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你身邊的「同情婊」
同情本是善良,可越來越多的人,讓這種善良變了味,失了真。
01
同情不是強者
對弱者的居高臨下
有人看見風吹熱曬送貨的快遞小哥,烈日驕陽下吆喝的瓜農伯伯,夜幕降臨時賣菜的白髮奶奶,總是評論一番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有人婚姻美滿,碰上單親媽媽,就想法設法到處給她張羅相親,言之鑿鑿「女人一個人得多累……」
有人成雙成對,遇見面不改色的失戀姑娘,為表同情,就一個勁地提醒,「渣男不要也罷」,一個勁地強調,「哭沒關係的,哭出來會好過一點……」
更有甚者,一味地意淫、揣測、導演著別人的不幸,然後自以為是地同情別人。
朋友大丫就說過自己的經歷。她有一個特別關心、關懷自己的同事,關懷到時刻放大加粗她的「悲慘世界」。
有天她發了一條類似「不想出門,不想吃飯」的朋友圈,同事就會在底下留言:「抱抱,沒什麼過不去的砍,別一個人待著,多出去交朋友。」
其實大丫就是想表達自己的懶。
後來她發現她的每一條朋友圈,同事都在意淫她的不幸。
哪怕她發的是和朋友喝酒玩樂的照片,她也回復:「開心一點,別喝那麼多酒。」
不僅朋友圈,在辦公室更是如此。
哪天素顏朝天就會問她,「最近怎麼了,氣色這麼差,女人對自己好一點,別虧待自己。」
哪天遲到一點點,就會私信她,「昨晚又熬夜了吧,工作壓力大吧,可以和老闆說說啊……」
她的經歷讓我想起我考研失敗後的那段日子,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變成了雞湯高手。
借著過年簡訊拜年的機會,每天對我進行信息轟炸,開頭都是千篇一律的新年好,後面就接著什麼「條條大路通羅馬」,「想哭就哭吧」,「不要頹廢,還有明天」……
講真,每次我看到這樣的信息,我都哭笑不得。
尼采說,憐憫和愛都是罪惡。
面對努力生活的人們,有人不去尊重他們的獨立堅強,反而只因為他們看起來不那麼光鮮滋潤,就腦補出他們的凄慘,意淫他們的需求,然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同情他們。
這些人是不折不扣的「同情婊」。
他們對弱者或者困境中人的同情,實則是另一種形式的居高臨下。無非是認為他們工作不好,過得不如他好,俯視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事實上,所有人都是蒼天眼裡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的凡人,快遞小哥每日披星戴月,馬雲夜裡輾轉反側,不過是為各自生活中奔波勞碌拼盡全力而已。
02
比所有人瞧不起你更難受的滋味
就是所有人同情你
魯迅在雜文說過一句話:「有些人在更強者面前是羊,在弱者面前就變成狼。強者抽刀向弱者,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去年王寶強老婆出軌,最信任的手下人背叛,全部家財也可能被卷光,很多人覺得他不如我了,我要同情他……
作為草根逆襲的典範,王寶強明明是人生的強者,好伐?
在他自己導演的影片《大鬧天竺》里,他扮演的角色,就有一句台詞:「這世上,比所有人瞧不起你更難受的滋味,就是所有人同情你。」
為了防止同情婊的同情心泛濫,王寶強給各位看客提前打起了預防針,王寶強說:
「我希望大家看待《大鬧天竺》這部電影的心態是純粹的,是真心喜歡它,不是同情我、可憐我。
你要是這樣,寧願你別買票,不要來看。我追求的不是票房,我就是完成一個心愿,證明自己還是站起來了。」
不僅王寶強,很多明星,遭遇變故時,都會遭到一大撥人的瞎同情。
張柏芝在遭遇離婚、前夫熱戀、自己帶著兩個兒子、遭受封殺的時候,很多人都向張柏芝投以同情的目光。
現實往往是,人家過得美美的,粉絲先哭了。
「你知道一個人帶兒子有多辛苦嗎?」
「為什麼要這麼折磨我的女神?」
這種苦情的想像真是夠了。
之後,林青雲在一次訪談中,就提到:張柏芝現在過得很開心。
金星對張柏芝的評價,說她是敬業的好女人,不管對工作還是生活,現在活得很好。
奧巴馬曾在演講中說:
「我們每個人必須留心美國小說中一個偉大人物阿提克斯 · 芬奇的建議,他說,直到你從另一個人的立場考慮事情,直到你爬進他的皮膚、在裡面走一圈,你才能真正地理解他。」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生活閱歷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同,別把你的固有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
你遇事啕號大哭,別人可能是處變不驚,給別人留有一定的空間,別喋喋不休,別指手畫腳。
03
自以為是的同情猶如砒霜
尊重才是蜜糖
沒錯,這個世上,並非每個人都渴望同情,不管是處於低谷迷途中的人,還是有身體殘疾的人。
因為接受同情,就意味著承認自己的脆弱和不幸。
在法國電影《觸不可及》里,癱瘓在床的白人富翁菲利普炒掉了多位「同情」他的看護,唯獨留下了做事毫不細心的黑人德希斯,就是因為德希斯常常忘記他是個殘疾人。
很多人高舉著同情弱勢的大旗,認為他們的同情能夠幫助弱勢群體獲得更加公平的對待,殊不知同情即是歧視的第一步,對於殘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把他當成殘疾人。
