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市場經濟規律出了問題,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存在問題,市場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到位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與國際社會新常態比較,既有相近的表象,也有本質的不同。重要的一點在於,要認識新常態在失去以往高速度增長同時,也走到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時間節點,迎來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發展的窗口期。如同司機開車進入彎道要踩一踩剎車,要想轉方式、調結構改革順利進行,就要適當放緩經濟增長速度,轉入中高速-中速增長新常態。這不僅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需的。
以往轉、調之所以收效不大,總是懸掛在高速增長上下不來,一下來便趕緊啟動追加投資把速度提上去,已經成為應對經濟下行駕輕就熟的一項「法寶」。其實,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在平均利潤率作用下長期虧損企業理所當然地要被淘汰,產能過剩當隨之化解。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不盡然,殭屍企業長期得不到應有的處理,產能過剩很難從本原上剷除。原因何在?不是市場經濟規律出了問題,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存在問題,市場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到位。譬如,水泥、鋼鐵等過剩產能在城市化住房建設運行中,奏出生產—交換—消費「體外循環·三步曲」,就是典型一例。第一步,政府以公用名義出面徵購土地,付給農民土地出讓金。第二步,政府在拍賣市場上出讓土地,開發商中標得到土地並給付政府土地出讓金,進行開發建設。第三步,開發商建房並出賣商品房,購房者付給房地產商購房金,並繳納房屋購置稅。如此,農民獲得土地出讓金,佔小頭;政府獲得土地拍賣金、房屋購置稅,佔大頭;開發商獲得房屋出讓金,佔次大頭。開發商還可因此而獲得抵壓貸款權,進入下一輪投標、建房、出售新的循環,把「次大頭」做大。如此,我們看到「農民—政府—開發商—購房者」四方各得其所,一套完整的循環。如果購房者出於本身住房需要,那麼這是正常狀態下的體內循環;如果購房者不是出於自身需要,而是為了投資、投機,將購房變成倒房、炒房,就變為脫離實際需要,消耗水泥、鋼鐵等過剩產能的「體外循環」。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體外循環」在房價不斷飈升中愈演愈烈,致使房地產泡沫持續增大,獨立於中等收入群體經濟基礎之外運行。究其原因,同政府速度偏好、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高休戚相關。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失去決定性作用、市場失靈的典型表現。
在當前形勢下,轉方式、調結構重點落實到供給側改革上。因此,鑄造中等收入主流群體經濟基礎,就要突破傳統發展方式需求側改革局限,實現從需求側向供給側改革為主的重點轉移。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和外貿出口「三駕馬車」從需求側拉動經濟增長持續多年,也曾對此進行過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然而在邊際投資效益下降、消費疲軟和出口受阻新形勢下難以為繼,改革的重點、策略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調整到供給側上來。改革重點由需求側調整到供給側,是經濟發展由以外生變數為主向以內生變數為主的轉變,是新常態下做出的理性選擇。所謂供給側改革,主要是在人口和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發展等內生變數方面進行改革,以激發經濟內在發展的活力、潛力和動力,開闢走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主的發展道路。具體說,供給側四大要素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
其一,人口和勞動力供給改革。貫徹「三步走」人口發展戰略,完成第二步向以提升人口素質和調整人口結構為重點的轉變,推進後人口轉變向全方位適度人口過渡。包括啟動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大力提升人口體能健康素質、智能科教素質和文明素質,調整勞動年齡人口、老年人口、城鄉人口等人口結構的改革,為中等收入主流群體的形成提供適宜的人口數量、素質和結構。
其二,土地制度改革。要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加速農地流轉、擴大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改革。一方面要保住18億畝耕地不被侵佔,守住「米袋子」供給這條「紅線」;另一方面要盤活土地資產,在節約土地尤其在節約耕地前提下,為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提供發展需要的土地供給。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擴展中等收入群體。
其三,資本要素改革。資本要素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於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資源品價格改革降低原材料成本,減稅、降費、加速折舊改革降低財稅成本,利率市場化、降息改革降低財務成本,養老保險體制改革降低人力成本。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取消和下放投資審批許可權、加快補齊發展短板、適當加大投資力度、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改革等,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其四,創新發展改革。新常態經濟發展不是不要需求,而是需求有了某種質的變化。供給側改革就要有針對性地去過剩產能、補短板、提質增效。要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為新常態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不斷增強的內生動力。來源:全球化
作者:田雪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社科研究專家諮詢委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