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攤煎餅大媽月入三萬更震驚的,是你常識的貧乏

近來一則社會新聞又引爆了網路,攤煎餅大媽月入超三萬了!

還在辦公室里加班奮鬥的芸芸苦逼們當即表示被深深震驚。這個社會變化太快了,曾經金榜題名,出身名校的天之驕子早已淪落為壓力山大的碼農、房奴,現在連收入也被那些平時不顯眼的普通勞動者秒殺。

這還叫人怎麼活!天塌地陷啊!前途渺茫啊!

當然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是頗具反思精神的。為此網上很多文章應運而生,開始分析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收入被反超,甚至開出「藥方」治療白領們的各種不服。比如檢討大學課程理論不聯繫實際,無法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或者批評學生們不適應社會,在學校啥都學了,就是沒學會掙錢。總之,青年上班族們被批得一無是處,就差說上985、211不如賣煎餅了。

對於這些膚淺的「分析」,我唯有呵呵。精英們紛紛為大媽月入三萬而震驚,我卻以精英們竟為這種事震驚了而震驚。他們之所以被震驚,只因缺乏常識。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鄙視經商,更別說那些街頭巷尾的小攤販,簡直就是社會閑散人員才幹的事。這種毫無道理的歧視阻礙了很多人正確地認識我們身邊的經濟生活,因此不具備應有的社會常識。

其實早在80年代初,就有「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一說。可誰說賣茶葉蛋的一定不能比搞原子彈的強?

賣茶葉蛋,規模再小也是一門生意。既是生意,那就有投入,有產出,有設備損耗折舊等等最常見的經濟現象。平均每賣出一個蛋,減去必須的物料、人力和折舊成本,剩下的就是純利潤。賣茶葉蛋的一天能賺多少,完全取決於生產成本和購買量。購買的人數則取決於攤點周邊的人口密度和流動量。比如一天賣出上千個茶葉蛋,一個蛋利潤有1塊錢,那收入就很可觀了。

賣煎餅也是同樣的道理。別看一個煎餅沒多少錢,如果守在地鐵口,一天買出幾百個,月入三萬很誇張嗎?

再來說搞原子彈的。研製原子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從上到下有幾十萬人參與。既有鄧稼先、彭桓武這樣極少數掌握核心技術的頂尖科學家,也有無數基層科研單位的幹部職工。一個研究所里負責採集數據的普通大學生也可以說自己是「搞原子彈的」。科研機關的工資設置有高有低,現在一個研究所的大學生月入普遍不足一萬,兩相對比,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誠然,原子彈是國防產品,沒有利潤可言。可就算把原子彈換成汽車、晶元、手機這樣的高科技商品,對比結果也沒太大不同。

如果茶葉蛋賣得好,賣成連鎖經營品牌,收入超過鄧稼先也是完全可能的。麥當勞不就是個賣漢堡的嗎,肯德基不就是個賣炸雞的美國大爺嗎,不照樣當了世界五百強?美國人可沒那麼矯情,沒人報怨得諾貝爾獎的不如賣炸雞的。

搞原子彈的不是某幾個人,而是一整個產業鏈,工程師智商再高,學識再多,那也只是整個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在發工資資金的時候,原子彈產品線的全員都要參與分配。而賣茶葉蛋的人自己就相當於企業法人,賣多賣少都歸自己。

這是兩種不同的分配方式,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正因如此。

現實中,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比比皆是。很多精英人士奮鬥半生終於爬上了企業高管的位置,擁有了體面的生活。然而他們的財產在一些東南沿海小老闆的眼中卻不值一提。

造成這種懸殊的根因不是學歷、智力等,而是手中的資本。高管職務再高,那也是在為老闆打工,身邊的資源皆來自公司。一個小老闆可能沒上過大學,更沒留洋鍍過金,但他是企業法人,名下有廠房、有設備、有僱傭工人,還有進貨和銷售渠道。他是生產經營的組織者,這些資本創造的財富都歸他個人所有。所以哪怕一個小加工廠的收入,也可能強過一個企業高管。這可能也是溫州人「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的原因吧。

