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四大國行「招安」四大互聯網巨頭說起

轉載請在標題下註明:來源 | 阿甘看天下(ID:ACM_KAKA22)

§ 寫在前面

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有感而發聊幾句。最近有收到有讀者朋友留言,大意批評筆者一味談論不夠盡善盡美的一面,甚至為LOSERS代言。也曾想辯駁澄清幾句,終了哂然一笑作罷,道不同者不相為謀,信哉。

坦率說,筆者對LOSERS這個群體非但從未看輕,甚至每每打量身邊不少潦倒落魄之士,油然而生敬重之情。很多人無論德行能力,比起殿陛之間一些尸位素餐者不知要高上多少倍,但最終鬱郁不得志令人唏噓。刨除個人因素,有沒有難言之隱呢?算了,打住不跑題了。

大千紅塵中,我們選擇做一個本分合格的納稅人,有義務對並不完美的瑕疵提出改進建議,而非一味唱讚歌就是良民。姑且不說日日吟唱之人已經泛濫,另一方面過度粉飾於社會進步並無裨益。而時刻舔舐傷口,只是為了讓肌體更加健康。

閑話說盡,言歸正傳。

§ⅰ 從山頭林立到紛紛招安

6月22日一則消息震驚了金融圈,中行官網發布公告,『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這是最後一家國有四大銀行成功將最後一個互聯網巨頭新娘擁入懷中。隨著最後一塊空白處女地花落中行,標誌著國有銀行+互聯網巨頭強強聯姻時代正式開啟。

此前的6月20日,百度和農行宣布牽手;6月16日,京東宣布和工行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再往前追溯到今年的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已經率先和建行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至此,四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接受四大國有銀行招安,從名不正言不順的民企雜牌軍,搖身一變成為依附於國有企業的『准正規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面面相覷,這對未來這個國家的金融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ⅱ 掀開華麗麗的媾和外衣

來看看國有銀行和民企互聯網的業務合作,媒體普遍是如此描述的——

中行與騰訊將重點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農行和百度具體合作業務為數據與演算法在金融服務中的探索應用;工行和京東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校園生態、資產管理、個人聯名賬戶等領域展開合作;而螞蟻金服將協助建設銀行推進信用卡線上開卡業務,為此前無法覆蓋的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務,此外雙方還將推進線下線上渠道業務合作、電子支付業務合作。

看起來是不是太過高大上,不明所以?嗯,專業媒體嘛,就愛冒充大尾巴狼,所以本人對這些東西一直不太感冒,而且往往名頭越響的人越不說人話。想想為什麼?首先肯定一點,那些人肯定比我們小老百姓看問題更深更准,但有個致命弱點——他們雖看破但不敢說破,高處不勝寒的道理都懂不是?

陽明先生一直講心外無物,不管名人專家腦袋裡所想的再怎麼深奧再怎麼有道理,他不敢說你就無法接收到他的真實思想,那麼這件事兒壓根就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想想對不對?所以呢,與其跟在所謂的名人專家後面捧臭腳丫子,還要裝出一副不懂裝懂的虛心和虔誠,倒不如聽阿甘說幾句真話來得實在。

百度最見長的領域是人工智慧,最強大腦里的機器人「小度」都有印象吧?而金融目前又是人工智慧最佳的應用之一,所以農行與百度的合作重點一定是人工智慧方面;阿里巴巴在支付領域的優勢毋庸多言,建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未來將實現二維碼支付互認互掃,支付寶將支持建行手機銀行App支付等深入合作;順著這個思路,京東與工行的合作呢,主要在於消費和供應鏈金融、企業信貸等領域,京東在這方面的數據與技術優勢明擺著的嘛,而將來在工行的網點看到京東的身影,以及工行與京東一起發行銀行卡和金融產品幾乎可以肯定。

來聽聽業內專家是怎麼畫餅的——

互聯網與金融,開放與合作是未來的主流。這次銀行業痛下決心、自上而下開始自我變革,四大國有銀行帶頭開始率先轉變,昭示著傳統金融業開始轉型,預示著銀行業重新洗牌時代的到來……甚至還扯上什麼『科技強國』之類的華麗麗外衣,至於么?

小老百姓永遠只有被忽悠的份兒,如同看『兩個妖精光著身子干架』一般囧緊眉頭,渾不知眾目睽睽之下人家當事雙方已經漸入佳境了。看到這裡有人要問——

高高在上的紅頂國企歷來青睞大家閨秀,為啥會看上民企互聯網這種小家碧玉呢?

§ⅲ 傳統銀行業的輝煌和困局

2003年國務院18號文出台,房地產業被確立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房地產業綁定的銀行業迎來了黃金十年。截至2013年末,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從18%一路下降到了1%,資產規模從27.7萬億元一路狂飆至151.4萬億元,十年間增長了4倍還多,更令人瞠目的是,利潤從區區323億元增長至1.74萬億元,瘋狂增長50多倍。躺著賺錢的感覺是什麼?嗯,酸爽到G點的同時腰包鼓起。

記得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民企互聯網金融剛剛興起之際,傳統銀行、尤其是國有四大行的態度是何其傲慢與不屑嗎?馬雲當初那句「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外行人聽到的或許是馬老闆鏗鏘有力的戰鬥宣言,而業內人士有沒有聽出那一抹憂傷無奈的弦外之音呢?民不與官斗,是這個國度亘古以來的傳統,堂吉訶德大戰風車,會有幾成勝算?

