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VC助手#帶你從「銀行角度」了解金融去槓桿報告

給你一篇最透徹的金融去槓桿報告(基於銀行視角)

2017-05-08 國泰君安銀行團隊 京北互聯網金融

金融去槓桿成為熱門話題。我們嘗試用多部門的簡單模型,刻畫出金融槓桿的真相,並大致測算槓桿水平。

來源@國泰君安銀行團隊

邱冠華 王劍 張宇

讀完本文,你至少能明白:

(1)金融槓桿(銀行視角)是什麼?在哪裡?有多少?

(2)為了去槓桿,監管層會做什麼(這些措施已體現在近期的監管措施里)?銀行又會做什麼?

一、金融槓桿是什麼?在哪裡?有多少?

1.槓桿的本質就是負債

槓桿就是負債。借入資金,投入經營,可以實現以小(少量資本金)搏大(更大的總資產),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加槓桿。

(來源:小米公司)

所以,只要有債務融資,就會有槓桿。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金融為主,也就是以銀行信貸為主,信貸在社會融資總量中佔比最大,所以經濟中的槓桿小不了。

銀行本身是個槓桿,它們向資金盈餘方(存款人為主)吸收資金,投放給資金需求方(包括申請貸款的企業和居民)。企業向各銀行借了錢,用於生產經營,本身也是一個槓桿。

於是形成了一個資金鏈條,其中銀行、企業兩個環節都形成槓桿。

其中,後一個槓桿是企業的負債水平,一般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比如,不同的企業群體,會有不同的資產負債率:

但資產負債率指標只看資產的總量,忽視了資產產生現金流的能力,為彌補此缺陷,有時改用利息覆蓋倍數等指標。企業部門的去槓桿也是我國近期的重點工作任務。但企業槓桿不屬於我們今天討論的「金融槓桿」,也不是金融部委能直接管轄的,因此暫先按下不表(這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

而前一個槓桿,即銀行的槓桿,則是典型的金融槓桿。但銀行的槓桿水平,我們一般不看它簡單的資產負債率,而是另有槓桿率(一級資本凈額/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餘額)、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其中,資本充足率還考慮了不同資產的風險權重,更加精細,是最為重要的指標。截止2016年末,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13.28%,是非常健康的水平,在近幾年也保持穩定,所以表面上看,銀行的槓桿水平並不高。

資本充足率就是控制銀行槓桿率的監管指標。以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為例,那麼意味著銀行如果自有資本8元,那麼它所能擴張的風險加權資產最高只能100元,全行的槓桿水平就設有了一個天花板。

可事情要是真這麼簡單要就好了……我們要逐漸在上述簡單的鏈條基礎上,引進其他主體(政府、非銀行金融機構等),以便探究,銀行的金融槓桿是如何被各種監管套利的手段所模糊掉的。

2. 被模糊的金融槓桿

隨著經濟下行,企業經營風險加大,不良增加,銀行不太敢再給他們放款,出現「惜貸」現象。但銀行的業績考核壓力還在,於是他們轉而尋找一些相對「安全」的借款客戶。這些客戶其實未必是最終的資金使用者,他們是資金鏈條上新增的一個環節,我們稱之為「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角色的出現,使上述槓桿鏈條日益複雜化。

典型的信用中介,包括有政府背景的部門(包括國企、融資平台、公務員等,擁有政府信用)、房地產(擁有土地信用)、上市公司(擁有殼價值)、非銀金融機構(含各類資產管理產品)等。這些部門因為種種原因,在經濟下行階段依然具有較高的信用等級(或者是銀行認為它們具有較高的信用等級)。於是,銀行的資金紛紛向這些領域集中,融資情況呈「貧富」高度分化,有的撐死,有的餓死。

此時,就會出現了兩種變化,導致上述簡單的槓桿鏈條變得複雜、模糊。

(1)鏈條變長:信用中介增多,銀行與最終資金使用方之間的環節變多。

但如果只是鏈條變長,那問題還不算嚴重,大不了每一環節的槓桿都弄弄清楚就好了,辛苦一點。可第二個問題馬上就來了,就是這些槓桿根本是沒辦法弄清楚的:

