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澄:對不起,我的能力不足,暫時無法兼顧你的感受

1

2005年看了本書《The Millionaire Fastlane》,最近有個英國人在網上拿中文講到裡面的故事和邏輯,又看到「求智集」的公眾號也談到了它,引發了我今天的表達。

求智集談了這樣的故事:

法老讓A和C去建金字塔,誰建好了誰就是新的法老。A回去就開始,過了一年,把金字塔底層做好了,但是他很疑惑,C就沒有任何動靜。A去C家看了下,發現他在家裡擺弄木頭架子,A很好奇,問C在幹嘛,C說自己在建金字塔。

A覺得C很愚蠢,自己就趕緊去幹活了,他建第二層的時候,非常費力,每一塊石頭都很重,他用了半個月才搬上去一塊。不過,他已經放心了,畢竟C還沒有開始呢,第二層都這麼難,後面的更難啊!C肯定超不過自己啊。

忽然,A聽說C開始了,不過,C沒有幹活,而是弄了個槓桿做成的機械,快速地搬運石頭打地基。一周以後,C把A用一年才搞定的底層就搭建好了,而第二層,C依然只用了一周,A卻用了2年。

最終,C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金字塔的修建,得到了法老的王位。

同樣做為財富類的故事,《水管的故事》也在說著同樣的道理:你打算直接從遠處的井裡挑水喝,還是費力建立一個水管來飲水喝呢?這就是先快後慢和先慢後快的邏輯差異了。

2

快慢的選擇,必然涉及到決策原則。快和慢的選擇,要根據場景的不同而不同,我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

不是在任何時候都一定要快或是慢的。年輕的時候要考慮興趣導向,越是有趣越要去做,扎紮實實地做,獲得一些收穫,可以先快後慢。

進入職場,工作3-5年後,當完成了第一波積累之後,就要做出調整和轉變,尤其是對於回報的預期要調整,要從即時回報轉變為延時回報。這個時候要考慮戰略發展問題了,儘可能看到更遠的價值,然後耐心為那個價值做積累。

等到價值積累足夠,你已經在多個跑道上有了一定量級之後,分散式地探求一些機會,然後利用這些機會進入下一個能量級別,開始放量增長。看看現在國內那些中流砥柱的人們,不都是在這個歲數上忙活么?

所以,年輕的時候,有力氣,多搬搬建金字塔的石頭也不見得是什麼難事兒。但是第一層地基建立起來,你發現還用同樣的方法繼續建金字塔,效率會大幅度下降的時候,不抓緊時間換思路(換思路的時候就需要重新積累了),那麼,DNA就會鎖定在路徑上,不斷依賴自己的優勢,慢慢優勢就會隨著邊際成本消耗殆盡。

28歲前後,一定要考慮槓桿的問題,並拿出十幾年去好好打磨自己的槓桿,李笑來說七年就是一輩子,從28歲開始往後算兩輩子,才42歲,那個時候,你構建好了自己的槓桿,就可以安心地去撬動世界了!

想想看:那個搬石塊的人,在十幾年裡雖然都能賺到收益,但是你按下一個按鈕之後,一天就收到了他10年的收益,那是什麼感覺?讓他們的終身努力,只能成為你的起點,不知道,你會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3

就好像玩現金流遊戲一樣,當你只有2000元的時候,那些小買賣要抓緊多做點,這樣可以快速讓自己積累收益。想想看,如果每次都能賺到200元,相當於總資產增長了10%,這種事情是要去做的。但是,如果你有20萬的時候,還去賺200元,相當於資產增長了0.1%,這個生意就不划算了,那就必須要換軌道,去做大買賣了。

你的決策究竟怎麼做,取決於你要什麼以及你的定位。

你要什麼:如果你覺得200元就夠了,並且不管別人怎麼說自己都不動心,也不考慮自己的投資收益和效率問題,那麼,當你有20萬的時候,也可以安心地做著200元的生意啊,畢竟,生活是自己的,管別人怎麼說呢?

你的定位:如果你覺得200元不夠,你希望可以一次性賺2萬元,那就要考慮自己的定位問題了。當你的能力還不夠驅動所有資源去賺200元,即便有2萬元的期待,也要把自己收回來,耐心積累價值;當你能力夠了的時候,2萬元就不是期待了,而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道理很簡單,不過,我們都只是認為自己很厲害而已,覺得自己可以同時做很多事而已。真正問問自己「你要什麼」以及「你的定位」,就會發現德不配位的情況了,那簡直必然會發生啊。

4

我工作十幾年了,心智開啟到今天,通過認知深度驅動概念獲得快速成長,並能夠提供價值為用戶解決問題也有四五年之久了。這就是我當下的定位:擁有十幾年的存量,擁有增量發展的良好基礎,那麼,在這個定位下,我應該要什麼呢?

其實,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想不清楚就會亂動。

我目前的個人能力積累,每年可以完成百萬以上的收益,這個收益在我所在的城市可以過得不錯了。這是不是我想要的呢?我的小我反覆告訴我,這樣就夠了,何必搞搞搞呢?但是,理性卻告訴我:

我設定的標準決定著我的人生,我三年前就擁有這樣的能力,但是三年了,我還沒有突破,我為什麼不能過上年入千萬的生活呢?

  • 世界的發展是由黑天鵝影響的,如果這樣就夠了,一個負面黑天鵝出現,我的決策積累將會全部泡湯。
  • 必須用無常對待無常,遞弱代償會讓自己變得無比複雜,熵增的影響會讓我趨於穩定,可是,在不確定性不斷高頻出現的今天,我如果不變,倒霉的就是自己!
  • 所以,我想要一個更大的框架:一個模因、一套持續高效能成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我想,這才符合我的三觀、決策原則,既然都符合,那我為什麼不向前去?