這也解釋了一些現象,很多優秀學子感嘆自己讀書讀得那麼好,倒頭來收入不及當年不好好學習,早早輟學打工的同學。人家可能打工幾年攢點錢做生意,生意上了正軌自然就賺錢了,手頭的資源就比你多,當然就掙得多。

賣茶葉蛋的比搞原子彈的有錢,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經濟現象。以前很多頑固守舊的人就是看不慣,說這是體腦倒掛,分配不公,呼籲國家出手管一管。他們不知道我國經濟能夠高速發展,告別過去那種買什麼都要憑票據的時代,就是因為開放市場,搞活經濟。賣茶葉蛋也能致富,攤煎餅的也比白領有錢了,這正是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真實寫照。如果國家要來「管一管」,那我們恐怕就要回到那個物質極度短缺的年代。

其他各行各業莫不如是,上班族們縱然有名校光環,但大部分人在拿死工資。而那些快遞員、安裝工通常都是按件計酬,多干就能多得。趕上行情好,收入超過上班族很難嗎?同樣一個上班族,如果從拿死工資的研發崗位轉到按業績提成的銷售崗,那麼他的收入也可能實現翻番。

很多沒有常識的人只知道簡單地比較數字,卻不知道每個行業的收入分配形式完全不同。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常識,就不會為攤煎餅大媽月入三萬而震驚,也不會因為自己收入不如攤煎餅大媽就懷疑人生,信念崩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不僅需要高尚的品德,更需要有常識的支撐。

曾經紅極一時的央視主持芮某,在一個高級別論壇上當著姚明和某市委書記的面,拿他倆對比,說他們做同樣辛苦的工作,姚明年收入高達5000萬元,而書記只有不到20萬,可見收入差距有多大。這種自以為是且極不禮貌的論調讓會場一度尷尬。姚明當場反駁,這是兩種不同的體制和不同的分配方式,不能簡單拿來對比。芮某犯這樣的錯誤就是因為缺乏基本的經濟常識,按他的邏輯,他也應該從小就去打球,而不是考大學進央視。

說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也想辭職去賣煎餅了?且慢,先想清楚每個賣煎餅的都能月入三萬嗎?其實中國古人就非常理智,有句老話叫「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那些炒作幹什麼職業月入多少萬,秒殺誰誰誰的人,多半是呆坐辦公椅上不諳世事的小編。正因其不明事理,所以大驚小怪。而真正從事那些行業的人,才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

比如在地鐵站攤煎餅,每天早出晚歸,全年基本無休,風霜雨雪都要捱,很苦很累。一方面毫無社會保障,另一方面要承擔很高的經營風險,要應付城管,與其他小販爭地盤,甚至是黑社會的威脅。很多人只看到幾個賣煎餅的賺了錢,那些沒能搶佔繁華地段的攤販呢?那些無法堅持下去的人呢?

看來那些羨慕賣煎餅的人需要多讀書,學習一下什麼叫「倖存者偏差」。如果賣煎餅能穩賺不賠,只怕從此寫字樓里人去樓空,大家都去賣煎餅了。

另外,為什麼一定要辭職去做生意呢?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不能月入三萬嗎?知識的技能的積累需要過程,也需要基礎。一個人在大學裡沒學過計算機課程,他能幹好互聯網嗎?如果一個普通碼農在工作上不斷深入,將來他肯定能成長為項目經理、高管,或者自己創業,收入也會隨之增加。

道理就是如此簡單,可惜很多上班族鼠目寸光,妄自菲薄,看著別人發達,就恨自己白活了。他們看不到知識的力量,對自己的良好教育背景沒有信心。更可笑的是他們現在就守在一座金礦上面,卻抱怨自己沒錢。很多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為員工提供了發展的機遇。自己不想著怎樣利用好公司的資源發展自己,卻眼饞別人賺錢,這種人活該一直窮下去。

更多好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豬豬章。


推薦閱讀:

如何優雅的洗地?
在加拿大的生活壓力大?移民到那裡的小夥伴都笑了
禽獸老師!江蘇女教師多次與學生發生性關係 獲刑3年
奇門遁甲分析當前中美貿易戰
多檔節目停播,政策風險下綜藝節目該如何「自救」?

TAG:熱點話題 | 經濟學常識 | 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