(2)槓桿(或風險)不明:信用中介無法真實穿透,暗中抬升了資金投向的風險水平,擴大銀行自身的槓桿。比如,銀行可藉助信用中介為通道,實現向非合意部門(比如融資平台或「兩高一剩」企業,是監管部門三令五申限制銀行放款的)的放款,抬升了信用風險(其風險權重更大,因此風險加權資產更大,更佔用資本)。或者,藉助通道抬高資金投放的槓桿水平和期限錯配水平,最為典型的是委外業務。因此,信用中介充當了嵌套功能,實現降信用、加槓桿、加久期等目的,使最終的風險難以穿透識別,最後的局面就是風險不明。而這些風險,很大可能仍然是由銀行自己承擔的,所以本質是銀行自己加了槓桿。

最後,引進了政府、非銀兩個部門(一定程度上充當信用中介),形成的格局是:

(上圖是打破會計科目桎梏,而是基於交易實質。箭頭代表資產運用方向,存款等負債業務暫不體現。非銀包括「大資管」,也就是包括銀行理財。國企、平台因為基於政府信用而實現融資,因此被納入政府部門)

於是,現在的局面是,由於政府部門、非銀部門作為信用中介的存在,監管當局並不能精確掌握整個銀行體系的槓桿水平。我們當然更不可能掌握,但我們仍可儘可能去做大致測算。為此,我們首先要初步理清資金流向,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大致測算槓桿水平。

3.初步理清資金流向

為了獲取測算所需的數據,我們需要對上圖作一個細節上的修改。就是國企、平台這些企業,在上圖中,被歸入政府部門。但在金融數據統計上,它們作為企業,屬於實體。因此,上圖被修改為:

上圖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直接融資。真正意義的直接融資,是實體部門之間的資金融資,比如一個實體(企業或居民)申購企業的股票或債券。這個過程基本不涉及金融機構的資金,因此不涉及金融槓桿。當然,如果是金融機構購買的企業債券,則又屬於金融槓桿。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是要測算上圖中的主要箭頭的金額。整個資金從銀行出來,通過層層環節(信用中介),直至企業部門。當然,其中信用中介也可能拿出了自己的錢一起向企業投放,或者有一部分資金囤積在信用中介手中還未投放出去,這使整個鏈條更加複雜化。

掌握銀行體系向實體輸送的資金,無非兩個演算法:要麼從銀行這端統計輸送出去的資金(銀行表內外資產投放),要麼從企業這端統計獲得的資金(社融總量)。不管中間經過多少環節,這一進一出的數字必然是大致相當的,因為貨幣出了銀行體系後,就不會再自己派生了,總額不會大幅變化(但中間信用中介的資金投入與囤積,會有點小變化)。

首先,我們從央行披露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看到,截止2017年3月末,整個商業銀行的表內業務向實體、非銀輸送的資金,大約在148萬億元左右(即商業銀行總資產扣除對政府、央行的資產等,還扣除了銀行同業資產)。而銀行的表外理財也向實體輸送約17萬億元左右的資金(29萬億元的理財總規模,其中投向實體的約佔60%,假設這部分全為表外理財,即非保本)。因此,銀行表內外向實體、非銀輸送的資金約165萬億元。但這裡有兩點誤差導致高估,一是表內與表外可能有重複計算(因同業理財的存在),二是銀行投向非銀的資金中,又有一部分不去實體,而是投資了政府債或金融債。因此最終投向實體的金額還要更少,小於160萬億元,甚至在150萬億元左右。

再看企業端。2017年3月末,整個社融餘額為156萬億元(扣除了股票,因為它和銀行體系關係較小,僅少量理財資金進股市。但未扣除未貼現銀票,因為它雖然無現金流發生,但銀行也承擔了實體的信用風險)。社融中還包括少量純正的直接融資(包含於債券、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裡面),資金也並非來自金融機構,若扣除此,則數字還會少一點,約150萬億元。

綜上兩個方向的統計,我們大致可以掌握,銀行體系(表內外)直接或通過非銀間接輸送給實體的資金,約150萬億元左右。我們用一張簡圖描述這一資金流向,並直接使用150萬億元這一粗略數。

這張簡圖很簡潔地揭示了兩個問題:

(1)表外理財遊離於資本監管之外,而在剛性兌付的背景下,其風險卻是由銀行承擔的,而未計提資本;

(2)非銀部門充當了前文所謂的銀行的「信用中介」,銀行先將資金投放給非銀部門,非銀部門再將資金投放給企業。非銀部門賺取利差或通道費,而銀行卻因此模糊了資產的投向和風險情況,可能依然實際承擔風險,因此存在資本計提不足的問題。

