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條運動攀線路是怎麼誕生的?凱樂石普者黑尋岩

紀雲 岩點

看《爸爸去哪兒》還記得他們去的一個叫「普者黑」的地方嗎?奇怪的名字,但風景很好。現在又有了一個過去的理由——攀岩!上周,凱樂石尋岩團隊花一周時間在那裡開發,成果是 29 條 34 段線路,難度集中在 5.12-5.13 範圍,再加上一些 5.11、5.10 和數條 5.9 以下線路。

廢話不多說,先放新鮮出爐的路書:

微信圖片大小限制,去後台回復「普者黑」可獲得高清版

從昆明來此可乘坐高鐵,1 小時 20 分鐘,然後再乘車至「新店」,在加油站往前兩百米處右拐停車,走 10 分鐘即到岩壁下。我爬了幾條,條條都是經典,線路非常漂亮。

再來一張爬線圖。

那麼,這些線路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呢?我在普者黑與凱樂石開線團隊共處幾天,也與隊長謝衛成和西班牙傳奇開線者 Toni Arbones 聊了很多,接下來是史上最全線路誕生指南。

1.找到一塊新岩壁

怎麼找?主要還是聽人說,由岩友推薦,然後實地考察。

具體來說,本次普者黑岩壁由昆明岩友王二的當地朋友推薦,他於年前過去實地考察,還開了一條線,發現確實很好,今年凱樂石開發團隊便過來了。謝衛成(以下稱「阿成」)作為隊長,儘管沒有親自過去考察,但相信王二的經驗,結果證明沒錯。

王二在普者黑攀爬

找到岩壁後便要開始權衡:開還是不開?

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岩石質量、岩壁高度、接近性、當地氣候、食宿情況、大環境、可用性……

還是舉普者黑的例子。這塊岩壁石質很好,堅硬,點很多樣:鐘乳石、指洞、扣點……應有盡有。此地有昆明的廣大岩友基礎,岩壁的交通和食宿情況也很理想(可住在丘北再乘車前往,也可直接入住膩腳或新店,就更方便了),天氣乾燥、少雨,氣溫也不是很高,岩壁在一天中大部分時候背陰,這些都給開發加分。阿成還特地提到大環境,他拿這裡與石鼓相比,石鼓倚靠麗江,普者黑本身就是旅遊地,人們可以在過來旅遊時順道去攀岩。

普者黑景區很漂亮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可用性。普者黑景區內也有岩壁,為什麼不開發這些?因為這首先需要取得景區支持。這塊岩壁不屬於景區,當地村民也不反對,可用性更強。本次凱樂石尋岩第三站北京雲蒙峽便獲得了景區支持,協商後景區會給前來攀爬的岩友提供優惠。

所有這些考慮只為回答一個問題:將來有沒有人過來爬?周日,當團隊離開普者黑前往下一站時,已經有山東和上海的岩友過去攀爬,說明選得沒錯。

2.決定開發方式: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

除某些岩場在開發方式上有道德爭論外,運動攀的開線怎麼方便怎麼來。阿成介紹,如果容易上頂,從上往下(rap bolt)更省力。但如果岩壁太高,也不適合從上往下,因為需要背很多東西,還要擔心繩子被卡住、繩子不能到地等情況。

普者黑這塊岩壁不僅不容易上去,而且有近 100 米高,開發團隊決定從下往上(groud up bolt)。

怎麼上去?如果有裂縫,可以用傳統保護爬上去,打好頂後再從上往下開。普者黑岩壁較為光滑,不適合這種方式。開發團隊使用一種叫「可移除岩釘」(removable bolts)的裝備從下往上打入掛片。

Toni 使用的可移動岩釘

鑽一個眼,把可移除岩釘放進去,它的原理與岩塞類似,人拉著它上去,再打掛片。如此反覆。在這東西被發明前,開發者用鉤子(skyhooks)把自己固定住,也用扁帶栓洞和鐘乳石,但這種方法風險較大,尤其對光板類岩壁(比如普者黑這塊),這些便很難用了。

這並不表示每條線都需要這樣。通過從下往上開線的方式上去後,可以橫移到下一個地方,打入頂,然後便可以從上往下開發了。這種方式的好處之一是開發者在打入掛片前能頂繩試線,尋找最佳掛片位置。當然,對有經驗的開發者而言,從下往上時也能做出良好判斷。

3.挑線

怎麼判斷哪條線好?阿成說,「爬得多就知道一條線會怎麼樣」。

這就意味著,一個人開發的線路不應難於自己的能力太多。Toni Arbones 認為不能高於「兩個難度」,比如你爬 5.13a,5.13c 以上的線最好就別開了。

他舉了個例子,Toni 在西班牙找到個岩壁,上面有片地方他已經找不到點。有天他帶 Adam Ondra 去看,Ondra 看完說,左邊那條可能是 5.15a,右邊那個可能是 5.15d。Toni 便問他點在哪兒?Ondra 指給他看,這些在 Toni 看來都沒法用。他聽完問 Ondra 需要不要自己先把線開了?Ondra 說不用,等他找時間自己來開。

開高於自己難度過多線路的問題是,你找不到點,不知道動作,掛片打的地方就可能不對,等到能爬的人來了,就得把原來的掛片敲掉,在其他地方打上新的掛片,這會在岩壁上留痕迹,還可能破壞線路。

