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人士心理彈性和抗壓能力的三個有效方式
在一次心理諮詢技術的培訓課上,某老師先講了很多技術問題,接著講了一段題外話,內容是心理諮詢師如何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如何減壓?這段題外話多年來我一直記得。在說出老師的答案之前,我先簡單解釋下心理諮詢師為什麼會壓力大。
心理諮詢這個工作本身就是壓力很大的工作,因為來訪者(來做諮詢的人)跟他說的都是比較灰暗的、悲哀的、不幸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很多的負能量。如果一個心理諮詢師想要諮詢有療效的話是不可能去隔離這種負能量的,而是必須選擇跟來訪者站在一起,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容器」,去真實地盛放和承載來訪者的情緒和感受,這勢必會影響到心理諮詢師自己。
而同時諮詢師不是一個神,本身也是人,他自己的生活也會遇到一些壓力和問題,這樣的雙重壓力就會很大,如果心理諮詢師不能處理好這些壓力,就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心理諮詢師越幫別人做心理諮詢,自己的狀態就越不好。
前幾年,有個統計數據,調查的是哪個行業里的人壽命最短?結果排第一的是心理諮詢師,排第二的是警察。所以心理諮詢師是壓力很大的一群人。因此,這個職業的要求是心理諮詢師要有比較強的抗壓能力,比較有心理彈性。這也是心理諮詢師自我人格要不斷完善和成長的原因。
老師說心理諮詢師提升自己的心理彈性和抗壓能力要經常做三件事:獨處、愛以及做一些無用的事情。我覺得老師的總結非常精妙和有趣,私以為不單單是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如果能經常做這三件事,生活應該會快樂很多。
獨處是讓自己和自己相處,留出時間和空間面對自己。我一直認為孤獨是人生的重要伴侶。一個人能夠學會怡然自得地獨處,獨處時容易把自己搞得快樂起來,他在和別人相處時也比較容易理解和尊重他人,會有更多積極愉悅的人際交往體驗。我在《孤獨要趁好時光》一文里說:獨處,讓我真正明白了一個人生活是怎樣的狀態;也讓我看清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種種矛盾之處;它同時提供了一個直視自己,和自己對話、碰撞、握手言歡的機會。強調獨處對一個人了解自我,認識自我的重要性。
如果說獨處是與自己相處,那麼愛除了愛自己之外,顯然是需要另一個對象的。
我想先談一下愛是什麼?《泰坦尼克號》中的愛是「You jump,I jump.」《戀愛的犀牛》中說愛是這樣的:「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里則寫道:「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我們在各種各樣的文藝作品中看到人們對於愛的描述與表達,關於愛有成百上千種感覺,但是「愛」究竟到底是什麼,卻沒有人給出具體的答案,愛似乎是像雨像霧又像風的東西,但是有一個人居然試圖做一個科學實驗去弄清楚「愛是什麼」,他就是發展心理學家亨利?哈羅。
50多年前,哈羅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恆河猴實驗。他們將8隻小恆河猴和猴媽媽隔離開,幼猴被隨機分成兩組給兩隻人工母猴撫養,一隻母猴是這樣的:用光滑的木頭做身子,用海綿和毛織物把它裹起來;在胸前安裝一個奶瓶,身體內還安裝一個提供溫暖的燈泡。另一隻母猴是由鐵絲網製成,外形與木製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這隻鐵絲母猴也安裝能餵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熱量。
換句話說,這隻鐵絲母猴與木製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羅稱為「接觸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異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樣。研究者把這些人造母猴分別放在單獨的房間里,這些房間與幼猴的籠子相通。
結果很多人應該都能猜到了。剛開始所有的幼猴與兩隻人工母猴都有接觸,但是經過最初幾天的調適後,無論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幾乎整天與毛茸茸的木製母猴待在一起,甚至是那些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幼猴,它們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離開木製母猴,吃完後便迅速返回到絨毛母猴這裡,所以,並不是有奶就是娘啊。
這些幼猴大多數時候都在絨毛母猴周圍玩耍,困了還會在它懷裡睡覺。當一隻發條玩具熊在旁邊「咚咚」地打鼓時,害怕的小猴會選擇緊緊抱住絨毛母猴以尋求安慰和保護,而不是鐵絲母猴。隨著幼猴年齡的增長,這種反應變得更加強烈。無論是哪一隻母猴餵養的幼猴,其反應沒有差異:當它們害怕時,都會到絨毛母猴那裡尋求安全感。
還有一次,哈羅把幼猴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了,裡面放了積木等一些新玩具。如果有絨毛母猴在場,小猴子們會把「她」當作安全的來源,會喜歡出去探索和擺弄各種玩具,然後時不時回到母猴的懷裡,接著又繼續出去玩。然而,如果只有鐵絲母猴在場,它們就會對陌生環境充滿了恐懼,它們哭叫,縮成一團,焦慮不安,根本不會去玩玩具,探索外面的世界。
