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之殤:廣受喜愛卻不被信任的滋味

承接上一篇關於和田玉造假的解讀,本文來談談關於和田玉行業市場的問題。

龐然作品《板橋畫韻》(和田青玉籽)

中國人喜歡玉,似乎是從骨子裡天生的,大概是因為對美玉那種莫名的情懷,早已融進了每個國人的文化基因中。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大抵每個愛玉、惜玉之人對玉的感情,都可以用《牡丹亭》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看來,依然十分貼切。

王金忠子料花鳥作品《春色滿園》

從內蒙古的興隆窪文化到今天,中國用玉的歷史已經有七八千年之久,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玉文化。即便拋開歷史的因素,和田玉溫潤細膩的材質美感,自然造化賦予子料的多彩皮色,玉雕藝人巧奪天工的工藝智慧,玉雕作品題材內容蘊含的內涵寓意,都足以讓我們愛上玉雕藝術,喜歡上和田玉這種天賜的禮物。

商場里冷清的和田玉櫃檯

但當下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同一個商場中的黃金珠寶區域,唯獨和田玉類的消費品乏人問津,時常是一種門可羅雀的狀態。要知道中國人現在不缺錢,也不是不喜歡和田玉,但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

到專業機構鑒定的和田玉消費者

稍稍思量之下,一個明顯的答案就出現在心間:和田玉不被消費者信任。具體來說,這種不信任來自兩個層面,一個如前一篇文章所言和田玉行業造假猖獗,消費者怕買到假貨;另一個則是價格不透明,消費者總擔心自己買貴了,花了冤枉錢。

如果深究問題背後的原因,就會發現這個行業的多個方面都是有問題的。

只有大師沒有品牌

首先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只有大師沒有品牌的行業。從國家評選的工藝美術大師到行業內的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乃至每個省評選出的省工藝美術大師,玉雕行業中從來不缺優秀的雕刻人才。但是這個行業里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卻幾乎沒有,有的只是一些連鎖商鋪。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頒證儀式

也許會有人說,每一個大師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也是品牌呀。但要知道每一個工作室的立足之本就是大師本身,工作室產品的質量是以大師的個人信譽為擔保的,這絕不是一個真正的現代企業品牌。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去買華為手機,絕不是沖著任正非去的,而是沖著華為這個品牌本身。也就是說,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是來自於品牌的背書,而不是某一個人。

天工獎獲獎作品

作為創作者的玉雕大師,他所能夠保證的是工藝的水準,並不應該一併承擔玉石材質真假好壞的檢測工作。畢竟大師的精力在於創作,而不在於努力學習鑒別造假技術。當然,中國人向來講究德藝雙全,大師的人品和信譽也的確可以為材質真假好壞提供了保障。

假皮子料俏色雕刻作品

只是,我們無法排除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有人為了展現俏色巧雕的技巧,用了染色的子料;有人一時糊塗,判斷錯了材料產地;甚至不排除有人為了眼前利益,不顧個人信譽,故意以次充好欺騙客戶。面對這些情形,廣大消費者又該如何獲得保障呢?

高端藏品過剩,但缺少物美價優的大眾消費品

以大師工作室為品牌也帶來了另一個行業問題,就是只有優質的高端收藏,而缺乏優質的大眾消費品。

天工獎獲獎作品展覽

新世紀以來,玉雕行業中各類獎項和榮譽職稱的評選,促使玉雕行業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這些人在成名之後都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不管在用料還是工藝上都選擇高端領域,從而造成了高端產品過剩,有價無市的市場局面。

拍賣會上以190.4萬元成交價成交的易少勇玉牌作品

為了促進高端產品的消費,行業圍繞大師展開的推廣、銷售、拍賣等活動,更加劇了原本就屬於奢侈品的玉雕,在文化和價格兩個層面都距離大眾越來越遠。而原本屬於大眾消費品的領域,則被許多假冒偽劣的和田玉製品佔據,缺乏真正質優價廉的產品。消費者對和田玉的消費熱情,在經歷了假貨困擾和上當受騙後也就逐漸消退,變成我只喜歡但不會輕易購買。

玉料品質評級標準模糊、價格不透明

各種品質的玉石混雜在一起

質量和價格是和田玉大眾消費品最為關鍵的因素。其實就目前和田玉的開採發掘情況而言,新疆、青海、岫岩、俄羅斯、韓國等地所產的和田玉山料每年的產量並不算低,基本可以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而且隨著人們對和田玉的喜愛從白玉擴展到青玉、青花、碧玉、糖玉等多個玉料品種,天然保真的玉料並不是問題。

和田玉鑒定證書

真正的問題出在和田玉材料品質的評級這一環節。一直以來,和田玉的鑒定證書上都只簡單的描述了材質成分和大體的顏色等基本信息,對於玉質本身的品質等級並沒有劃分。我們知道鑽石很早就建立起了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顏色(Color)和切工(Cut)的4C標準,相應的鑽石價格依照這一標準變得透明清晰。

分類簡單的和田玉標準樣品

作為價格高低重要依據的玉質如果沒有標準,也就意味著和田玉的價格是混亂而不透明的。對於普通的大眾消費者來說,他們很難判斷一件和田玉製品的價值。加上民間一直有「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說法,消費者因此總擔心自己買貴了,買虧了,對這個領域缺乏信任感,慢慢對和田玉製品產生了很喜歡但不會購買的情況。

被消費者廣為喜歡卻不信任的和田玉之殤,未來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可能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筆者只能先簡單聊聊,權當一個記錄。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要求刪除)

推薦閱讀:

這些畫何以引發西方百年熱潮?——風景畫的發展史
藏家?藝術家?不如先當「玩」家
那些流失海外的壁畫珍寶
投資回報率460倍!20世紀最偉大收藏家為何從沒出錯過
大自然的時空膠囊——蟲珀

TAG:和田玉 | 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