換言之,銀行向企業提供了約150萬億元的資金投放,但其中只有表內的120萬億元,和通過非銀部門投放的28萬億元中的一部分,是有合格的資本管理的。其餘大部分表外理財,和一部投放非銀,卻未嚴格資本管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來,銀行向非銀部門的資金投放,呈激增的態勢。

而該類資產占銀行業總資產的比例,也是飆升。

4.測算真實槓桿水平

然後,計算銀行體系的槓桿水平。我們依然使用資本充足率衡量銀行的槓桿水平。我們需要大致掌握銀行通過理財、非銀和自己直接投給企業的150萬億元,有沒有充分計提資本。

首先,銀行表內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的120萬億元(信貸為主),長期以來接受較為嚴格的監管,我們假設這部分資本計提較為充分。

其次,表外理財投向實體的17萬億元,幾乎全部未計提資本,測算時需要補提。

然後,是問題最模糊的非銀部門。前文已述,銀行藉助非銀通道,可以額外增加資產風險(手段包括加槓桿、加久期、降信用等),但卻沒有相應的增加資本計提。因為,理論上非銀部門的信用等級高於底層資產(比如企業債權)。這一假設,針對部分大型非銀金融機構而言,當然是成立的。因為非銀部門用自己的資本進行風險緩衝(也就是說,萬一這企業還不了錢,那麼這家非銀機構先拿自己的資本吸收損失),因此,對於銀行而言,多了一道保障。這就是銀行向非銀投放的某些資產風險權重比企業信貸低的依據。

但是,這一依據是否隨時隨地成立呢?這就要看:(1)非銀部門是否有吸收這個損失的能力;(2)非銀部門是否有吸收這個損失的責任或意願(如果只是通道,則無此責任)。

(1)先看損失吸收能力。這要看整個非銀部門的槓桿率了,也就是整個非銀部門的資本充足程度。上面已經統計過,銀行投放給非銀部門的資金,高達28萬億元(不全去實體),這幾年是持續提高的。

而非銀部門的資本呢?我們首先來測算下整個非銀部門的「資本/總資產」:

以2016年12月的數據大致測算。將凈資產作為資本金的替代指標,證券行業12月凈資產為1.64萬億元,信託行業凈資產為0.45萬億元,期貨行業尚未公布,根據以往數據估算約0.09萬億元。基金子公司凈資產數據以註冊資本代替,為0.005萬億元。以上各行業凈資產總額為2.19萬億元。然後,統計四個行業管理資產的規模,2016年12月的數據為41.16萬億元。

將各行業凈資產除以各行業管理的總資產,得到的結果是5.31%。當然,還可以用另一個分母,即把銀行對非銀放款總額(2016年12月為26.53萬億元)當分母,算出來是8.24%。

這一比率是非銀機構凈資本對銀行資金的覆蓋程度,即一個相對粗糙的資本充足率,僅供參考。但我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水平,而觀察從2014年至今的數據,可以發現後一個比例還處不斷下降的趨勢中。

也就是說,「萬一這企業還不了錢,那麼這家非銀機構先拿自己的資本吸收損失」這一假設,對於某些非銀部門而言,很可能是難以成立的,至少不可能完全吸收。因為,這個信用中介自身的資本實力有限。所以,銀行依然高度暴露在底層資產的企業信用風險之下,按非銀投放來設置風險權重,顯然是不合理的。

(2)再看損失吸收責任。毫無疑問,非銀部門裡面有一大部分業務是通道業務,不可能有損失吸收責任的。當然,我們無法把握通道業務準確的佔比。

最後,如果非銀吸收損失的能力和責任都成問題,那麼它只是用來包裝業務的通道,而不是真正意義的「信用中介」,不可能在企業發生違約時幫銀行「擋槍」。那麼,如果這樣的資產未計提100%的風險權重,那麼銀行的資產風險水平就可能被人為低估,也就是造成資本充足率的高估。

最後的結論就是:銀行業的槓桿,並不如監管當局所公布的數字那麼低(或者換個說法,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並不是如監管當局所公布的數字那麼高)。同樣,那些充當通道的非銀部門,也是面臨槓桿過高問題。

作一個最為極端的假設測算:截止2016年末,17萬億元的表外理財,如果全部要求計提100%的風險權重;而26.53萬億元的銀行投放非銀,如果其中有10萬億元未計提100%(而是只計提了25%)。那麼把這兩部分該計提未計提的補提,則2016年末的全行業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將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降至10.85%、9.19%、8.79%,好在基本達標(標準分別為10.5%、8.5%、7.5%,系統重要銀行再加1個百分點)。因此,多虧現有的資本充足率留有一定富餘,為去槓桿留有一定空間,銀行補提資本的壓力較小,我們也算可以鬆口氣。