除此之外,哈羅還發現,鐵絲母猴餵養的小猴對牛奶消化不良且經常腹瀉。這說明,缺少母猴的接觸安慰使幼猴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這一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跟猴子一樣,人類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外,還有一種要接觸柔軟物質的需求。接觸柔軟的物質會帶來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與人之間產生愛的最重要的元素。人是需要愛的,需要情感依戀的,被人愛跟吃飽飯一樣是人的基本需求。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愛是有物質屬性,它是柔軟的、溫暖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愛的作用,不僅讓你的身體更健康,還可以給人安全感和支撐感,讓一個人能夠更安心更自由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湯姆?奧克斯曼博士(Dr. Tom Oxman)研究了一群因為心臟病開刀的病人。他想預測哪些病人開刀以後恢復得較快,而哪些病人沒有辦法存活。
結果他發現,竟然有兩個很簡單的問題可以來區分這兩大群人:
第一個問題是,你跟旁邊的人有沒有定期規律性的、有意義的、愛的連接?
第二個問題很奇妙,就是你有沒有從你的宗教信仰上得到力量與安慰?
對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人,在6個月內,死亡率是21%。但是對於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他們既有有意義的愛的連接,同時也從宗教上得到力量與安慰的人,死亡率只有3%。短短6個月之內,竟然有7倍的差別!
1
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愛的連接所帶來的好處是身心一體的,它可能是比一個人吃得健康,住大房子,早睡早起,經常鍛煉等對一個人更有幫助。心理學家黃維仁說:「有的人就開玩笑:如果要在健康的朋友和健康的食物之間做選擇,最好的當然是兩者兼得。但如果迫不得已,必需在兩者選其一的話,寧可選擇健康的關係、不健康的食物。換句話說:寧可跟朋友們吃北京烤鴨、吃蹄膀,而不要一個人吃胡蘿蔔!」
親密關係是具有治癒作用的。
無論是父母、戀人還是好友給予的愛會讓一個人活得更健康,同時生出一股自信來,遇到挫折也不逃避,也不害怕。那種 「反正有人愛我」的感覺能夠讓一個人敢於活出真實的自我,有利於發揮自我內在的潛能,安心自由地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如果說獨處和愛講得都是關係,和自己的關係,和身邊人的關係,這些關係可以帶給心靈力量,那做無用的事情呢?能有什麼用呢?
先談一下什麼叫「無用的事情」。
老師說,經常有學生問她在讀什麼書,有什麼心理學專業書籍可以推薦?她卻說,我常常看一些與專業無關的書,比如小說、劇本、遊記等。她鼓勵我們經常去做一些與自己的工作無關的事情:比如旅遊、徒步、爬山、跳舞、看畫展、話劇、電影,聽音樂,做義工……鼓勵我們溫暖地跟那些萍水相逢的人相處,給門衛保安一個微笑,在旅途上幫陌生的旅伴一些忙,耐心地給問路的人指路,坐地鐵的時候給老人讓個座……
反正是那些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實際利益和好處的事情。老師也沒有解釋為什麼這麼做。我個人的理解是正是這些無用的,沒有目的性的事情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快樂,內心生出幸福感。
前段時間,男友跟我講他們單位領導考核員工績效的事情。他所在的部門是創新部門,部門裡很多員工都是搞科研的,但是科研這種東西,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出成果的,往往需要一個人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的同事都是很熱愛自己工作的那種人,按他的話說是「技術狂人」,但是因為要應付領導的檢查,怕領導問,你這個東西有沒有實際的作用?可不可以為公司帶來利益?所以,每次領導要檢查工作的時候,他們都趕緊先弄一個所謂的「科研成果」出來給領導看,而不是把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情告訴領導,因為怕領導不讓自己幹了。
男友和我說,搞科研的人有兩類,一類是領導說這個東西有用,有市場,然後將這個科研目標安排給科研人員,科研人員就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另一類人對某一事物很感興趣,他自己願意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也不清楚自己能不能研究出結果,也不確定這個研究結果有啥用,反正就憑著自己的興趣和熱情去做了。
結果有意思的是,後者往往更能成功,搞出非常創新和實用的科研成果來。
這讓我想到3M(霧霾時候很多人會買該品牌的口罩)的那個創新體系,他們好多研發人員有百分之十五的閑暇時間,這部分時間公司是不考核你的,甚至是這個公司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是沒有明確的工作職能的,他就是做研發,而且是按他自己的興趣去做。據說,有個人是一個化工博士,還很熱愛文學,突然有一天他對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很感興趣,就開始從自己學科的角度去研究荷花為什麼出污泥而不染,甚至還申請了研究經費,領導也不知道他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用?