但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蓬勃,再加上珍惜善待每一個客戶後贏得的支持,讓互聯網金融民企在顛覆傳統國有銀行秩序的戰鬥中,絲毫不落下風。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線上理財業務興起,還有誰再願意跑啊跑啊跑斷腿的去銀行櫃檯前,忍受排號的漫長等待和業務愛辦不辦的冰塊臉?

很快,傳統銀行業開始感受到躺著賺錢不再像窯姐兒那般容易,邊裝主子范兒邊吸精血的好日子已經到頭。尤其是美聯儲2013年底開始縮減購買美債規模,漸漸終結QE,並於2015年12月打響加息第一槍後,央行開始感受到資本外流的壓力。隨後就是被動收緊貨幣,並為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開始加強對商業銀行表外資產的管理,由此商業銀行的營收與利潤開始直線下滑。

來看一組數據。

2016銀行業年報顯示,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營收分別為6759億、5060億、4836億和6051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782億、1839億、1646億和23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4%、1.86%、-3.67%、1.45%,而除了中行營收較2015年同比增長1.96個百分點之外,工行、農行、建行的營收同比分別下降3.12%、5.62%、0.02%。

數字不會說謊。中行歸母凈利潤-3.67%出現負增長,工行、農行和建行的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滑,昭示著躺著吃存貸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受到了嚴重挑戰。這還不算,上文提到的央行被動縮表以及銀監會加強表外資產管理帶來的棘手問題,導致傳統商業銀行在擴大資產規模方面舉步維艱。眾所周知,銀行業高額的利潤基本來自於龐大的資產規模,此刻資產規模甫一受限,利潤自然會應聲下滑。

窮則思變。和市場上傳統製造業一樣,傳統商業銀行同樣面臨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而此時,他們想到了藉助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和客戶基礎,效仿互聯網企業走精益化增長的思路。

這就是國有銀行向互聯網民企拋出橄欖枝的根本原因。一句話,通過變通活下去。

§ⅳ 各取所需

反觀互聯網金融,初始定位是小額普惠金融,在業務豐富程度上自然不如傳統商業銀行。但有一點,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實力、數據積累和客戶基礎,廣闊的應用場景與空間是傳統銀行難以比擬的。在這種背景下,通過與傳統商業銀行合作,實現內部冗餘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便順理成章。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的話。

即使僅僅停留在支付、理財等方面的小小應用,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民間互聯網金融就已經讓銀行倍感吸儲之難,而一旦這些互聯網巨頭在金融上一步步坐大,蠶食國有銀行的市場份額就是遲早的事兒了。對於這一點,有關部門自然是洞若觀火,而應對手段也是逐步升級。

從最初的護犢子,到對互聯網民企採取限制、打壓等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伎倆,機關算盡之後,發現還是不行,眼看著這些並非嫡出的土妞們一個個越出落越靚麗,最後想到了讓親兒子國有銀行與互聯網民企喜結連理。

簡而言之。讓國有銀行借力互聯網民企的技術、資料庫、銷售網路等硬體重新勃起,而互聯網民企由於是後娘養的而一直不太招親爹喜歡,長期自卑也想藉助媾和這種方式讓自己獲得半個主子的身份。於是,我們看到了一拍即合,在『喜慶祥和』的喇叭嗩吶聲中,正房兒子和偏房閨女歡歡喜喜入了洞房。

§ⅴ 不出意外的受害者

有人『雙贏』了,有人卻傻眼了,是誰?閉上眼睛想一想——

當精英民企和LD國企強強攜手之後,還會像以前那樣低眉順眼、通過讓利於消費者、降低收費成本、提高回報率和服務質量……種種手段去拉攏、討好消費者嗎?戴上紅頂披上霞帔,意味著從今以後即將和國企夫君一起矛頭對外,消費者將不得不接受到官商一體的票號去做業務,舍此一家別無分店。而以前享受到的種種福利,不出意外將慢慢被剝奪殆盡。

而這,才是升斗小民們關心G商勾結這件事的根本原因。

市場和消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體現為客戶服務至上的良性競爭,而非歷史上醜惡的打不過就招安的勾結套路。否則,只會耗子扛槍窩裡橫的盤剝,到頭來終究是外來大鱷盤中的美餐。

總結。LD資本和民企精英綁定的命運共同體,像極了西門大官人和金蓮小娘子的媾和,前者借勢打壓勾引,後者心癢悶騷迎合,不管不顧的『雙贏』背後,受害者有苦也說不出,沒柰何打掉牙齒活血吞就是咯。但人在做天在看,當前的你儂我儂,終究要面對打虎英雄回歸的那一天。

特別提示:傾力打造精品交流小圈子,可關註標題下微信公眾號申請加入。

推薦閱讀:

張嘉佳眾籌龍蝦店一年就倒閉,其實都怪區塊鏈
信管家平台又出大問題!國內投資者的出路到底在哪?
30%收益的產品靠譜嗎?哪些錯誤的理財觀念最常見
有10萬元積蓄的年輕人,怎麼理財?
當我們在談網紅經濟時,更多是在談「文化金融」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