因此,那額外的未計提資本的槓桿,正是監管當局的心腹大患,是我們此次金融去槓桿的重點。

二、金融去槓桿大戲:理解監管措施

延續上面邏輯,銀行方面的金融去槓桿,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穿透非銀等信用中介,查明銀行真正承擔的企業風險敞口,還原一張真實的資產負債表,還原一個真實的資本充足率。然後,再想出台措施,針對不同情形,通過補提資本,或糾正不當的資產投放項目,把槓桿降下來。

很顯然,監管當局已經開展第一步工作了。隨著清查的推進,第二步也會提上日程。

1.查清真實金融槓桿

第一步工作,是查清真實的風險權重,進而算出真實的資本充足率(也就是槓桿水平)。監管部門為此開展的工作,無非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從銀行入手,徹查銀行微觀業務層面通過層層嵌套、槓桿疊加、隱性擔保等方式,繞開監管要求擴張槓桿的行為。這就是3月末至4月初銀監部門出台的一系列監管文件,強調了對銀行違規業務的檢查。目前,這些檢查工作已經鋪開,銀行的朋友們正在應對監管領導們的檢查。與金融槓桿較為相關的,是檢查有沒有通過各種監管套利手段,逃避資本監管,節省資本的情形。

另一方面是從非銀部門入手,徹查與統計所有非銀通道的實質,尤其是否充當銀行投放資產的通道。其中最為重點的就是各種資管產品,因為它們的表外性,隱匿作用更強,特別是跨監管部門嵌套時(比如,非銀監體系的資管產品作為通道時,銀監部門無法實施詳細檢查)。這就是前期媒體披露的,央行正在著手準備的「大資管」綜合統計方案。實現所有資管產品的統一統計之後,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穿透,才能讓藉助資管通道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無處遁形。

這些便是目前監管部門正在開展的工作,這些工作從本質上看,均是銀行體系金融去槓桿的關鍵部分。我們已另有報告詳述,此處便不展開。目前排查的結果還未出來,待監管部門將來公布後,我們再做更精準的測算。

2.新老劃斷逐步清退

完成數據清查後,金融去槓桿進程將全面地鋪開。在查清銀行的真實資產投向後,若有監管套利情形,要麼補提資本,要麼清退問題資產。

補提資本,是指本質上由銀行承擔風險的資產投放,未足額計提風險權重,現在要補提。監管部門可能會要求銀行在一定時限內完成計提(短期內全部完成計提可能是不現實的)。在這過程中可能進一步導致兩種情形:(1)銀行因自身資本不足(補提消耗了不少資本),新增資產投放開始減少;(2)部分銀行可能有補充資本金需求,會有再融資。好在前文已有測算,因現有的資本充足率就比考核標準留出一定富餘,所以全行業看補提的壓力不大,可能個別銀行壓力較大。

清退問題資產,則是針對部分違規問題較大的資產,比如非合意投向的資產。對於依靠這些業務來融資的企業,則意味著清退債務。所以,金融去槓桿和實體去槓桿,本身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那麼,清退的阻力在於,企業若想把所有有問題的債務償清,這無異於天方夜譚。於是,想要不發生大面積企業債務違約,那麼「新老劃斷,逐步清退」成了惟一的選擇。

所以,監管當局的政策重點,是要督促金融機構在老的問題業務到期時,當清則清。在此過程中,即使最小心翼翼地推進新老劃斷,不發生一起信用違約事件也是不可能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們依然會時不時在各種媒體上看到企業債務違約的新聞。

聲明

1.報告原標題:銀行資本已為金融去槓桿留有空間

2.為改善手機閱讀體驗,文字略有修改

3.文中涉及產品用於舉例說明,不代表對他們產品或股票的推薦

4.請參閱我們的免責聲明和分析師聲明

· 小北 說 ·

完成數據清查後,金融去槓桿進程將全面地鋪開。在查清銀行的真實資產投向後,若有監管套利情形,要麼補提資本,要麼清退問題資產。
推薦閱讀:

新興熱門,印度互聯網金融能否接力 「中國奇蹟」?|重磅報告第四彈
2017年創投圈回顧:那些帶保溫杯的中年投資人
小娛專訪 | 「馬雲弟子」胡海泉:焦慮一直在,但我不痛苦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啟奏陛下科技創投早報 | 第180325期

TAG:創投圈 |