阿成也同意這個原則,他說「不要貿然打掛片」,至少要能分步一條線路才去開它。

此外,一條線路需要多少清理也是考慮之一,對開發者而言,當然是越少清理越好。

4.打掛片

此時,安全放在第一。首先,掛片要打在安全的石頭上,松的肯定不行,開線者一般會拿鎚子敲,聽聲音。其次,前三把快掛的位置很重要,要保證攀岩人在沖墜時不會掉到地上。還有,如果線路中有平台則要考慮繞開它,或考慮掛片位置保證沖墜時不會撞上。有夾腳或鐘乳石時,也要考慮磨/割/繞繩子的情況。

阿成總結的第二點是合理性。「如果已經在做很難的動作了還要掛快掛,會不會忍不住要罵人?」他解釋,合理的掛片位置是掛繩不會影響線路難度,應該有舒適地掛繩姿勢。合理性也包括要考慮攀爬時繩子的流暢性,掛片盡量不要走「之」字形,這樣會很難抽繩。

Toni 還補充一點:節奏。掛片位置不應在連貫的動作之間,他喜歡做一套動作,甩手、掛繩,然後下一組動作,掛繩,不要讓掛片影響整條線攀爬的流暢性。

5.清理線路

開線是臟活累活,看下這張圖就知道了:

天然岩壁都有鬆動石頭,開線者需要用鎚子、刷子把線路上的碎石清理乾淨,灰塵刷乾淨。普者黑這塊岩壁算乾淨的,阿成記得在山東淄博,開一條線只要一兩個小時,清理卻要一兩天。

怎麼知道一條線夠乾淨了?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去爬。發現還有碎石,繼續回去敲。如果清理完覺得還是很多隱患,還可能把線路拆了。

6.試線、首攀!

開發者和首攀者不總是同一個人。一條線開完後一般要有人試線,在這過程中判斷線路的安全性、動作如何、快掛位置是否合理,以及線路難度。這時可能便順便把線路首攀了。

如果發現有問題,會更換掛片位置。

Toni 在普者黑開發了一條 5.12a 線路 Today is A Cloudy Day, 他讓我試線後發現第一個難點處掛片位置有點低,對難點動作保護不夠完善,便更換掛片,把它放得更高一些。他自己之前試這條線時發現一個關鍵腳點的位置被掛片擋住,也更換了這個掛片位置。

Toni 首攀 Today is A Cloudy Day+Today is A Dreaming Day(5.12c)

Toni 認為一條線路就是一件藝術品,開發者會為了創作一條完美的線不斷修改。

7.為它取個名字、定個難度

取名很自由,想怎麼取便怎麼取。比如這次普者黑有兩條線分別叫「你不要控制你自己」和「你要控制你自己」,邱江先命名了一條在角落裡的 5.11a 後面這個名字,阿成接著將他的一條線取名為「你不要控制你自己」。邱江的名字來自於平時大家聊天時的口頭禪,阿成的名字與這個對應,同時也跟線路很配。那條線有很多捏點,所以得快,搶著爬,逼著你要動態,跟名稱呼應。

因為是一個團隊,一般會找多幾個人試線,綜合各人意見決定難度。還是以「你要控制你自己」這條線為例,一開始邱江定的難度是 5.11c,初衷是攀爬時不使用右邊岩面和平台,阿成試線時也避開這些點,但更多人試線後發現很自然地就用右邊的點了,比較難避開,這讓整條線簡單不少,最終邱江還是決定把難度將為 5.11a。

8.以上只是開始

開發者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有人來爬。首先得讓人知道這裡有新線路,方法包括製作路書,在岩友圈內傳播這個消息。然後還得完善基礎設施,比如食宿地。普者黑這裡已經有地方留宿,但有些地方,比如 Toni 去年在摩洛哥開發的一個地區,他得在那裡建一個木屋專門給後來開發者和攀岩者使用。

阿成將凱樂石尋岩比喻為「點一把火」,之後還得靠更多人參與進來,繼續開發一個地區。攀岩地都是這麼發展起來的。他記得 2003 年的陽朔只有 50 多條線,大家去那都沖著月亮山,但去的人多了,有人開始開發新線路,包括有「中國最佳岩壁」之稱的白山也在那之後才被開發。

凱樂石尋岩普者黑團隊

去年凱樂石尋岩團隊在山東淄博開發了 30 條線路,現在已經有 100 多條,因為當地岩友接過這把火,給它添柴加薪。現在不僅附近的岩友會去那裡,河南、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地的岩友都會過去。

阿成說普者黑的這塊岩壁還能繼續開發 20-30 條線路,附近也還有其他岩壁資源,說不定將來普者黑這把火也能燒得很旺。

(圖片皆由凱樂石提供,攝影:趙四/陳喆/張亮)

關注微信公眾號「岩點」,微信後台回復「普者黑」下載高清版路書。

推薦閱讀:

我們專訪了阿詩瑪Ashima,順便八卦下她的箱子有些什麼~
如果想學習傳統攀岩,應該怎麼開始?
現實中真存在像德雷克那樣的攀爬能力的人嗎?
探館021 | 佔地3700平方米,全球最大抱石館長啥樣?
國內攀岩整體水平與日韓美國歐洲有多大差距?

TAG:攀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