可是後來發現這個東西很有用,比如礦井裡頭,因為井下很冷,戴著眼鏡作業的時候,眼鏡很容易起霧,如果在上頭塗上一層這樣的塗料的話,它就不會起霧了。再比如它可以讓高速公路上的標牌「出污泥而不染」。因此這個產品第一年推出的時候就有十億美金的銷售額。
2
管理學裡很喜歡講目標管理,說做什麼事情要以目標為導向,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一個公司要有好的業績,必須目標清晰,而且目標要能不斷拆分,大目標要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小目標又要分解為更小的目標。
但是如果一味地盯著目標,那些短期內無法出成果的事情,就沒有人去做了,而這些事情往往到後來卻起著改變公司命運的作用。
一個公司是這樣,一個人也是這樣。
就講個我自己的例子吧。小的時候,對於寫作這件事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要靠它賺錢。當我在日記本上奮筆疾書的時候,我媽在旁邊說,你別整這些沒用的玩意,趕緊洗洗睡吧。我也不理她,繼續寫我的日記,因為我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後來靠著多年的鍛煉和累積,我就出書了,現在靠文字為生。我想就算我出不了書,我還是願意去做這個事情,因為我就是喜歡做這個事情。
一般來說,當你有一個好的,愉悅的過程時,這個過程中就有很多的正能量,這些正能量導向的結果也不會壞到哪裡去。
講到這裡就涉及到一個人做一件事是以目標為導向還是以過程為導向的問題,或者說你是把你的關注點放到結果上還是把這個關注點放到原因上,關注點不同,感受也不同。
當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標準不同。
比如說老闆讓你一天內交一份報告,不交出來你就丟掉工作,這個時候你可能就要更關注結果了,不然就丟了工作。比如我們中國的應試教育是以分數高低為結果導向的,最後結果是每個學生就知道考試,大部分的學生根本得不到學習的樂趣,有的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大學畢業以後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因為除了考試他不會幹別的,也沒有發展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成年以後還有很多人夢見考試,噩夢中嚇出一身冷汗。
一個人如果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目的性,以結果為導向,他會越做越疲憊,視野越來越狹窄。因為他容易有心理負擔,不容易體會到做這件事帶來的樂趣,同時也容易計較得失,少了那份從容與洒脫。
我認為一個人常常要做一些「無用」的事情,生活才會更有樂趣一些。你學攝影不一定是為了成為攝影師,也不一定是靠攝影賺錢,但是如果你喜歡,玩攝影就讓你的生活更豐富了,你的內在變得不一樣了,你會明白哪個角度取景好,知道怎麼構圖更美,知道怎麼去欣賞一幅攝影作品,而不是只有一句:嗯,這張照片不錯。
多做一些「無用」的事情,也是有利於維持生活的平衡。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如果他身上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細胞都在充分用著的時候,其實是很可怕的,說不定會出人命的。當我上了一天的專業課時,睡前我看的書往往與專業無關,而是像《金瓶梅》《百年孤獨》《了不起的蓋茨比》等這樣看起來對學習專業知識無用的書。當我寫了一天的文章,我往往會出去做一些無用的事情,澆澆花,散散步,逛逛公園,去菜市場轉轉。這些無用的事情讓一個人閑一閑,維持著他生活的平衡,這樣他就會多一點其他可能,多一點生活的創意,多一點活著的樂趣。
如果說「獨處」講的是與自己的關係,「愛」講的是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做無用的事情」則是講我們與生活或者人生的關係,經常做一些無用的事情,人的身心靈反而會更健康。
這符合道家說的「無為而治」,意思是放下一些控制,放下一些目的性,遵循事物的自然趨勢而為。我想當一個人做到「獨處、愛和無用的事」,那他的生活一定是順著自己的生命節奏,與生活本身共舞,綻放出自己生命的精彩與豐美。
【1】這個實驗數據來自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訣》一書
【2】該例子來自冬吳相對論第105講:績效考核的悖論
— END —
摘自:金融八卦女 | 作者:meiya
關於作者【meiya】: 書評人,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等書籍,新書《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