚盈眶,彷彿我身在那些不幸的人之中。就像柴靜寫的,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這樣的邊緣人,卻感受不到。我們多少人都如此,因為感受不到所以無動於衷,於是那些人那些事就與己無關,直到世界都變得冷漠。所以,什麼才算看見?對於這本書來說,肉眼所見已經不能算作看見了,看見不僅僅是看到,還要思考,否則這一看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然而,柴靜是真正看見了。比如在葯家鑫事件中,柴靜以一個記者的身份去採訪葯家鑫的父母,了解了葯家鑫的生活,還勸說了葯家鑫的父母,將事件背後的故事還原給了世人。2010年10月20日深夜,葯家鑫駕車無意撞倒張妙後又將其刺了八刀致其死亡,逃逸途中被群眾抓獲。23日在父母勸說下投案自首。這件事情的爭議無非是葯家鑫該不該殺,而柴靜卻深入葯家鑫家中,了解這個殺人犯背後的故事。根據柴靜的採訪,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葯家鑫之所以會犯下如此的過錯,和他的成長和家庭教育有關,因為從小凡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他父母從沒有鼓勵過他,相反的是一味的打擊和貶損,葯家鑫小時候經常被別人欺負,他父親從來都是把錯誤先歸於葯家鑫,而沒有站在他的立場上,他的童年時光是在極度孤獨極度憂鬱和極度恐慌之下度過的,父母的嚴厲和諸多的不理解造成了他的扭曲心理,柴靜還提到一個有過抑鬱症的孩子對她說的話,他說他和葯家鑫的成長曆程有些相似,他很理解藥家鑫那種不正常心理,葯家鑫對張妙下手,是因為他看見張妙拿手電筒照車牌號,這對葯家鑫來說是一種威脅,因為他認為張妙很可能會跟父母告狀,他受不了父母對他的失望和怪責,才一時衝動,鑄下大錯。
這不難讓我們聯想到我們自己的家庭,我們的家長有時也可能會犯錯誤,但我們還是應該慶幸自己的家長沒有像葯家鑫的那樣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而孩子受到的委屈、憤怒等負面能量不斷積攢,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人格扭曲。所以說,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這同時也是柴靜寫這本書真正想表達的。這本書中寫的是人的故事,其精髓無非是在於換位思考,就像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我們想著都容易,但是只有柴靜這樣做了,因為實現起來真的很難。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