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身毒」?古代中國為什麼如此稱呼?

中國古代曾經使用過許多名字來稱呼今天的印度,至今流傳最廣的是「天竺」,電視劇《西遊記》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插曲《天竺少女》風靡一時,至今傳唱。

電視劇《西遊記》中,李玲玉飾演天竺公主。

其實,「天竺」在中國歷史上只是一個過渡性質的音譯國名,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在「天竺」之前,印度一直被譯作「身毒」,而在唐朝之後,「印度」成為主流的稱呼

除此之外,還有比較小眾的稱呼如「賢督」「天督」「天篤」「身竺」「乾毒」「虔毒」等。

「身毒」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典籍上,是在漢武帝時期。太史公司馬遷寫《史記·大宛列傳》,記述西域諸國風貌,著重寫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過。

張騫出使西域,於公元前128年左右到達大夏。大夏即Bactria的音譯,是希臘在中亞建立的奴隸制國家,也叫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其邊境與中國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蔥嶺(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塔吉克交界的帕米爾高原)相接壤。

張騫向漢武帝彙報說:「我在大夏時,看見過邛竹杖、蜀布,便問他們:『從哪兒得到了這些東西?』大夏國的人說:『我們的商人到身毒國買回來的。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大約幾千里。那裡的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大致與大夏相同,但地勢卻低濕,天氣炎熱。它的人民騎著大象打仗。那裡臨近大水。』我估計,大夏離漢朝一萬二千里,處於漢朝西南。身毒國又處於大夏東南幾千里,有蜀郡的產品,這就說明他離蜀郡不遠了。」

從地圖上看,也確與事實相距不遠。

至此,「身毒」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並成為約定俗成的稱呼。

東漢班固著《漢書》時,亦延用,可見,在整個漢朝,都通用「身毒」這個譯名。

需要注意的是,張騫並沒有去過印度本土,他對「身毒」的音譯,是來源於大夏語hinduka。而漢字的古音與今音有所不同,「身」的讀音在秦漢之時並不是shēn而是?i?en(中上古音韻),所以,《史記索隱》會說:「身音捐。」按照現在的發音來看,應該大致接近於hen或hin。

漢祚衰微,三國鼎立,而後魏晉。原居於正統的中原語言受到各方干擾,開始發生變化,而hinduka的音譯名也隨之改變。

西晉陳壽著《三國志》時,改「身毒」為「賢督」。但這個譯名比較小眾,沒什麼影響力。到《後漢書》著成時,也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史學家范曄改譯為「天督」和「天竺」。此時距大漢滅亡僅200多年,官方的語音系統就有如此不同。

此後,也有著作譯之為「身竺」「乾毒」等,但大體以「天竺」最被認可,成為印度的主流漢譯名稱。

無論是「身毒」還是「天竺」,都來自hinduka,區別只在於時代不同而漢語音亦發生變化。

唐朝初年,玄奘和尚西天取經,抵達古印度諸國(當時小邦林立,並無統一國名),16年後回國,記旅行途中見聞,撰成《大唐西域記》,則一錘定音,譯之為「印度」。

他在書中寫道:「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從此,「印度」這個譯名從唐朝起一直沿用至今。

本文作者是生薑烏梅,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由漢字解碼發布,2017年8月9日


推薦閱讀:

移動支付又掀合併風波,醫療科技仍是風口 | 印度創投周報
扒一扒《極限特工》里的最美印度女神,反正我是流口水了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個體傳記的成功OR公映電影的失敗
有沒有覺得印度想做1979年的中國?

TAG:印度 | 張騫 | 玄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