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何從失敗的實驗中挖掘價值?
結合自己的經歷以及科學網上看到的很多博客,我發現,科學研究中失敗是常有的,而所謂的順利是少有的。其實不光在科研中,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這種現象。經濟發展,哪個國家不是先經歷一番「摸著石頭過河」,才迎來相對快速的增長。小孩走路,也沒有說一下子就會走的。
在與研究組的低年級同學交流時,我常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這條經驗。對於初入科研,剛剛開始真正開展實驗的本科生、碩士生來說,需要正確對待失敗的實驗。我這所談的正確對待,不光是不氣餒、再接再厲這麼簡單,而是要去仔細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找到下次成功的因素。
其實往往在進行一個實驗時,我們以為我們只是在單因素實驗,而有很多細節我們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造成了結果不符合我們的預期。這本質上在於我們對於實驗細節尚沒有諸多的把握。小時候,對於我們喜歡的玩具,我們一定都有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的經歷,而現在對待實驗,也要有這樣的態度,「愛」自己的實驗,儘可能去把握自己實驗中的諸多細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當你認真做實驗時,根本不存在「失敗的實驗」,因為數據本身體現出來的就是「自然哲理」,只是我們能力不夠,不知道為什麼出現了這樣的結果,而僅僅是一句「不符合我的預期」,這不過是「自欺欺人,聊以慰藉」罷了!
那麼,在認真實驗的基礎上,你得出的結論「不符合你的預期」,「看似失敗」,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反其道而行之,從中發掘價值?我的實驗中這樣的例子經常遇到,在此我僅與大家分享2017年2月-3月間的3次經歷。
(註:本人研究方向為高級氧化技術,目前關注電化學體系O2電還原製備H2O2的研究,因此如下的分析大多與強化O2的擴散、H2O2的擴散有關。)
案例1
第1次,使用泡沫碳陰極,在非流動反應器中能很好地產生H2O2。本對流動反應器充滿了期待,但在流動反應器中,費了一番周折,才發現O2傳質不好,電極上開孔後才解決了氣泡累積問題,能較好地產生H2O2。
想法歷程:本來眼看著這兩個反應器中的數據關聯不起來,但有一天轉念一想,如此常見的2個反應器,何不對比研究。一個在攪拌下可達到優良的O2傳質,但pH確是中性;一個可自發產生pH=2-3的局域環境,但O2傳質卻不好。
案例2
第2次,在「脈衝電流抑制H2O2在多孔陰極內分解」部分研究中,在發現2sON+2sOFF能極大提升H2O2產量時,興緻滿滿地繼續縮短脈衝頻率,而「0.1s+0.1s」,幾乎沒有產量!(如左圖)這就非常有趣了。最後,經過整理數據,提出了一個「火山型」的曲線圖(如右圖)。
案例3
第3次,在驗證「雙機制產H2O2」問題時,對照試驗的結果很奇怪,遠低於原來的結果,我以為是一次「無緣無故」的失敗!隨便翻看原來的筆記,還好記錄了電極的順序,下面是多孔陰極,上面是陽極。而我這次多孔陰極是在上面。這有差別嗎?仔細想想,沒錯,有差別!多孔陰極在下面時,強烈的攪拌作用很可能使陰極內H2O2加速擴散到主體中,從而減弱電還原這一無效途徑於是,弄巧成拙,這組數據又能作為論文里的又一關鍵依據。
最近感覺自己的實驗可控性增強了,原因可能是實驗中更多原以為「無關緊要」的細節都能看在眼裡了。
推薦閱讀:
※大科學工程項目,如何減振是個問題
※用90年等9滴瀝青滴落 | 5大百年科學實驗
※為了研究怎麼吃不胖,科學家竟對他們做出這樣的事...
※OS 實驗一 | linux 內核編譯及添加系統調用
※這是一種能推斷出我們的大腦在經歷什麼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