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馬齒莧
王文莉《味蕾的眷戀》如此描述,採回的馬齒莧,經過擇洗和瀝水,越發顯得嫩綠誘人。我先將其中的一半焯水,淋上香油、生抽、香醋調好的蒜泥,撒上炒熟的白芝麻,一盤涼拌馬齒莧就做成了,兒子和老公品嘗以後,連聲稱讚真是一道難得的美味。
剩餘的馬齒莧,我用開水焯後,和肉餡、薑末、蔥花一起剁碎,加入鹽、雞精拌勻做餡,晚飯的時候包成皮薄餡多的餃子,咬一口,唇齒之間生出一種特別的清香,一家人大快朵頤,兒子肚皮撐到溜圓才肯放筷。
小時候,母親蒸饃之前,從地頭掐回一把鮮嫩的馬齒莧,擇洗乾淨之後切碎,和發好的麵糰揉在一起,剁成一個個方形的饃肧擱到籠屜里先蒸著。搗一些蒜泥,和辣椒油、香醋、香油混合在小碗里調成蘸汁,等到熱騰騰的菜饃出籠,菜饃蘸蘸汁送入口中,蒜香、饃香、辣香、醋香和菜香混在一起產生的化學反應,在口腔里上演一種酣暢淋漓的味覺盛宴,百吃不厭。
馬齒莧除了食用價值外,還是一味常用的中藥。
《滇南本草》中記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馬齒莧尤其適合青春少女防治青春痘之用。
夏季收割,洗凈晒乾,需要的時候,煎湯內服或燉食都可,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羊城晚報發文《馬齒莧竟在醫院用於治濕疹》
在廣東,天氣炎熱又潮濕,皮膚病容易發作,尤其是濕疹皮炎。
劉女士患有濕疹多年,天氣一熱就會發作,胳膊上有一塊紅斑,有時瘙癢得厲害,就會忍不住搔抓,結果導致皮膚破損並且有一些滲液。針對這種反覆發作的皮炎、濕疹,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中西醫結合皮膚科就一直採用以外治療法。該科主任羅光浦表示,皮膚暴露在外,採用外治法直達病灶,效果比較明顯,而且外治法多採用中醫傳統療法,像外敷中草藥、中藥塗擦、泡浴、針刺、艾灸、放血等九大療法。考慮到馬齒莧可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等作用。我們嘗試過很多種草藥外敷治療濕疹,羅光浦說,唯獨馬齒莧效果最好。60%-70%的濕疹病人,敷3-5次之後,濕疹的癥狀就明顯減輕了。
在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使用的馬齒莧多為干品,一個月大約用二十公斤馬齒莧。羅光浦說,通常具體辦法就是用1000毫升水加上30克干品的馬齒莧熬煮10-15分鐘,過濾藥渣之後,用紗布浸濕藥水外敷在患處即可(紅腫用冷敷,厚皮的濕疹則用40℃以下溫敷)。羅光浦說,曾經有一位名老中醫在診室里種了幾盆馬齒莧,他甚至會現場採摘一些馬齒莧,搗爛後給濕疹病人敷上,像皮膚濕疹出現紅腫熱痛的病人更加適合用新鮮的馬齒莧。
如果皮膚比較乾燥,則最好不用馬齒莧。羅光浦說,馬齒莧具有收斂乾燥的特性,所以當皮膚乾燥的濕疹病人可以用滋潤一些的藥膏,比如用香油對當歸、地榆、甘草這些中草藥進行炮製,再加入凡士林,即可調和成外用的清熱解毒,同時還滋潤的中藥膏,外敷在患處。羅光浦說,半年前各地紛紛被叫停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液,而很多皮膚科患者還不理解,以為打針見效快、治療更徹底,通過半年的實踐,不少患者也逐漸接受外治法來解決問題。實際上,在醫院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藥品支出費用只佔20%,10%-20%為化驗檢查費,剩下60%都外治法。以濕疹為例,平均治療費用要下降20%左右。所以,用馬齒莧來治療濕疹,也真是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薦閱讀:
※飲食能歸入審美中嗎?為什麼?
※北京哪兒有好吃的日式火鍋或者壽喜燒?或者關東煮也行啊!?
※畏寒怕冷?這些食物伴你溫暖過冬,不做「冰美人」
※看完《決戰食神》想回家給老爸煮碗面
※只有真正會吃龍蝦的人,才知道這些講究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