《中國達人秀》上的馬麗和翟孝偉,兩人加起來只有三隻胳膊三條腿,有人花10萬元購買他們表演時的一幅畫,被他們婉拒,他們說:
「我不需要憐憫,因為我是強者。」
南京市殘疾人自強模範——何留,耳朵聽不見,但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最後考上天津理工大學,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我不需要憐憫,只需要一次同等競爭的機會」。
看過一位殘疾人的自白:「我並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那是對我的不尊重和侮辱,我不覺得自己有多可憐,我無法適應別人向我投來的那種異樣眼光。」
同理到那些你認為過得不好的人身上,他們不需要同情,他們也並不可憐,他們只是工作和你不一樣,或者暫時低迷和彷徨,你和他們也沒有不一樣。
很多時候,他人不需要同情,他們要的不過是一份不打擾的尊重。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你自以為是的同情,在他人看來就是砒霜,而尊重才是真正的蜜糖。
04
盲目的同情
是對善良的褻瀆
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小女孩騎單車違規逆行,剮蹭了一輛賓士車。司機讓他給家長打電話來處理問題,女孩兒緊張得哭了起來,路人紛紛過來圍觀。有人覺得司機不近人情,勸他不要為難孩子。
還有,欺實馬案和葯家鑫案當中,很多人稱被告已經悔過,說「他只是個孩子」、奉勸「已經毀了一個家庭,何苦再毀一個」,「冤冤相報何時了」……
「同情婊」不在乎是非黑白,不理會前因後果,不怕破壞秩序和規則,只跟自己的感覺走,只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建議。
錯了就是錯了,無論你有多麼「弱勢」,有多麼大的苦衷,你都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寫了本書叫《反對同情》,在書中,他承認同情有其優點,但它會造成愚蠢的判斷,經常會激發冷漠和殘酷的行為。
他指出,反對同情不等於說我們應該自私、不道德,而是說如果我們想做好人,想關心他人,想讓世界更美好,沒有同情會更好。
生活中有太多泛濫的同情,卻鮮見理性的審視。
這種非理性的判斷本身就是錯誤的荒謬的,更可笑可氣的是,他們還通過險惡的道德綁架,將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強加於人,而去指責基於理性判斷得出正確結論的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目的並非去憐或去恨,而是通過思考和行動,減少以後這種可憐和可恨發生的可能。
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變得理性,不要看到窮人就去可憐,看到弱者就去同情,這個社會不光需要同情心,最起碼的理性和規則還是要有的。
王爾德說,如果世界上少一些同情,世界上也就會少一些麻煩。
只有人人都多一分尊重,少一分同情,世界才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05
請收起廉價的同情心
別對他人道德綁架
同情婊無處不在,他們不僅自己「深表同情」,還強迫所有人與他一起去「同情」。
法國巴黎遭恐怖攻擊造成大量死傷時,范瑋琪和往常一樣,發微博曬娃,然後就被網友轟炸了.....
「一有大事發生,你就炫兒子!」
「有沒有同情心?其他明星都在為巴黎祈福,而你還在曬娃」?
........
范瑋琪作為一個母親,例行曬娃,就能看出沒有同情心,只能說同情婊們腦洞真大。
喬任梁和陳喬恩是很好的朋友,喬任梁去世時,陳喬恩因為沒有發微博悼念,被罵「還說什麼好朋友,到底有沒有同情心」。
事實上,陳喬恩的助理對外界稱,陳喬恩哭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同情婊關懷弱勢群體,全靠一張嘴,且不能帶來一點實質性幫助。
知乎有一個問題,如何看待親朋好友生病了在朋友圈感慨的人?
最高贊的回答是 —— 有時間發朋友圈,不如去煲碗湯。
沒錯,同情婊就是喜歡干這些出巧嘴的好事。
《戰狼2》票房創新高,網民直接給出了捐款數字上的要求,讓吳京捐出1億元、2億元甚至票房收入的一半……
然後吳京捐出100萬,就覺得他太沒有同情心了,還是中國人么?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符合道德、充滿人情味的行為,應該是自發的,而不是被道德綁架強迫的。
強迫之下,善舉也會變味。花別人的錢讓自己得到滿足,這叫慷他人之慨。
尼采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同情婊」,遠離他們。
推薦閱讀:
※這幾種違章最容易犯,一不小心就違章,4000萬人被扣分罰款
※我一直覺得教師節是個很奇怪的存在
※《一虎一席談》宋忠平你怎麼看?
※田佳良、寄生蟲與黨
※偉人去世,我該怎麼做?《偉人去世完全指導手冊》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