弄清楚自己想要的,衡量下自己幾斤幾兩重了。我認為,我想要的東西,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持續積累,積累不夠,不足以讓自己躍遷到下一個能量級別去。所以,這是一個發展戰略層面的全新規劃,我的假設是:要用5年的時間來建立一個槓桿,可以幫我去往下一個級別,獲得千萬級的收益,為了這個收益,我不會太在意當下的一些既得利益,尤其是那些看似是有賺頭但是邊際成本極高的事情,我是不去做的。

5

我需要至少5年的積累,這說明什麼?說明,我現在的能力不夠啊!

雖然,我可以幫助很多職場青年解決職場問題,可以幫助他們明白目標管理是什麼,可以帶著大家一起成長,但是,我要的是去往下一個能量級別啊!這才是我的核心目的,我必須圍繞著核心目的做事。

比對我的核心目的來看,我的能力還差的遠呢。能力不夠就得耐心積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誰被高人用手按了下後背,頭上冒了點白氣,就會嗖地成為高手。沒有不斷加深的認知深度,沒有持續的刻意練習,能力憑什麼會快速增長呢?

根據上面的描述,我有個推論:除了維持現金流業務之外,我的精力要投入到構建模因的關鍵認知的積累、結構、重構和展示上。此外的事情,都不再是我關心的事情。

我舉兩個例子來看:

  • 公眾號:我的文章是出了名的難懂,秋葉大叔說我的標籤是: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為什麼我要這麼做呢,難道不明白用戶思維么?如果你能順下這個邏輯,就知道我的文章根本就不是寫給用戶看的,而是用來讓自己理順思路的。當下,我一定要把簡單變得複雜,否則,未來我在產品端,如何用極其精準的簡潔來呈現競爭力呢?所以,我的標題說:我的能力不夠,暫時不能顧及你的感受,意思就在這裡。也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非要每天寫文章,而不是像李笑來老師那樣,讓大家共創呢?因為,我必須要寫,寫和說才能讓那些深度的認知真正變成我的。
  • 後宮群:很多大神的後宮群是運營群、開心群、分發群等等,我的是燒腦群,每天都在其中討論著各種話題,昨天晚上關於遞弱代償和杠鈴策略,很多人聊到了凌晨3點半。並且,我的燒腦組織還在擴展,細分成共籌概念、共籌模型等組織,為什麼非得這樣?我能不能湊一群妹子High一下,畢竟,我在藝術類院校呆了8年之久,老司機撩妹、撩漢也不是難事,為啥不做呢?答案很簡單啊,我的定位和我想要的,僅此而已。

一個人到底在做什麼,他的決策依據必須要明確,知道自己在哪裡、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到底要怎麼做,就不會對別人的非議、眼下的利益患得患失了。

所以,你是不是還患得患失?別人說你不對,你就發愁?別人賺了便宜,你就想往上跑?該想想了吧?

6

如果有個人生活在一維空間里,他只能在直線上運動;如果有個人生活在二維空間里,他只能在平面上運動;我們都生活在三維空間,我們覺得一維空間的人為啥只是一個點、二維空間的人為啥跑不出那個面?為什麼不能生活得像我們這麼自如,在立體的世界裡享受「有高度」的每秒呢?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無知,而是傲慢!如果有個生活在五維、六維空間的人看著我們,我們會怎麼樣呢?不是照樣被鄙視么?

據說,螃蟹和小汽車賽跑,螃蟹跑了好久之後,回頭看看,小汽車還沒有動,它大笑,說:「哈哈哈,你沒有腿,怎麼跑得過我……」,然後,小汽車已經跑遠了。

如果你是小汽車,如果你是建管道的人,如果你是研究槓桿的那個人,請認真思考清楚你的價值是什麼,你要撬動的是什麼,從容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了。如果你是小螃蟹,就好好地在海邊生活,別閑的跟小汽車去賽跑,不要以為長了個腿就一定能贏。

關於標題的含義,我在文章里已經提過,這裡再說一次:我的公眾號的定位是讓我理清思路的輸出工具,在理清思路時一定要慢下來、一定要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那些給用戶的產品做得簡潔。公眾號並不是我定義的產品,我的能力不足以一邊理清思路,一邊兼顧用戶閱讀,所以,兩者選其重。希望讀者見諒。

世界可能就是非常簡單,開始先積累一波,然後變現了感覺自己很厲害,之後進入到新世界,發現誰都比自己厲害。於是,焦慮不堪,想來想去還是選擇了繼續積累,並慢慢找到方向……

所謂的簡單,道理就是:你有多少積累就能帶來多少爆發,沒有積累就沒有爆發,為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好好積累吧。吸引你自己想要的人,對於那些氣質不同的人,不是你的菜,那就放下吧。

我會在6月25號左右建設「概念庫」構建小團隊,共同構建關鍵概念,並形成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情的前提假設是:一旦認知深度達到某個級別,就可以直接驅動概念,成長速度就會瞬間爆發。我希望這個團隊的成員,對概念的運用有自己的認識,對概念的積累有自己的實踐,並且願意為這件事而努力。我要的人不多,5-6個就夠了。希望你在近10天里做好準備,以通過我到時的審核。

易仁永澄,助力職場青年的個人目標達成。

個人公眾號:永澄老師(YCMentor)要想目標達成,就找易仁永澄!

推薦閱讀:

無敵的洞察力:理解層次模型
化繁為簡的目標拆解法
永澄:月度目標制定方法詳解-04
永澄:當你用自己的強項競爭時很可能會倒霉!
永澄:簡單方法徹底解決囤課、囤書不看的焦慮症

TAG:目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